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瞻基驾崩以后,观众一次又一次的为大明江山即将毁于明英宗朱祁镇之手而感到气愤无望。孙若薇也是,她为自己有一个这样的儿子也感到挺没劲。

大明风华永乐皇帝第几集去打越南(若薇披甲鼓士气)(1)

本来还寄希望于此次朱祁镇率兵出征能磨练一下心性,未料结果是五十万出征队伍全民覆没,皇帝自己被已经败了一百年的草原部落生擒活捉。这不仅是大国形象全无,重点是一国之主没了,军心动摇、民心不稳,后果定是不堪设想。

试想,这种非常时刻,定要有非常措施,方救万民水火。

剧情演到这里时,还蛮欣赏对于女主的设置,因为并没有给她戴上高大上的光环,相反使这个人物的戏剧形象具有了可信度。同时,看点亮点兼备。

大明风华永乐皇帝第几集去打越南(若薇披甲鼓士气)(2)

有小皇帝在手的瓦剌人开始挑衅大明,并要求大明朝廷退出北京城。很显然这就要攻城掠地。此时,孙若薇作为执政太后,手握一国命脉。何去何从,全由她定夺。

这两集的剧情颇为高燃。是展示小皇帝正统年间剧情中最为高潮的一个部分。

面对如此棘手问题,孙若薇找三杨、找于谦甚至找徐滨,以求听取更合理有效谏言。

大明风华永乐皇帝第几集去打越南(若薇披甲鼓士气)(3)

这里,许多人称太后太无能,找这个找那个,要你执政太后何用?

其实这正是孙若薇这个人物的成功之处,她善听、善用,不固执,不武断,这才是高位之人的成功之道。

特别喜欢看若薇戎装披甲的那一段,英姿飒爽,令士气大振。

大明风华永乐皇帝第几集去打越南(若薇披甲鼓士气)(4)

大明风华永乐皇帝第几集去打越南(若薇披甲鼓士气)(5)

大明风华永乐皇帝第几集去打越南(若薇披甲鼓士气)(6)

那可是她主张内宫搬走大半,她亲自带几位老臣镇守北京城后的孙若薇。她有言,如果城破,她不会自尽,而是与战士们一同战死。

这种临危不惧的胆识,着实给所有人打了一针强心剂。

这是一段继朱棣、朱瞻基带兵上阵、鼓舞士气之后的又一次高燃情节。

若薇高马之上,一身戎装。她目光如炬,气贯沙场。只听得“明军威武、明军威武”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再次响彻云霄。

仿佛又看到当年,朱棣在此阅兵,气壮山河。一生五次北伐,大明统一无恙。

仿佛是当年,朱瞻基在此阅兵,依旧勇武无敌,使草原人数十年之后仍然心有余悸。

可如今,大明江山风雨飘摇。竟然需要太后挂率。

大明风华永乐皇帝第几集去打越南(若薇披甲鼓士气)(7)

这一次,之于若薇,胜负在此一举。她赌得不仅是自己的性命,也是大明的国运。

关于汤唯饰演的孙若薇,似乎从开播到现在,大家始终没有停下对她的吐槽或者议论。台词问题不说了,因为每个人都在说。单说最新剧情中,汤唯对孙若薇的诠释。

在这次重大事件面前,太后属于第一决断人。因为太皇太后没有参与 ,小皇帝又被俘。仔细看太后的表现是有骨气,少霸气,没底气。

有骨气,是若薇性格本就刚烈女子,何况现在乃泱泱大国之太后;

少霸气,是指汤唯的表现中还是缺少了些凌厉感。但转念看若薇被瓦剌使者击怒后的表现时,她不是以往巾帼英雄铁打般的形象,她的表现有脆弱和无助的一面,她是一个更贴近现实的,生活化的女人......

或许这样的人设就需要演员的收敛。如此这般,倒是无误。只不过在观感上,总还是感觉有着王者的霸气才会更加畅快些。

没底气,很好理解。若薇进宫之后,所有战役都有朱家无敌的皇帝们指挥、亲战。可这一次完全不同,不仅没了主心骨,连儿子也被掳走,她没有底气是正视现状后的客观存在。

大明风华永乐皇帝第几集去打越南(若薇披甲鼓士气)(8)

综上,就这一段剧情汤唯对若薇的塑造,还是好看的。姑且不说换了谁就会演的如何如何,单说此人此剧此角色,牵动人心的效果还是达到了。至少在先前朱家五子营造的精彩落幕之后,剧情又走向了一个新高潮,这一段主角若薇的关键性戏份没有输掉,使剧情呈现出了完整性精彩。

当然,于谦、朱祁钰这两个人物也是重中之重。

大明风华永乐皇帝第几集去打越南(若薇披甲鼓士气)(9)

于谦之重,重在演员苏可精彩的演技,把人物形象完美释放。朱祁钰之重,重在人设。他的勇武实在比那个懦弱无用的朱祁镇强上千万倍,这让人看得解气。

在于谦建议下,太后废掉自己的儿子,立朱祁钰为新帝,以此再次鼓舞士气。她确实是一个远见卓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女人,这一段回归主题价值观。

大明风华永乐皇帝第几集去打越南(若薇披甲鼓士气)(10)

当年,她非要力保自己儿子承太子之位,那是她尊重先帝朱瞻基意愿,要为儿子争该得的名分。如今,她主动废帝 ,是抛开了个人感情,为的是整个国家的安危。这才是一个真正有大局观,拿得起放得下的女人,担得起一国之母。

大明风华永乐皇帝第几集去打越南(若薇披甲鼓士气)(11)

剧情精彩,继续追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