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春节已过,读书读不下去的我,无奈选择了南下广东闯荡的生活。“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在那时还是很流行的话语,比后来的“北上广深不相信眼泪”还要流传得广。

第一站到了东莞清溪,在姐夫工作的塑胶模具厂做学徒。学徒的工资是很低的,工作又脏又累又重,从早上7点30到晚上11点,每天都是跟钢胚和铜打交道,拆模装模,锣床,铣床,磨床和电火花,重重复复,枯燥乏味,月底发工资也是拿到可怜的600元。无奈之下,我不顾家里的谆谆教诲,选择了南下深圳。

第二站到达了深圳石岩,这间手袋厂里有我的同学,也有很多老乡,经理和主管还是我父亲的好朋友,所以在这里工作还是受到很多的照顾的。这里的工作时间和之前的差不多,但是工作却轻松了不少,都是手工活,而且是计件的,工资也达到了1500左右,那时的我第一次感受到挣钱的快乐。只是钱挣得容易了,就染上了赌博的陋习,钱也没攒下,只得辞工远离那陋习的环境。

第三站到了三水芦苞,跟着我姨夫做陶瓷厂生产线的安装工程。那时我不懂技术,第一次接触这些工程的东西,只能做打打下手,搬搬抬抬,打磨抛光等工作。期间,非典爆发,到处都处于恐慌的环境中,醋、盐和板蓝根都被疯抢。很快,工程完工了,姨夫给了我500元路费,其余的他寄给我妈妈,我带着500元钱到深圳龙华投奔我另一个同学。

第四站的深圳龙华是悲哀的一段经历,非典疫情的影响,工作不正常,我们3个不上班的时候去网吧玩CS,晚上回来榨菜就白粥,如此维持了近一年的时间。期间进过的厂子也很多,有塑胶制品厂,有电子厂什么的,都干不长,有的是小老板卷款跑路的。根据入厂填表格式和网站搜索到的工作经验,我在网上制作了一份假的工作简历投诸招聘网站,终于得到了一份物流公司的操作员工作。不过,这工作是在广州分公司的,于是,我便来到了广州。

第五站广州同和。那时的工作很轻松,从下午3点开始,我们才去上班。刚开始的几个月上班都是很轻松的,只是计算一下所装货物的体积和重量,然后叫货车来提货发物流,点清数量,确认无误后签写单据交给单据员便完成。每天都是睡觉睡到自然醒,一起做饭吃了去玩,到点就去上班。后来,公司觉得我们工作太轻松,赚钱的装卸项目也要我们去做了,工资却也没给我们加多少,只是由原来的1200加到了1500。就这样工作了两年多,到了2006年,我面试上了一份国企的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涯。

第六站到了广州燕塘。国企的仓储工作还是很轻松的,工作量不大,有休息日,还可以偷懒,并且,国企的待遇还很不错。那时,在和同事的配合协作下,我们每个星期都可以休息3天,上班时间也从原来的0点~8点变成1点~7点,就工作6个小时,很是轻松,这都得益于我们的工多艺熟和国企的粗放管理模式。09~12年,因为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我被提升为小组长,管理成品类仓库。这段工作经历中,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学习,娱乐,旅游,恋爱都是这些宽裕的时间里享有的。那会通过学习,去自考文凭,考物流师资格证,每个星期去聚餐唱歌,去打斯诺克台球,周末骑山地车去市郊玩,休小长假去国内游等都是一件件人生乐事。恋爱在那时也还是很容易的,QQ聊天交友、天涯论坛交友、驴友交友等都能寻求得到兴趣相投的对象谈恋爱,那时结识的恋爱对象也形形色色,有在读大学生,有老师小姐姐,有护士美女,有普通打工族,也有名门望族的闺秀,更有政法系统的公务员美媚。比起现在浮躁的社交,那时的交往更纯洁,更朴实,也更真诚!

再回首那10年,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结识了很多有趣的人,也享受了许多的快乐,但也错过了很多的机遇,可惜了不少的良缘。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眼那宝贵的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了。

怀念过去,怀念青春岁月!

一二三四人在广东已经漂泊十年(人在广东已经漂泊十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