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莉莉):坚持15年手绘更新700多幅城市地图……报纸大小的白色纸张上,密密麻麻标记着一个城市内的所有单位、小区、街道,甚至详细到小区有几栋楼、多少居民、有几个进出口等信息。
这是山西晋中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调度员为缩短出诊时间,坚持15年手绘出囊括主城区内的救援“生命地图”。在这些拼接起来长达260多米的手绘地图背后,是120调度员尊重生命的一种极致表 现,是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扩宽生命通道、跑赢“死神”的职业精神,更是把一个城市发展变化,群众的生命安全装在了心里。
挨家挨户画地图 15天出一次小图
2007年10月31日,调度员梁瑞梅手绘的首份城市救援地图。(王莉莉 摄)
120调度员的工作是一份按秒来计算的岗位,电话响3秒内接起,要在60秒内问清病人地址等基本信息并发出派车指令。
在很多人眼中,他们是一群“神秘”工作者,通常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他们却要用最短的时间上通下达各类急救信息,合理精准调派医疗资源。而作为调度员必需的一项技能就是准确的了解城市的主次干道、小区、重点场所的位置,节约救援时间。
2007年,晋中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成立。此时,做了14年护士的梁瑞梅被调去负责调度工作。当年和她一起入职的12名女调度员,大家都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一时间,熟悉城区的地理地形成为他们紧要任务。
因买来的城市交通图细化不到小街巷,关键时刻不能确定病人的详细地址。于是,梁瑞梅想出一个笨办法,她带着一群小姐妹,推上自行车,一个街道一个街道地跑,开始了她们白天记位置,晚上画地图的日子。
就这样,她们绕着城区跑了整整15天,第一张手绘地图完成。记者看到,在这张15年前梁瑞梅手绘的地图上,详细地标明了各个单位、小区、街道,甚至小区内有几栋楼、多少住户、几个大门,哪个门能进车,写得清清楚楚。
其实,外出画地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走错路、迷失方向、丢自行车、被误会成坏人、冬天里手冻的抓不住笔、被狗追着咬都是常有的事。
“画图我们都是骑自行车,因为坐车不能随时停,每到一处,我们都会详细询问小区面积、居民楼分布、单元居住人数等问题,因为问的细,常常被当成坏人。”梁瑞梅说,那时队员们每天早晨8点出发,直到天黑才回家。回家后还要加班画图,第二天继续上路。
随着对城市越来越熟悉,梁瑞梅和队员们将1000多平方公里的榆次城区划分15个片区,每个调度员每隔15天出一次更新过的片区小地图。记者看到,保存下来的700多张手绘图中,虽然大家跑的地方一样,但由于每个人的画法不同,标注不同,让每幅图都留下了不同调度员特有的烙印。
“找病人是救护车驾驶员的事,为什么调度员要熟悉地理位置画地图?”在她们挨家挨户画地图时经常被人问道。对此,梁瑞梅表示,从接到救援电话的那一刻起,作为参与生命抢救过程中的“第一人”,准确快速的定位病人位置,向救护车司机下达救援指令,才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
年年跑、月月考,天天背 扩宽生命通道让患者受益
技术人员会把调度员手绘的地图更新标注到电子屏上。(王莉莉 摄)
60秒,从接到急救电话到发出派车指令,这是调度员孙磊完成整套救援指令动作所需要的时间。
在这个岗位上工作10多年,孙磊用“声音”抵达城区每一个需要120的角落。作为调度员,孙磊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熟练的计算机操作,高效的打字速度,还要熟记全市的各个地名;接到假警电话时要仔细甄别,接到骚扰电话时要耐心劝导……
直到今天,在人人都用手机导航的时代,孙磊仍坚持利用空余时间走街串巷的画地图,她调侃着说,“别的女孩子上街都是看衣服,而我关心的则是哪里维修道路、哪里新开了一个酒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接警到派车,从派车到急救结束一系列流程下,晋中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在标准的岗位职责,细化的工作流程,严谨的监督考核等体系下,保证了院前急救的急与快。
此外,为巩固调度员记忆,晋中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调度员会每天早晨背诵地名,此外,背地图还列为对新老员工的业务考核项目,每月一考,每年一次大范围的更新地图。在梁瑞梅的电脑上,有个地图考试题库,里面有1000多道地理地形测试题。
2008年起,晋中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有了电子大屏,但遇上停电、系统故障,手绘版地图依然能派上大用场。
晋中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少先队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王莉莉 摄)
晋中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队员们跑、画、背地图的目的是为了把地图印到脑子里,在救治病人时,电话响、病人说,她们就能快速准确地定位病患所在位置,指引救护车以最快的速度到病患家中。仅2022年上半年,共接听急救电话近4万次,救护车出车8000多次,服务患者6611人,对上万名市民进行了公众急救知识培训,院前急救人员的服务能力也在督促和自律中不断提升。
来源: 央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