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李绅悯农(历史的真相悯农作者李绅)(1)

一首《悯农》道尽了农民的心酸,诉尽了粮食得来的不易,偏偏写下这首诗的人怎么也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一个压迫农民的大贪官。

古代名人李绅悯农(历史的真相悯农作者李绅)(2)

李绅幼年丧父,跟着母亲相依为命,穷苦的生活和吃不饱的肚子,让他与农民阶级紧紧联系在一起,写了被后世传颂的《悯农二首》。

贞元十四年(798年),李绅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与集贤殿校书郎吕温结识。三年后,李绅再次前往长安,这次他结识了大文豪韩愈。

隔年,李绅虽然落榜,但结识了元稹、白居易。贞元二十年(804年),他与元稹相谈甚欢,一人作《莺莺歌》(李绅),一人作《莺莺传》(元稹)。

元和四年(809年),李绅赴任校书郎,与好友元稹、白居易提倡新乐府诗体(新乐府运动),自此李绅开始蜕变,正式参与唐朝的政治运动。

古代名人李绅悯农(历史的真相悯农作者李绅)(3)

从唐宪宗到唐宣宗,一场长达40余年的斗争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这场斗争便是后世著名的牛李党争。

李绅恰恰是李党的核心人物,在这场斗争中,他的官职或升或降,不但没让他保持少年时的悲悯与同情,反而让他变成一个为官不仁的大贪官。

李绅在任期间,虽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为官酷暴、滥施淫威。被同乡的长辈称呼为“哥哥”、“叔叔”都不够,非要让人家称呼自己为“爷爷”。当时的人们都说李绅让自己的长辈做自己的孙子,让自己的友人成为了被流放的囚犯。

除了为官酷暴、滥施淫威外,李绅审理案子,甚至不查询其中内容,便宣布判决,导致冤案发生(吴湘冤案)。

古代名人李绅悯农(历史的真相悯农作者李绅)(4)

后世有人说李绅之贪,贪到一日要吃三百只鸡的舌头。此事毫无根据,没有任何的史料可以佐证并且以唐朝的生产状况来看,日啖三百鸡舌也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情。

不过唐朝曾有一段时期流行口含一种名为鸡舌的香料(或为丁香)用来表示自己为官清贵。明末清初,褚人获编造典故,误解了鸡舌二字,以至于后来以讹传讹,认为李绅一日吃三百鸡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