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在谋士徐庶的推荐下,刘备前往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拜访隐居在此的名士诸葛亮,刘备前后去了三次,直到第二年春天,第三次拜访时才得以见到诸葛亮。

在庐中,刘备向诸葛亮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希望诸葛亮出山助他匡扶汉室。而刘备不辞辛苦,三次亲自前来草庐拜访的行为也令诸葛亮感动,并答应了刘备,还为刘备绘出了一幅统一天下的美好蓝图。

隆中对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你才能明白它为何被称作古代战略典范)(1)

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

刘备见到诸葛亮之后,首先便讲述了自己前来的目的:“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汉室危急,奸臣窃权,我不自量力,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刘备先对诸葛亮讲明自己的志向。

又说了自己至今还未成功的原因:但我的才智与谋略短浅,所以到现在还未成功,但我仍想匡扶汉室,你认为有什么办法?

“你认为有什么办法?”这个被提问者自然是诸葛亮,这也是刘备的最终目的,同样也是作为一个对诸葛亮才能的考试。

诸葛亮接下来的一番答案并未令刘备失望,而且还能够让他痛哭流涕、感激涕零。

隆中对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你才能明白它为何被称作古代战略典范)(2)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

东汉末年,汉灵帝宠信十常侍(汉灵帝宠信的十个宦官的外号),以致朝野民不聊生,当时朝中主要有两股力量,除了宦官之外便是外戚:大将军何进。(何太后胞弟)

何进与袁绍密谋,欲除掉十常侍独掌大权,便密令董卓入京勤王。最后的结果就是十常侍与何进均在叛乱中被杀,而董卓也以救驾之功入主洛阳。之后,袁绍集结众诸侯讨伐董卓,开启了一段汉末乱战的时代。

隆中对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你才能明白它为何被称作古代战略典范)(3)

在当时众割据势力中,以袁绍最为势大,袁绍先用计取韩馥而代之得冀州之地,后大败公孙瓒得幽州,再加上并、青二州,袁绍一人独占天下四州。

那曹操呢?196年(建安元年),曹操遵从谋士荀彧的建议,将汉献帝迎回许昌,以天子的名义讨伐各割据势力。至199年(建安四年),曹操先后打败袁术、吕布、张扬等势力,而张绣也投降了曹操,在北方与袁绍平分秋色。然后曹操积极准备与袁绍的大战,也就是后面的官渡之战。

隆中对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你才能明白它为何被称作古代战略典范)(4)

200年(建安五年),袁绍大将颜良进攻白马,“官渡之战”拉开序幕。

隆中对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你才能明白它为何被称作古代战略典范)(5)

“官渡之战”是曹、袁之间决定谁最后统一北方的一场大战,曹操在兵力、军需等各方面要弱于袁绍,但是曹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而袁绍不能,所以袁麾下的谋士许攸投靠了曹操,并献上了袭击乌巢之巢(袁军囤积粮草之地),袁绍军队溃败,逃回冀州。

在大战之前,归附于曹操的刘备与董承等人合谋“衣带诏”。事败后,刘备逃往徐州,曹操又征讨徐州,刘备大败,逃至荆州依附于刘表。

曹操能够此战取胜的关键有二:其一、曹操胸中有韬略,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其二、袁绍无能。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袁绍的实力是远胜于曹操的,而且袁家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天下,从名望和实力两方面,曹操均比不过袁绍,但曹操最后胜了,靠的不仅仅是天时,更是人的谋划得当。

北方的大战在官渡之后就拉下帷幕,南方尚且安稳,只刘备逃去了荆州,刘表安排他屯于新野。在新野,刘备碰到了徐庶,待其如上宾,徐庶也向刘备推荐了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之后才有了那千古流传的隆中对。

  • 二、当今天下形势

诸葛亮在分析完袁绍战败的原因后,继续讲述割据群雄的情况。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当时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之后接连攻克冀、青、幽、并四州,又北征乌桓,解决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占据北方,拥兵百万,挟天子而令诸侯,不能和他争强。

