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满江红诗怎么流传出来的(怒发冲冠的作者不是岳飞)(1)

(岳飞 公元1103-1142年)

岳飞是著名的军事家、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受到中国人民的集体敬仰,激励了一代一代中华儿女保家卫国。

他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词人,流传下来不少好作品,最为著名的就是《满江红·怒发冲冠》。不过,后世对这首词是不是岳飞写的,有不少争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史学界争论的比较激烈。有人认为作者就是岳飞,有人认为作者肯定不是岳飞。

笔者对此事一直很有兴趣,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可以明确地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并非岳飞,具体是谁还不好说,应该是明朝英宗年代(明英宗朱祁镇,1426-1464年)的人。

我们先来看一遍原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笔者认为,第一段主要是抒怀,说一说岳飞的悲痛、豪情、志向,这个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

值得怀疑的地方在第二段里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为什么要踏破贺兰山缺?给宋朝带来“靖康耻”的是金朝人,金朝人的老巢在东北,而贺兰山在西北,岳飞要报仇也是要找踏破东北去报仇啊。这个怎么理解?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者王克、孙本祥、李文辉等人通过实地考查,发表文章《从“贺兰山”看〈满江红〉词的真伪》(《文学遗产》1985年3期),文章结合岳飞早期军事活动,认为岳飞是以磁州(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贺兰山为活动中心的,词中所提的“贺兰山”不是西北地区宁夏自治区境内的贺兰山,而是河北省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河北省磁县境内的贺兰山?不会吧!岳飞就这点志向?辛辛苦苦,目标就是要攻取河北省磁县?大家都知道,岳飞是要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的。黄龙在哪里?在当时金朝的老巢吉林省农安县,踏破这个地方,才是岳飞的志向。所以这一说是不对的。

岳飞的满江红诗怎么流传出来的(怒发冲冠的作者不是岳飞)(2)

也有人说,贺兰山的确就是西北地区宁夏境内的贺兰山,但是在词中是泛指敌巢。那岳飞为什么要在词中泛指?岳飞曾大声疾呼“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黄龙是金朝的老巢,岳飞泛指了吗?有什么好泛指的?又不需要避自己皇帝的讳。词中“靖康耻,犹未雪”说的清清楚楚,“靖康耻”都不避讳,为何后面要拿贺兰山避讳?不合理,实属不合理。

中国宋史学会前会长邓广铭教授曾经发表文章指出《岳飞的〈满江红〉不是伪作》(《文史知识》1981年3期)和《再论岳飞的〈满江红〉词不是伪作》(《文史哲》1982年1期),提出《满江红》不是后人托岳飞的伪作,的确是出自岳飞之手,岳飞之孙岳珂当年没有搜访到其全部遗文。邓广铭教授这两篇文章我都看过,论据不足。他的意思是这首词很符合岳飞本人的实际情况,比如岳飞有首诗:“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这首诗和《满江红·怒发冲冠》含义是差不多的。但不能仅凭这个就认定《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所作。

岳飞的这首词最早发现于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地点是河南汤阴县岳庙中,庙里有一块《满江红》石碑。历史学界公认这首词在宋代、元代的确没有可考的文献记载。

好好想想,这么壮美的一首词,从创造产生到被后人发现,期间竟然隔了300多年。中间这300多年为什么没有人记载这首词?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发现的时候也没有载明原文出处。究竟是什么原因?笔者认为,这首词就是明朝土木堡之变(公元1449年)发生后的明朝人所作。

岳飞的满江红诗怎么流传出来的(怒发冲冠的作者不是岳飞)(3)

明英宗被俘剧照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镇率20万大军御驾亲征蒙古瓦剌部(当时核心活动区域在贺兰山北边的河套地区)时,不幸在北京西北方向的张家口怀来地区被瓦剌部太师也先部击溃,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堂堂明朝皇帝,被少数民族俘虏,实在是奇耻大辱,这在当时是惊天之变,有的大臣已要求迁都到南方,也有不少大臣主张以牙还牙,救回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和322年前北宋“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非常相似,金兵攻破汴京开封,掳走徽钦二帝以及3000大臣、宗室和后宫佳丽等。明英宗被俘一年后,明朝和蒙古瓦剌部议和,明英宗朱祁镇被也先放回北京,名义上恢复瓦剌部对明朝的朝贡,实际上是明朝的妥协,明朝每年要赏赐大量的财物给瓦剌人,这是奇耻大辱。

因为作者是明朝当朝人,他在词中不好说“土木耻、犹未雪”,毕竟还是要避讳的。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这件事,在当时官方的说法叫“北狩”,皇帝去北方巡狩了,按现代意思就是去蒙古视察工作了。所以,作者假借北宋的故事“靖康耻”来说事,这和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开篇说“汉皇重色思倾国”是一样的,明明说的是唐皇李隆基,偏偏要说成是汉皇,主要是避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先秦时代,贺兰山已是中原王朝抗击匈奴的主要战场、主要争夺地之一。公元前272年,秦国军队彻底击溃了雄霸宁夏大地的义渠戎后,贺兰山地区纳入秦国版图。秦朝末年,由于中原地区内乱,贺兰山地区又被匈奴占据。公元前127年,西汉名将卫青等率军北上抗击匈奴,再一次将军事力量延伸到贺兰山地区。

