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人自有纠结事儿,

今天咱们就说一个本来很简单却往往又让不少朋友纠结的问题,买机油到底是该买0W呢还是5W呢?

机油5w和0w有啥区别(到底是该选0W还是5W)(1)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搞清楚0W和5W的含义,W是指冬夏通用机油,前面的数字表示机油的低温流动性,以可以适用的最低环境温度来标识,如下图

机油5w和0w有啥区别(到底是该选0W还是5W)(2)

0W机油可以在最低零下35度的环境下正常启动发动机,

5W机油可以在最低零下30度的环境下正常启动发动机。

所谓低温流动性,大家对照一下冬天室外和室内存放的花生油就明白了

当然和花生油比,机油的凝结温度要更低,比如5W的机油放到零下24度的冰箱冷冻室里冻也仍然可以保持流动性,更不用说0W的了。

说到这里,问题似乎就解决了,0W零下三十五度,5W零下三十度,对于国内大多数地区而言,5W足够了,只有部分极寒地区应该考虑使用0W机油。 即使是偶尔有超级寒冷的天气比零下35还低,那最冷的时候别开车就是了,气温回升机油也自然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恢复流动性。

那这么简单的问题又纠结在什么地方呢?

当然是性能和价格!

前面讲了0W和5W虽然以最低温度来表示,但是本身代表的是机油的低温流动性,在机油的各项指标中,低温流动性和高温粘度指数往往是一对此消彼长的冤家对头。

机油5w和0w有啥区别(到底是该选0W还是5W)(3)

当然这里面涉及机油的具体配方,说起来就很复杂了,咱们也不细说,简单来讲就是同样的基础材料,如果加入了提升低温流动性的配方,就可能导致高温粘指降低。有没有可能两者兼得?,当然可以,用性能更好的基础材料或者更好的添加剂,这也就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0W机油和5W的机油低温流动性方面虽然只差5度,但是为了降低这5度,0W机油需要更好的配方,基本原则是在保障高温粘度指数基本不变或少受影响的情况下,提升低温流动性。

加入更多的配方或者采用更好的原料, 也就意味同样粘度指数级别的机油,0W的成本要比5W的更高一些,如果售价一样,那显然0W的机油给人的感觉就更划算了。

机油5w和0w有啥区别(到底是该选0W还是5W)(4)

这就是让不少朋友纠结的点了,5W够用,0W似乎更划算,那到底该怎么选呢?

个人以为

在适用和划算之间,没有什么可纠结的,适用是第一选择。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现在的成衣和鞋子不同的尺码都是一样的标价。从成本和制造的角度看,大尺码肯定用料多成本更高,但是没有人会为了大尺码更划算而专门购买大尺码的衣服和鞋子吧? 合身和合脚才是更重要的。

回到机油, 0W确实成本更高, 有些时候有些产品可能会为了兼顾低温流动性稍稍损失一下高温粘度指标(当然必须都还在满足要求的范围之内)。对于车而言,机油的低温流动性适用于低温启动的那几分钟时间,大部分时间是工作在高温区,高温粘指对于发动机的保护时间更长。虽然作用时间有所区别,但是两个指标对于发动机的保护同等重要。当然对于车主而言,体验高温粘指作用的时间显然更长。

国内大部分地区的车主,最低气温基本都在零下30度以上, 用5W的机油完全足矣,甚至南方地区,个人还会建议您使用10W级别。没有必要为了那一点根本用不到的0W的划算而可能在高温粘指上有所牺牲。

确实也有一种需要特别考虑的情况就是某些产品标注5W其实到不了5W的标准,这种情况下也许0W是更好的选择。当然这种产品本身不过关的情形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在价格一样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车辆要求,选择合适的高温粘指指标就行,不必纠结是0W还是5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