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煮久了剥去壳我们会发现蛋黄表层是墨绿色的,为什么会是墨绿色?

因为鸡蛋是富含铁的食物,蛋黄中铁元素含量丰富,蛋清中的蛋白质中含有硫元素,蒸煮变性的过程中,煮久了的鸡蛋蛋氨酸会释放硫化物(一般鸡蛋放久了也会有臭鸡蛋味,就是硫化物释放),硫化物会和鸡蛋中的铁发生反应,生成颜色较深的硫化亚铁,所以出现了墨绿的颜色。

鸡蛋煮后蛋黄变绿可以吃吗(鸡蛋煮久了蛋黄发绿)(1)

很多朋友看到鸡蛋黄表皮墨绿色就会舍弃鸡蛋不吃,因为听说硫化亚铁是“致癌物质”,如果长期食用的话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威胁。其实并非如此,我想我们吃过的“绿皮蛋黄”不占少数,尤其是大锅饭大家一起吃食物,很多鸡蛋可能会事先加热后储存时间较长而造成硫化亚铁的产生,但吃了这么多,我们也没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对劲吧,所以这说法过于夸张。

其实吃发绿的蛋黄的情况并不少见,一般来说,鸡蛋煮的时间超过15分钟左右,鸡蛋黄外皮基本就会开始慢慢变绿,但硫化亚铁并非致癌成分,硫化亚铁无毒,不溶于水,不易被人体吸收,吃进肚子里,最终是会随着便便一同被排除的,所以不用过度担心影响健康;再退一步,一个鸡蛋约70~80g,其中含铁量也不超过5g,也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硫化亚铁,所以最终生成的硫化亚铁含量也是微乎甚微的。而且所谓的“硫化亚铁会促进发酵产生致癌物质”,也是空穴来风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鸡蛋煮后蛋黄变绿可以吃吗(鸡蛋煮久了蛋黄发绿)(2)

长时间的煮鸡蛋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另鸡蛋损失矿物质,例如铁元素,但关于影响健康、致癌的说法,我们不用担心。但相比起这些发绿的蛋黄,我们自然更喜欢还未发绿,黄澄澄而刚好火候的鸡蛋,不仅口感好,而且软嫩利于消化吸收,更有食欲,煮鸡蛋的话尽量不超过10分钟,一般煮个6分钟,闷个5分钟口感会不错。

鸡蛋煮后蛋黄变绿可以吃吗(鸡蛋煮久了蛋黄发绿)(3)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也千万不要为了煮出好吃的“温泉蛋”、“溏心蛋”煮的时间过短,比起鸡蛋黄外皮变成绿色,我们还应当关注未经过巴氏消毒的普通鸡蛋,其中是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的,约4%的鸡蛋带有沙门氏菌,在70℃以上至少5~6分钟才能杀灭。另外,鸡蛋最好不要加热时间太短,或者用大家觉得方便的“开水冲蛋”来处理,除了沙门氏菌的威胁,鸡蛋中还含有胰蛋白酶,如果不经过高温破坏的话,蛋白质难以被更好地吸收,可能会影响营养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