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的是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讲,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各种宗教、学派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按这个标准来看,圣人的数量并不少,武圣关羽、酒圣杜康、书圣王羲之等等。但从公认的角度来讲,这几位还不能位列圣人,因为他们只在某一个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而按照公认的角度,圣人便寥寥可数,千年来也只出过五个半而已。

公认的三个圣人(成为圣人有多难)(1)

这五个半分别是谁呢?

首先第一个是墨家的圣人大禹,大禹是皇帝的玄孙,父亲鲧被尧封在崇。尧时期,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百姓愁苦不堪。尧便让鲧去治水,鲧使用了障水法,初始颇有效果。结果时间长了之后水越来越高漫过河堤,水患还是没能被平息,便改命禹去治水。禹干得那是尽心尽力,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成功的治理好了洪水。

公认的三个圣人(成为圣人有多难)(2)

大便是人们为感激他加上的命,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舜因此十分欣赏他。在位三十三年后,正式把位置让给了禹,作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禹一直以来都十分受人尊敬。甚至成为与上古传说时代出现的伏羲、黄帝并肩的贤圣帝王,圣人这个名号便也逐渐加上,历代帝王都会去祭奠他。春秋时期的季札评价说: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

公认的三个圣人(成为圣人有多难)(3)

第二位是元圣周公,叫周公是因着采邑在周,本名应该叫姬旦。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昌还在的时候周公十分孝顺。后来姬发登基,他又经常辅佐哥哥,处理很多政务。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尚且年幼,全靠周公摄政。无奈有人不服,结果联合殷的贵族造反了,周公亲自东征平定叛乱。

此外他还有很多功绩,比如说礼乐,比如说指定西周典章制度。《尚书大传》中概括了他一生的功绩: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作为一个比较全能的人,他从春秋以来一直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就连孔子都很崇敬他。

公认的三个圣人(成为圣人有多难)(4)

第三位便是孔子了,前头的周公是儒家奠基人,孔子便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出于儒家在中国数千年中的地位,其思想还对世界又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名声比其他几位圣人都要大。而孔子不光死后被尊为圣人,在世的时候便被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人。他的地位自然不用说,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说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第四位道家的圣人老子,老子与孔子是同一时代人物,孔子都曾入周向他问礼。老子的思想更是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位列世界文化名人,其传世作品《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孔子当年问礼后曾道: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公认的三个圣人(成为圣人有多难)(5)

第五位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可同时在两个方面臻于极致的却寥寥无几。王阳明正是这么一个人,他是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也是心血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盲目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强调个人的能动性,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方法论有着重大的意义。阳明心学更影响巨大,最明显的便是对日本朝鲜的影响,因此王阳明也被奉为圣人。

公认的三个圣人(成为圣人有多难)(6)

前头这五位都是圣人,能让人诟病的点并不多,能够有资格给予批评的人也不多。剩下一个比之这五位略逊一筹,只能说是半个圣人,他便是曾国藩。生于晚清的他曾力挽狂澜,为人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其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他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因此也符合圣的标准。

不过曾国藩早期有过一些令人诟病的行为,加上晚清本身就不是光荣的历史,所以他又不能位列圣人。

参考资料:《史记》、《明史》、《清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