隆中对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你才能明白它为何被称作古代战略典范)(6)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孙氏家族自孙坚起就已盘踞江东,父子三人在江东经营多年,有长江天险可守,江东百姓也皆归附于孙氏,四处的贤能名士也纷纷前往。孙权这方面只可以作为外援,而不能谋取。

在分析完曹操与孙权两方势力后,诸葛亮又对剩下的几处割据势力进行了分析。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荆州位置关键,属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刘表没有能力守住他,将军你可有占领他的意思?

对于刘表,此处先引用“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对刘表的评价: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官渡之战时,袁绍向刘表求援,请刘表发兵攻打曹操,但刘表不愿掺和两家战事,只求自保于江汉(长江、汉水)之间。一个绝好的机会就这样被刘表错过,当时刘表若能引兵偷袭许昌,曹操后方不保,必定大败。

之后,曹操远征柳城(今属辽宁),已投奔刘表的刘备劝说他袭击许昌,但是被刘表拒绝。至曹操回师之后,刘表才说错过了良机。从此就可见刘表是没有什么大志向的人,他只求安居于荆州,使荆州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在和平时期,刘表是一个很好的官员,但现在处于汉末乱战,你不去攻,别人自会来取你,刘表是难以保住荆州的。

说完荆州,诸葛亮又说益州。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高祖刘邦就是在此成就的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

这是什么意思?这意思就是荆州和益州如同上天送给刘备的,到这里,诸葛亮将天下群雄的形势一一分析出来,接下来的便是《隆中对》中的重点,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一统天下的蓝图。

  • 三、在隆中就已定好日后的战略方针

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208年(建安十三年),在曹操大军的原因威胁下,刘备、孙权结成联盟抗拒曹操,双方在赤壁大战,也是绝战。

隆中对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你才能明白它为何被称作古代战略典范)(7)

曹操所率将士皆来自北方,所以不习水战,也不习惯坐船,于是曹操命人将舰船首尾用铁索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

精于水战的周瑜见曹操如此做便决定用火攻,又使“苦肉计”命黄盖诈降,当时正刮大风,黄盖率十数艘小船载满枯枝、油料,点燃直冲曹操舰船,把曹操战船全部烧光,曹军死伤者不计其数。

隆中对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你才能明白它为何被称作古代战略典范)(8)

赤壁之战的胜利为日后的三足鼎立打下了基础。赤壁之后,刘备占据荆州五郡之地,便开始图谋益州。当时刘璋在张松的建议下,派法正请刘备入川,帮助自己对付张鲁。

张松与法正在这时已投靠刘备,而建议刘璋请刘备对付张鲁是为了帮助刘备得到益州,期间张松、法正、庞统皆劝刘备袭杀刘璋,刘备以初来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轻举妄动为由拒绝。后来张松事情败露,刘备与刘璋才反目,在刘备大军的压力下,刘璋向刘备投降,从此益州归于刘备,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式形成。

隆中对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你才能明白它为何被称作古代战略典范)(9)

按照隆中的既定对策,诸葛亮安抚了周边的少数民族势力,招安了首领孟获。刘备与诸葛守于荆州,休养生息,发展势力,又派关羽守于荆州,符合诸葛亮的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战略方针。

《隆中对》中蕴含的战略思想

诸葛亮先对天下群雄进行分析,利用刘表的见识浅薄和魄力不足,先取“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荆州,占据“用武之国”的地利;再取“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益州作为后盾,呼应四战之地的荆州。

然后面对拥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的孙权;诸葛亮提出内修政理,外结孙权。一待时机出现,就派驻守在荆州的上将进攻宛、洛,而驻守在益州的刘备则率大军北上。

隆中对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你才能明白它为何被称作古代战略典范)(10)

