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1)

SPS海缸 | 图片源自@岛民CZ

今天开始,东杰开始恢复新手系列,从零开始带你畅游海缸哦!感谢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哒~!

在之前的“从零开始”系列文章中,我介绍了咱们海水水族的发展史(点击阅读海水发展史),目的是希望大家了解海水水族发展史后,能够温故而知新,理解现在部分海缸高手的一些做法;同时也是一种知识的补充,毕竟爱它,就应该了解它嘛。

在讲述了历史之后,我计划从珊瑚在野外的生存环境开始,一点点过度到我们在家中饲养海缸的知识上来。从柏林系统概述到每一个设备的介绍,最后再到开缸实战演练。

希望通过《从零开始》系列,让新手对海缸有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可以跟着我一步一步在家中架设起心中的那片海!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2)

纽扣为主的珊瑚缸 | 图片源自@Tony Zhong

了解了珊瑚的生存环境以后(点击阅读),我们在家庭饲养珊瑚的时候,就需要来模拟珊瑚的生存环境。

柏林系统是目前海水观赏缸采用的最多的饲养系统。

柏林系统又叫自然养鱼法,实际是一种生物过滤法,通过培养完善的菌群以及使用蛋白质分离器作为污染撇除装置,让珊瑚缸保持清洁和稳定;利用强光源让光合类珊瑚保持健康。

最初的柏林系统是这样的: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3)

初代柏林系统示意图 | 图片源自@灵魂画手 东杰

可以看到,初代的柏林系统是没有自动化的元素补充设备的,主要依靠还是手动添加。在柏林系统问世之后的几年间,德国水族社团对柏林系统进行了如下的完善: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4)

初代完善版柏林系统示意图 | 图片来自@灵魂画手 东杰

我们来看看经过初步完善的柏林系统,从以上示意图可以看出: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5)

核心之一:活石

鱼缸中放置活石,并在鱼缸底部铺设珊瑚骨或活沙。根据很多资料显示,活石的量应当与水体的比例是5:1,即大约5L水加入1公斤活石(这个比例如何来的我查不到资料,了解的鱼友可以指教下)。其实这也是海水缸推荐用底滤的原因之一,主缸放不下的活石用底缸来补充。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6)

核心之二:蛋分

蛋分,全名蛋白质分离器。它的作用是将蛋白质及部分不溶于水的物质通过液体张力利用气泡排出鱼缸,减轻系统后续的处理负担,减少后续有机物转变为给珊瑚带来压力的营养盐。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7)

核心之三:添加剂

向海水鱼缸中添加石灰水以及各微量元素是Peter(柏林系统发明人)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石灰水既可以补充少量的蒸发水,同时石灰水可以提升水的硬度跟PH,并补充钙元素。虽然石灰水是氢氧化钙【Ca(OH)2)】,但是真正的石灰水中还是会含有少量的镁(Mg),这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滴定、钙反本质上是共通的。

石灰水目前在国外依然是非常流行的,可靠的海水添加剂,在著名的reef2reef论坛上,依然有大量的海水新人使用石灰水反应器。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8)

核心之四:强光源

大部分珊瑚都可以靠光合作用来维持基本的生存,那么光照就是必须的,一个强光源可以有效的提高珊瑚的光合作用,使珊瑚可以维持生命,保证最基本的健康。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9)

核心之五:水流

在初代及初代完善版的柏林系统上虽然没有提到水流,但是在现代柏林中,保持良好的水流已经成为了珊瑚玩家的共识。水流可以带走废物;便于珊瑚有更多的机会捕获食物;而且水流在珊瑚的生长中还其他很重要的作用。以后再讲。

除了以上核心外,还有一些辅助设备,例如干湿分离,可以把大部分固体杂质截留在下水口,减轻水体中颗粒物的密度,另外活性炭可以辅助吸收水中的微量,杂质,色素等,让水体保持透亮。

这就是最初的柏林系统。


柏林系统最初只是局限在德国,在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让交流更为便捷,柏林才慢慢的被广大的珊瑚观赏缸专业人士及爱好者知道,并逐渐完善,从而演变出了现代柏林系统。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10)

SPS\LPS混养珊瑚缸 | 图片源自@大福

现代人们把海水观赏缸主要分成三大类型: 只养鱼的FOT缸,饲养软体为主的LPS缸,饲养硬骨珊瑚为主的SPS缸。根据鱼缸种类的不同,柏林系统的布局也有细微的差别。


FOT缸:

我们先说FOT,FOT是Fish Only Tank 的简称,意思就是只养鱼的海水观赏缸(FOT知识传送门)。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11)

FOT纯鱼缸 | 图片源自@dustin_we

FOT缸的整体配置是最接近淡水纯鱼缸的。海水的FOT缸一般尺寸较大,从长度看,一般都在90cm及以上的长度,因为海水鱼有很多大尺寸的鱼类,所以尽量大的鱼缸才能展示他们飘逸的身姿,另外就是大尺寸的鱼缸可以充分满足你剁手买买买的心愿。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12)

