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1)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2)

审美风潮总是来来去去,但个性潮流永远都受到青年追捧。近几年,“酸性设计”,这个尖锐而又迷幻的风格又来了。

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汇,却正悄然席卷着年轻人的世界,出现在各种场景之中。

到底什么是酸性设计?

为什么它突然间受到追捧?

酷仔上身的小印,今天就要和大家聊聊这个个性十足的设计风格。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3)

- 01 -

酷仔都爱“酸性设计”?

常去音乐节或者爱听说唱的inker们其实不会对这种设计风格感到陌生。

它们绚烂夺目,又自带一种复古气息。

这样的设计往往出现在各种电音摇滚演出的宣传物料之中。

没错,它们就是酸性设计。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4)

为什么说这种设计有点“酸”?

实际上,这里所说的“酸”(acid)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味觉酸味不同。酸(acid),这里指致幻剂LCD中的一种成分。

所以其实“酸性设计”本身就和迷幻体验沾了些许关系。

还是没明白什么是酸性设计?

如果非要用几个关键句形容“酸性设计”,小印觉得掌握这几个词就足够了解它了:“复古 未来”、“迷幻”和“混乱”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5)

复古 未来

RETRO FUTURE

首先,酸性设计往往是一种“复古 未来”的奇妙组合。

你可以看到其中那些复古感满格的物品出现——比如磁带和CD光盘,以及霓虹一般的光彩。

似乎一切都在将你拉回那个魔幻的Windows98年代。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6)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7)

但“酸性设计”却又并不只是对于过去的回首,它在复古的同时又颇具“未来感”。

看看这些上下颠倒、前后卷曲的金属液态字体,3D立体随意纷飞的物件,以及玻璃质感的不明物体。

仿佛是未来赛博朋克世界的实体化,一种硬核科幻的感觉扑面而来。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8)

迷 幻

PSYCHEDELIC

第二个关键词,是“迷幻”。

前面小印已经提到,酸性设计与迷幻物质紧密相连。

因此这种设计往往用高饱和,或是镭射光谱等手法来表现使用致幻剂后的视觉感受。这种魔幻的色彩,是不是有一种在夜店蹦迪的感觉?

正如业界评价,“设计师们所谓的‘五彩斑斓黑’,可能大概就是如此。”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9)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10)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11)

混 乱

CHAOTIC

最后一个关键词,即是“混乱”。

如果你试图去归纳酸性设计的板式风格,sorry,这可能本身就违背了这种设计风格的初衷。

各种凌乱的几何图形、没有逻辑的排列以及奇思妙想的拼贴感,正是酸性设计的个性风格。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感觉了?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12)

但整体看来,有着如此鲜明个性的视觉风格,恐怕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酸性设计的“个性”,更容易在表达方式更为先锋的领域被接受。

比如艺术节、电影节等等,这也是为何我们往往在电音节中与之相遇的原因。酸性,本身就是一种反叛常规的体现。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13)

- 02 -

迷幻风格,青年的视觉安慰剂?

酸性中的“迷幻感”似乎有种神秘的力量,架设起复古与现代的桥梁,让人难以移开视线。

不过,这种“迷幻”设计可并不新鲜。复古迷幻感的鼻祖,正是60年代美国嬉皮士。

有趣的是,嬉皮士出现年代的时代背景,与当代中国有着相似之处。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14)

Wes Wilson 设计

流动扭曲的字体设计、铺满画面的元素和大胆的色彩

嬉皮士海报设计与“酸性设计”是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50,60年代,在美国“婴儿潮”之下,青年成为美国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社会力量。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生产与教育的进步,年轻人们对于自我表达有了进一步的欲望。

越战以及单调的生活工作使得青年人不断质疑着现有的社会秩序,并试图用鲜明个性的方式表达属于“我们这一代”的观念思想。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15)

嬉皮士海报正是这场青年运动的代表性产物。

它们既继承了“新艺术运动”中的简明美学,又将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等等观念融入其中。

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年代,青年们以这样一种混杂的艺术形式,肆意宣泄自身情感与美学观念。

在一方面,这种迷幻风格代表着浓烈的“享乐主义”——如梦如幻的鲜艳色彩、弯曲的线条与拼贴的方式,设计师通过这些来还原与传达服用LSD后“迷幻”场面。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16)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17)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18)

