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寂寞,死后显赫,人生不逢的人在历史上太多太多了,远的是曹雪芹、塞万提斯皆是如此,近的尤其是处于当下浮躁的时代,不幸的人儿更是不在少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哲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生前寂寞就是一例,他是现代社会学奠基人和“组织理论之父”,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

马克斯韦伯与他的时代(韦伯在现代社会学创立前的寂寞和死后的显赫)(1)

马克斯・韦伯这个人很有意思,生前默默无闻,属于那种对命运无助的小人物。1864年4月21日,马克斯·韦伯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富特市。1882年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89年完成了一篇标题为“中世纪商业组织的历史”的博士论文,取得了他的法律博士学位。两年后,韦伯写下了一本名为《罗马的农业历史和其对公共法及私法的重要性》的书,完成了他的法律教授资格测验,韦伯也因此成为具有正式的大学教授资格的人。

十九世纪90年代初期,韦伯处于创作高峰期过后,在1898年直至1902年底,却基本上没有发表任何著作。1903年秋季,他辞去了教授的职位,摆脱了学校的束缚,与同事维尔纳·松巴特创办了一本名为“社会学和社会福利档案”的社会学期刊,韦伯担任副编辑。1904年,韦伯开始在这本期刊发表一些他最重要的著作,其中《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系列论文,也就是后来成为他毕生最知名的著作之一,都是在自己编辑出版的杂志上发表的,但当时的影响并不大。

马克斯韦伯与他的时代(韦伯在现代社会学创立前的寂寞和死后的显赫)(2)

社会学创立前的尴尬和无奈。1919年,韦伯想以社会学家的名义到大学去教书,但慕尼黑大学并不认同他的想法。他找到校长,校长觉得社会学是哪门子学问啊!在1919至1920年间,学校只让他讲授普通经济学史,职位仅仅是个临时教习,连助教都不如。而他想被慕尼黑大学任命为社会学教授的想法,终生也没有实现。此时的他已是时日无多了的人了,学校还对他附加了一条特殊规定:“不得利用课堂,讲授你那些什么社会学的东西”。现代社会学奠基人韦伯心里该是什么滋味,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和承受了。

1905年,他出了本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探讨资本主义的起源。这本书只印了3000本,五年时间才卖出了1000多本,基本没有什么反响,还累坏了出版商,大量的滞销。在去世的前一年,他应慕尼黑大学学生会的邀请发表了两次演讲,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两本小册子:《作为职业的学术》和《作为职业的政治》,同样也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总之,他是一位彻底被时代所忽视的人。1920年6月17日,当韦伯的遗体被安葬在慕尼黑东郊墓地时,只有为数不多的亲朋好友和学生参加了他的葬礼。

马克斯韦伯与他的时代(韦伯在现代社会学创立前的寂寞和死后的显赫)(3)

马克斯·韦伯去世后,他的才华方被人们发现,当年那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竟是个大思想家,与卡尔·马克思和爱米尔·涂尔干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这时候,他的妻子开始忙碌起来,抓紧时间整理他的遗稿。因为韦伯所写的大量作品,多数是压在箱底,没有面世和发表过。20世纪60年代,慕尼黑市政府宣布,将一个广场和街道命名为“马克斯・韦伯广场”和“马克斯·韦伯街”,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现代社会学奠基人。到了80年代,世界各国关于他的研究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对这位现代社会学奠基人和“组织理论之父”,膜拜不已。(文/蔡驷 ) (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