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讲: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大概意思是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在开始创造文字的时候,大抵是依照事物的形象画出它们的图形,所以叫做“文”。后来形旁声旁相互结合就叫做“字”。“文”是表示事物的本然现象,“字”就是由文孳生出来而逐渐增多的。

针对小学语文部编版的“写字”,每一字解读循序如下:

1.字体。商代甲骨文、兴于周代的金文、秦代小篆、兴于汉代的隶书、兴于唐代的楷书以及当代简体字。在这六种主要字体中,选取一种孩子们易于理解的、比较有趣味的。

2.在《说文解字》中的注解。

3.繁体字。

4.造字方法,也就是“六书”中的分类。主要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5.音、形、义分析。

6.在课文中的意思。

诸位教师和家长,在教学孩子们写字时,能够有些许参考,荣幸至极!如有不妥之处,望不吝赐教!

小学课本中的说文解字一年级上册 说文解字溯本求源(1)

晨,房星,为民田时者。意思是:房宿星,是农民早起耕作的时间参考。小篆字体为形声字。上部是“晶”,“晶”是“星”的本字,时间很早,还可以看见星星,所以用“晶”做形符;下部是“辰”,表声,兼表义,辰是日、月、星的总称。简体三日简化为一日。本义是星名,即房星。课文中字的意思是:早晨。

小学课本中的说文解字一年级上册 说文解字溯本求源(2)

绒,小篆体为形声字。从糸,表示绒毛细如丝;从戎,戎亦声,戎,西戎,西方民族,西方民族身上多细毛。本义:细毛。课文中字的意思是:纤细而柔软的短毛。

小学课本中的说文解字一年级上册 说文解字溯本求源(3)

球,玉声也。意思是:玉石相击发出的声音。小篆体为形声字。玉表义,像玉串;求表声,兼表义,美玉人所共求。本义:美玉。课文中字的意思是:圆形物品。

小学课本中的说文解字一年级上册 说文解字溯本求源(4)

汉,漾也。意思是:漾水,就是汉水,汉江。繁体字为“漢”。小篆字体为形声字, 从水,表示河流;難(难)省声。课文中字的意思是:汉族,我国人数最多的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

小学课本中的说文解字一年级上册 说文解字溯本求源(5)

艳,好而长也。意思是:美丽修长。繁体字为“艷”。隶书为会意字。从豊(丰),从色,表示丰满而色彩鲜美。本义是丰满美丽。引申义为色彩鲜明、美丽。课文中的字为引申义。

小学课本中的说文解字一年级上册 说文解字溯本求源(6)

服,用也。意思是:运用,使用。甲骨文为会意字。字的左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右边是一只手,表示一个人用手按使另一个人跪下,让其服从,这就是服字的本义。课文中字的意思是:衣服。

小学课本中的说文解字一年级上册 说文解字溯本求源(7)

装,裹也。意思是:将行李裹在行囊中。小篆体为形声字。从衣,表义,行囊中大多是衣服;壮表声,兼表义,壮,有大的意思,表示行囊体积较大。本义是行囊。课文中字的意思是:衣服。

小学课本中的说文解字一年级上册 说文解字溯本求源(8)

扮,握也。意思是:持握。小篆体为形声字。手表义,表示用手化妆、打扮;分表声,兼表义,化妆要自然,让人难以分辨。本义:打扮、装扮。课文中的字就从本义。

小学课本中的说文解字一年级上册 说文解字溯本求源(9)

读,诵书也。意思是朗诵诗书经文。繁体字为“讀”。小篆体为形声字。言表义,表示读与说话有关;卖表声,兼表义,诵读的时候要张开嘴巴,就像叫卖一样。本义:照着文字念。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以上义项读dú。又读dòu,语句中的停顿。

小学课本中的说文解字一年级上册 说文解字溯本求源(10)

静,审也。意思是自审内省。繁体字为“靜”。小篆体为形声字。从青,表示青色明显易辩;争声,兼表义,争有争取、抢先的意思,表示色彩鲜明则抢眼。本义:色彩鲜明。课文中字的意思是:静止不动。

小学课本中的说文解字一年级上册 说文解字溯本求源(11)

停,止也。意思是:止步,停止。小篆体为形声字,“人”作形旁,“亭”作声旁,意思是:旅人在亭子边停下来休息。本义:停止。课文中字的的意思是:停留。

小学课本中的说文解字一年级上册 说文解字溯本求源(12)

粗,疏也。意思是:疏而不密。小篆体为形声字。从米,且声。本义:糙米。课文中字的意思是:粗大。

小学课本中的说文解字一年级上册 说文解字溯本求源(13)

影,隶书为形声字。彡,表形,代表阴影;景表声,兼表义,有日光的意思。本义:阴影,就是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