岳飞的满江红诗怎么流传出来的(怒发冲冠的作者不是岳飞)(4)

水草丰美的河套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派军队收复了这样一地区,但是到他的儿子朱棣在位期间,也就是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贺兰山东边的河套已被蒙古人实际占领。河套是一块水草丰美的宝地,俗话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贺兰山边上的宁夏镇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是明朝和蒙古军队交锋的重要据点,明朝军队在此主要采取守势,即便是据城而守,往往还是力不从心。所以,作者才要跑到贺兰山去雪“靖康耻”,去收复贺兰山脚下的河套地区,以报“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之仇。

笔者认为,这词是明朝英宗时期的人所写,“靖康之变”和“土木堡之变”性质差不多,作者假借岳飞的名义,假借岳飞的事迹,但也想夹带一些私货,说说“土木堡之变”的事,提醒当时的文武官员不要忘记土木堡之耻,要踏破贺兰山缺,收复故土,报仇雪恨。托古言志是常有的事,因为岳飞的旗帜无人能及,假借岳飞是作者有好处,因为这样做容易广泛流传。这首词最早发现的时间是明英宗复辟后的第二年(公元1458年),这样一来,所有解释就都合理了。

不过,后来河套问题还是一直困扰明朝,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内阁首辅夏言因为建议朝廷出兵收复河套,结果被冷血的嘉靖皇帝杀头,也因为当时确实无能力收回。直到明朝灭亡,也没有收复过河套地区。

我们肯定,岳飞作为伟大的爱国将领,《满江红·怒发冲冠》写的基本就是岳飞的事迹和志向,而《满江红·怒发冲冠》真不是岳飞写的。

岳飞的满江红诗怎么流传出来的(怒发冲冠的作者不是岳飞)(5)

再聊几句:

很多人不理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什么意思。笔者谈谈个人的理解:这里的三十,是指年龄,不一定是三十岁,应该是三十来岁的意思,这个年龄在古代武将中,是大好年华,有经验、有体力,开始稳健成熟,岳飞当时也是处在这个年龄阶段。比如,宋太祖赵匡胤29岁就成为节度使,这是当时军人的最大荣耀,时称“建节”。

此外,我也想起一首诗,唐朝著名诗人崔颢(公元704-754年)创作的一首边塞诗《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

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

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白话文翻译一下:

有一位年方三十的羽林将军,一生多次为国戍边。春风和煦,吹拂着原上的浅草,马蹄踩在上面,轻盈快捷。战士们带着箭彼此对视一下,并在弓上装上新弦。进入深深的山谷去射杀麋鹿,又到荒野的溪涧里饮战马。在马上频频取酒对饮,又在田野上姑且割取猎获的野兽肉下酒。喝酒还未尽兴,有消息传来说一队少数民族军队正进犯我幽州郡。战火连绵不息,胡人军队扬起的尘土漫天盖地。接到命令后立即向东北长驱进军,去救援幽州,经过奋战,终于打败了敌人。战斗胜利结束,幽州城也保住了。作为边将,在国家危难之时前往解救是其本分,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

这首词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任何泛指,幽燕就是实指今北京一带。

读了这首诗有何感觉?是不是觉得这首诗和《满江红·怒发冲冠》意思差不多?是的。其实,古人勤于王事、报效君王、效忠国家的感情是很常见的、朴素的。岳飞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岳飞初露锋芒的年龄也是三十左右,也是经常在前线打战,被冤死的时候才39岁。

“三十功名尘与土”大意是说,三十岁的年纪正是立功名的好年华,但是岳飞心里想的不是立功名,而是想着要消灭金朝、报效朝廷、报效国家,功名对岳飞而言如尘土。用明朝爱国名将戚继光的话说,就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用现代话说,就是不要立志当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这是情怀!

岳飞的满江红诗怎么流传出来的(怒发冲冠的作者不是岳飞)(6)

北宋地图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什么意思呢?笔者想起唐末诗人罗隐(833年—910年)的诗--《登夏州城楼》,诗中有句话: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登夏州城楼》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唐朝是万里山河,而宋朝从未实现大一统,那宋朝江山打个八折也差不多,八千里,其实打八折还多了,唐朝鼎盛事情有超过上千万平方公里领土,宋朝最高峰时期只有约460万平方公里领土。“八千里路”在这里说的是宋朝江山,说岳飞四处征战,包括北方抗金,也包括平定南方的农民起义;“云和月”是指星夜兼程、不辞辛劳,云代表白天,月指代晚上。

就说这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