左 Victor Moscoso设计

右 Stanley Mouse&Alton Kelley设计

此外,演唱会海报、音乐节海报、乐队海报,都有嬉皮士的身影。

比如备受嬉皮士们推崇的鲍勃·迪伦,设计师们为他量身定做了许多海报,展示鲍勃·迪伦的摇滚魅力的同时,宣扬嬉皮士们所追求的“爱与和平”理念。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19)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20)

Bob Dylan 海报,Marijke 设计

音乐节,更是嬉皮士们代表性的活动场所。诞生在此的海报,更是成为首屈一指的佳作。

这种 “迷幻”基因也深刻影响着当代音乐节的视觉呈现。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21)

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海报 Michael Lang/设计,海报以白鸽与吉他的组合代表着“3天和平与音乐”。

通过大型的集会与音乐的演奏,嬉皮士们从中获得一种“麻痹的快感”,不断地放纵自己的情感,忘却现实中的烦恼。

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并非只是单纯享乐。

嬉皮士在政治话题中大胆开麦,群情激昂地反对战争,争取平权。海报,自然就成为宣传的重要阵地。

他们更创造了一系列独属自己的标志性符号。比如嬉皮士典型的“V字”手势,就一直作为和平和真理胜利的代表被运用在反战宣传上。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22)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23)

图源网络

标志性的反战标志也经常出现在嬉皮士海报中

意味反战反核

在6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与同性恋运动之中,嬉皮士们创造性的风格也为之增添了不少色彩。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24)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25)

图源网络

女权运动海报

代表女性的♀与拳头的组合

是当时女性解放运动普遍运用的标志

“迷幻”,成为美国青年们的一种视觉安慰剂。

他们在“酸”的作用下叛逆的绽放燃烧,却又深刻影响着现实社会的文化动态。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26)

- 03 -

酸性设计为何风靡?

回顾了这么久远的历史,你是不是也感到十分奇怪——为什么如此“考古”的设计风格近年似乎又回潮了?年轻人到底为什么突然又迷上了“酸性设计”?

在一方面,“酸性设计”所拥有的强烈视觉表现,凸显出了一种“先锋”的态度。

这与青年人追逐个性潮流,寻求与众不同的心态正好相符。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27)

而在另一方面,“酸性设计”更重要地表现出一种对于当下审美价值的反叛,以及新的美学边界的探索。

一批新的设计师们早已经厌倦了那些缺乏情感,毫无生气的极简主义,于是他们试图在作品之中融入更多地主观情绪。

酸性设计的混乱无序,正成为挑战主流简洁感与清晰度的重要手法。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28)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29)

极简主义vs酸性,你更喜欢哪个?

更深入一些,从“酸性”设计当中我们其实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青年们生活态度的变化。

单纯将酸性设计看做是一场“复苏嬉皮士迷幻海报的新风潮”并不准确,因为二者的语境已经完全变化。

比起嬉皮士的“享乐主义”,酸性设计代表的更是一种现代违反常规的“越轨”态度。

单纯享乐已不太符合当下的社会背景,年轻人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力量发出声音,并改变现实社会。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30)

另一个重要的变化在于,曾经的嬉皮士们激烈的反对商业化,但酸性设计却对商业化并不排斥。

酸性设计甚至在当前备受商业青睐,许多设计师也愿意参与商业企划,尤其是以青年为受众群体产品,更喜欢采用这种设计风格——比如球鞋、音乐节设计等等。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31)

这或许是因为,从嬉皮士风格到酸性平面,媒介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世界经济力量进一步的提高,青年们逐渐信任科学技术。

他们在这期间快速地适应着这个被商业化包围的世界,拥抱着消费社会,拥抱着现代媒介技术,同时又对未来世界抱有期许与幻想。

亮丽黄和极致灰的设计(尖端迷幻的酸性设计卷土重来)(32)

GUCCIMAZE/设计

青年们的想象与活力总是如此丰富而绚烂,他们的现实境遇形成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永恒地为主流审美注入着新的活力。

观察他们,更是了解现实世界的窗口。

参考文献:

[1]徐秋实,爱与迷幻的视觉宣言——嬉皮士海报设计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刘小茼,浅谈迷幻视觉设计的特征与应用,西部皮革

[3]章梦圆.,60年代迷幻平面风格研究,南京艺术学院

[4]Print,The Acid Aesthetic: A Brief History of Psychedelic Design, Steven Heller

[5]庞少棠,潮爆的酸性设计?什么鬼!,设计癖

[6]亦夕,别再问我什么是酸性设计,Design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