如果这一构想完全实现,确实可以打败曹操,统一天下,带来的结果就是汉室中兴,而刘备是以匡扶汉室为毕生梦想的,所以诸葛亮的这一构想才能打动刘备,并在日后关、张不悦时,刘备能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比喻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任何战略,都离不开对自身实力和所处环境的分析论证,即使战略规划的再好,如果没有实现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但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是大致符合实际的。

曹操实力最强,自然不能与之对抗;而孙氏家族在江东已经统治了三代,实力虽比不过曹操,但是基础牢固,所以选择与之结盟;因此,当今天下能为刘备提供可乘之机的就只有荆州刘表与益州刘璋,而刘表与刘璋都是寡谋短见之人,这就为刘备提供了机会,而刘备的成功也是“隆中对战略”成立的关键。

再之后,关羽的战亡和荆州的丧失使刘备失去了“待天下有变,北上进攻”的机会,“隆中对战略”的构想也随之化为泡影。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论证了“隆中对战略”的成功和诸葛亮的伟大。

结语:《隆中对》不仅表达了诸葛亮战略上的成功,也是君臣之间互相选择的故事

之前回答过一个问题,“三顾茅庐”的若是曹操,或者是其他人,诸葛亮是否会选择出山?当时我的回答是不会。

汉末战乱之时,诸侯四处求访名士辅佐,名士也寻找明主投奔。《隆中对》开篇先介绍了诸葛亮的生活状况、志向等情况: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梁父吟》是一首流传在齐鲁之间的感慨时事,忧伤战乱的歌曲,写诸葛亮好为《梁父吟》是说他经常,可见其对当时战乱之世的感慨之深。又说诸葛亮常常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宰相,乐毅是率五国军队,打下齐国七十多座城的英雄,两人皆是当世之豪杰。

而诸葛亮自比于他们,就说明了诸葛亮的志向远大。“时人莫之许也”,时人指的是一般人、普通人,莫之许说的是他们不承认这件事情。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认为诸葛亮有这样的能力。崔州平与徐庶都是当时的名士,这就说明诸葛亮不为世人所知,只有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有这样的能力。

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而徐庶向刘备是这样推荐诸葛亮的:"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卧龙指的是睡着的龙,龙在古代是神灵,皇帝也被叫做真龙天子,而诸葛亮外号卧龙,自然显得他才能不同凡人。然后刘备说:“君与俱来。”你和他一起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能委屈他,将军还是屈尊亲自前去为好。

之后便是“三顾茅庐”,从207年冬~208年春,总共去了三次,刘备才见到诸葛亮。

在这里有一点疑问,徐庶作为诸葛亮的好友,有没有告知诸葛亮这件事情。我想应该是有的,但诸葛亮在知道的情况下,仍在第三次才选择见刘备,诸葛亮是否有考验刘备的打算?

诸位可想,诸葛亮常自比于管仲、乐毅,从这就证明了诸葛亮的不凡,所以在对选择谁来效力这件事情,诸葛亮极为慎重。

而刘备在见到诸葛亮之后,先向诸葛亮述说了自己的来意,听到诸葛亮的分析,也就是隆中对后才晓得诸葛亮确实有大才,如此才由心感叹说出一个“善”字。

为何诸葛亮不会选择别人?这是在考虑当时的家族为了延续家族生命的情况而定的,诸葛亮的兄弟分别投靠了曹操与孙权,所以有魏国得狗、吴国得虎、蜀国得龙这句话。因此诸葛亮不会选择这两方势力,那剩下的刘表、刘璋也不值得诸葛亮投靠,而刘备是汉帝皇叔,仁义之名早有传颂,所以诸葛亮会选择刘备。这既是为了家族的延续,也是为了能施展所学才能。

总的来说,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让得到了诸葛亮的肯定;而诸葛亮的才能也获得了刘备的肯定,所以诸葛亮选择了刘备,谱写了一曲君臣之间的佳话。而两人的《隆中对》也被称为古代战略思想中的典范。


主要参考资料:《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