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哺”这个词语在汉语语境中具有丰富的含义。中国古人对于大自然的观察发现,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母鸟。《初学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综合性类书籍。该书谈到:“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唐代徐坚:《初学记·鸟赋》)李时珍在描写乌鸦时写道:“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其大意是说,先是老乌鸦喂养小乌鸦。后来小乌鸦长大了,老乌鸦却不能飞,不能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这种“反哺”的心理,是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之一,迄今仍然有积极意义。它是维系家庭和谐,社会安宁的重要的文化基因。当然,“反哺”不只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马斯洛说:“超越自身的软弱和依赖性。从一个孩子变成自己的母亲和父亲,以父母的态度对待自己,成为父辈的而不仅仅是子辈的,能成为坚强的和负责的而不仅仅是依靠长辈,超越自身的软弱而上升到坚强。由于我们在自身内部同时具有这两种品质,这种超越在很大成分上只能是一个程度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还是能够说,有些人主要是软弱的,他们和他人的关系是弱者对强者的关系,而一切适应机制、应付机制、防御机制都是弱对强的防御。对于依赖和独立也可以这样说。对于不负责和负责也一样。也可以说,一方面是海上的船长,汽车的司机,另一方面仅仅是旅客。”

在这里,马斯洛说了一个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思想。在这里“超越”的含义非常接近“成长”。它们意味着减少软弱和依赖性,自己对自己负责。我在长期做个案的实践中体会到,这正是不论什么心理学流派、方法在做个案时主张力求达到的一种效果,即让当事人从内在滋生出一种自己就是父亲或者母亲的子人格。——在这里,自己就是父亲和母亲,进一步还可以包含这样的含义,我们回头看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有一种他们在逐渐变小,自己在逐渐变大的新的感觉。这个时候,我们对他们对理解,胜过了他们对我们对理解。我们应该更多地做通心者。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变成了他们的长辈。

——我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工作,我做的个案,有不少是“长程个案”。长程个案不仅仅要消除一些不舒服的症状,而且要改变人的人格。当事人人格的变化,使我对“反哺”这个概念,有深刻的体会。在我做的长程的个案中,不少当事人与父母的关系,在心灵成长之后都产生了这种反转的效果。这也使我体会到,心理服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而是帮助人成长甚至超越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完善。这种心灵的成熟,是我们走向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以及开发更多潜能的准备。

心理咨询界一般认为,亲密关系之间,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是不适合做个案的。这种几乎是“共识”的看法,是建立在面对亲密关系,难以保持客观与中立之上的。但一切都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要是咨询师自己的心灵成长已经足以能够在相当的程度上跳出这种关系,保持客观与中立呢?而且,给自己的亲友做个案,有一个更加熟悉情况与细节的优点。我以为,只要咨询师能够时时跳出咨询过程,观照和提醒自己,问题就不大。在我培训的合格的通心辅导师中,已经有数例用“通心辅导”的方法给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做个案的成功的案例。

例如:

1、某女士,30岁,初级通心辅导师,给自己的父亲做个案,处理父亲与自己的哥哥的关系问题。

处理前,其父亲与哥哥吵架,父亲不满,甚至气得甚至要断绝父子关系。通过通心辅导处理后,父亲开心了,不仅不生气了,还理解哥哥的做法,并且给该女士打十分。

2、某女士,32岁,初级通心辅导师 ,给自己的母亲做个案,处理她的母亲,也就是自己的外婆去世的问题 。

处理前,母亲几乎痛不欲生,经过通心辅导后,母亲的感情释然,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这样的精神“反哺”,帮助父母心灵成长,显然只有人类自身才能够做到。人类在这一点上,超越了其他所有的动物,也使得以后的“机器人”无法超越……

如果说,以上“反哺”比较少见的话,下面的“反哺”,是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的: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多多少少是我们的通心者,当然也有数量不少的初级通心辅导师,由于当时父母的局限,他们还留有对父母的怨恨以及其他心理情结。消除这些心理情结,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就已经是一种很好的“反哺”,他们也因此获得巨大能量。如果说,在经济上、照顾自己父母上,是一种最 基本的反哺的回报。那么改善关系,让父母的心情更好,是一种更加根本、更大的回报。

值得称道的是,有不少通心辅导师,动员自己的父母来参加了“通心工作坊”,其中有一位的母亲,甚至考试通过了“初级通心辅导师”!

自愈心理学是一个好咨询师(值得骄傲的反哺)(1)

自愈心理学是一个好咨询师(值得骄傲的反哺)(2)

自愈心理学是一个好咨询师(值得骄傲的反哺)(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