FOT纯鱼缸系统示意图 | 图片源自@灵魂画手 东杰

FOT需要的主要设备为分别是:蛋分,PH补充设备(常常被忽视),水流,大量滤材。

在FOT中,灯光被弱化了,主要原因是对于鱼类来说,灯光不是必须的,FOT中灯光的作用就是照明,提高观赏性。

主缸中的水流向底缸,先是经过干湿分离,分离固体颗粒物,之后通过蛋分,蛋分将部分不溶于水的物质及部分蛋白质撇除鱼缸,减轻鱼缸水体需要处理垃圾的压力。之后水通过大量滤材,滤材中附着的硝化细菌以及反硝化细菌等对水体进行硝化作用以及脱氮作用(我会有专门的视频讲解硝化作用以及脱氮作用)使水质进一步得到改善,最后再返回主缸。同时PH补充设备来维持水体稳定的PH,来给鱼儿提供合适的酸碱度,保证鱼儿的健康。鱼类对水质中的营养盐耐受度较高,大部分时候只要保证鱼缸的硝化系统正常控制水中氨氮的含量即可。

这就是FOT鱼缸中柏林系统的形式。

LPS缸:

LPS的全称是Large Polyp Stony Corals,意思是大水螅体硬珊瑚,通常情况下,我们国内玩家把LPS以及软体珊瑚统称软体珊瑚(LPS知识传送门)。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13)

LPS珊瑚缸 | 图片源自@神秘的海洋

我们来看看主养LPS的鱼缸是如何应用柏林系统的吧!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14)

LPS柏林系统示意图 | 图片源自@灵魂画手 东杰

水流从主缸下到底缸,经过蛋分撇除部分垃圾后,再经过藻缸,藻类会吸收部分水体中的NH4以及其他营养盐,同时藻类在光合作用的时候也会平衡鱼缸的PH,之后水再回到主缸,主缸中的活石,会不断的通过硝化作用与脱氮作用进一步净化水体,使水质保持清洁。这是水的循环。

另外LPS体内含有虫黄藻,虫黄藻就好比是陆地植物体内的叶绿体,他们可以吸收光,然后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出的能量有一部分会为珊瑚提供养分。所以,珊瑚其实就跟我们饲养的花花草草一样,都需要光。一个好的照明设备不仅可以促进珊瑚的光合作用,使珊瑚保持健康,同时也可以让珊瑚看起来更加艳丽。所以灯具的费用会占整个鱼缸系统造价的很大一部分。

合适的水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造浪可以加强主缸的内部循环,让水将营养带向珊瑚,同时将珊瑚的分泌物带离。

再加上按需补充的KH,PH,及微量元素,珊瑚粮。这就是一个完整的LPS的柏林系统。

虽然LPS对水质的要求比FOT要高很多,但是大部分LPS对水体中的营养盐耐受度较高(当然也是有范围的),所以LPS对水质管理的要求不是非常高。很多珊瑚新手都是从LPS缸开始入门的。

SPS缸:

SPS的全称是Small Polyp Stony Corals,意思正好跟LPS的L相反,指的是小水螅体硬珊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硬骨珊瑚。(SPS知识传送门)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15)

SPS珊瑚缸 | 图片源自@兰色神仙鱼

硬骨珊瑚普遍认为是比较难养的,难养之处在于SPS对光照、水质的要求很高。同时硬骨本身也比较脆弱,不耐波动。

那么硬骨珊瑚为主的观赏鱼缸是如何应用柏林系统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16)

SPS硬骨柏林系统示意图 | 图片源自@灵魂画手 东杰

同LPS缸一样,水流依然是流向底缸先经过蛋分、藻缸、活性炭(视情况而定)。当水再次回到主缸的时候,活石会发挥硝化与脱氮作用,净化水质。强光源与强水流会让SPS保持健康,不间断的通过钙反或者滴定(国内很少有用石灰水反应器,1、资料少无借鉴,2、设备售价昂贵)向鱼缸内补充钙,镁,KH三大元素,同时不定期的根据鱼缸情况添加锶、钾、微量元素等,提高硬骨珊瑚的显色与状态。

SPS要求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更少,所以除了水流、蛋分的规格要求较LPS高以外,还需要其他辅助去除营养盐的设备,例如:活性炭,煮豆机,碳源等。

较为复杂的设备以及更多需要关注的水质指标,是很多初、中级玩家对SPS观赏缸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以上的介绍,您是不是已经对现代柏林系统在不同海水观赏缸上的应用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呢?其实Peter提出的今天广为流传的柏林模式中,我们逐渐发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例如干湿分离对于珊瑚观赏缸来说是不必要的,柏林模式的要素其实只有三个:水流,有效的光照系统和蛋分。利用人工细菌 天然死石,甚至人造死石一样可以替代活石,更加环保,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藻缸的引入又让柏林系统更加的稳定。

海缸系统分类(海缸系统的演变)(17)

SPS珊瑚缸 | 图片源自@Nemo

现在越来越多的系统问世,例如:沸石系统,厚沙系统,ATS系统等。海水观赏缸的设备的更新迭代也越来越快,并且在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饲养海水观赏缸会越来越简单,让更多的人可以在家就投入到海洋的怀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