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的秘诀——阅读,阅读,再阅读。

后进生转化案例及策略探究(后进生转化的秘诀)(1)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一句话。当初读到之时,简直有热泪盈眶之感。因为在读到之前我给许多成绩一时落后的同学布置的同样任务就是:养成读书的习惯。

很多时候,为了更多的学生成材,必须要孤独的去做很多事、承担很多责任。黑暗中的奔跑者,突然在近百年前的贤者那里感受到了共鸣,这种跨越时空的知己知音之感让人不免触动。

苏氏总结了一个我无比认同的观点。后进生缺的不是语文数学外语的某个知识点,而是学习能力。

我一向不赞成让学生出去补课。因为所谓的补课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把他缺的知识点塞上了他成绩就好了——这往往只是大人的一厢情愿,当他的学习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任何知识的灌输效果都相当有限。

所以转化的关键,在于增强他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填鸭式的硬塞知识点。

苏霍姆林斯基所提的阅读,是一个集中化的说法,他代表了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之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归纳能力等诸多智力因素。

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点,是增加其学习的兴趣。而培养兴趣的关键点,不是讲些笑话去娱乐甚至讨好他们,而要探究到智力作用的核心本质。

智力作用的核心,是需要学生能够把知识加以运用,从而体会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

简而言之,他需要学会如何运用他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让他体会到思考的快乐。这种快乐哪怕只是一小步,也将成为他开启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之路的重要环节。

所以说,后进生的真正进步,靠的不是补课和硬塞,而是启发和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