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交大的一篇记录抗疫工作的文章引起了争议,文章内容记录的是师生和校友们团结抗疫的内容,结果因为其中使用了一个不恰当的成语“沆瀣一气”引起了争议。
词义不对,好事就变怪了
这里用“沆瀣一气”错了吗?
确实错了。
于是有人又开始了考古工作,指出“沆瀣一气”一词过去并无贬义甚至是带有一点褒义的词汇。
事实上这种争论对于研究语言演变倒是有价值,但是对于使用对错来讲确实没什么价值,错了就是错了,汉语发展至今,很多词语的语意、发音甚至字形都有了变化,在当下使用的词语,自然要使用这个词语当下的含义。
否则如果大街上你去跟一个朋友说一句“和你这个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沆瀣一气合作做事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听了会快乐吗?
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不过道貌岸然、衣冠禽兽、沆瀣一气这些词过去确实都是夸人的好词。
沆瀣一气这个成语从它的来历上就能看出,这个本应该是一个偏褒义的词汇。
唐僖宗年间,一名叫崔瀣的考生去赶考,此人本身是有两把刷子的人,也颇有才名。
当年批阅考卷的主考官也姓崔,叫崔沆,当他在批改到崔瀣的卷子的时候,发现这考生很有才华,非常欣赏于是便给了个好分数。
所以崔瀣自然就中榜了,按照科举的惯例,每一届中榜的学生都可以算作当届主考官的门生,门生自然要去拜会恩师。
放榜之后,作为主考官的崔沆家自然也要接待下门生们的拜访,加上一些凑热闹看稀奇的社会名流们也会来凑凑人气。
结果大家就发现主考官和崔瀣都姓崔,而且名连起来“沆瀣”两个字,意思是夜间的水气和雾露,感觉两人很搭,于是有人就说这两人:“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这意思其实是有一种琴瑟和鸣,二人很搭调的意思,可以说是带有赞扬的语义的形容词。
这和现在用的语义可是天差地别,现在的沆瀣一气是指大家臭味相投,黑到一块干坏事了。至于这个语义为什么会有了变化。
沆瀣一气的近义词成了狼狈为奸
大概有一个说法接近真相,就是崔瀣在中榜后,很快就得到了任命,而且官运顺畅,结果就有人眼红了,认为他是走了关系后门而得到的这一切,所以沆瀣一气这一词的语义就慢慢变成了背地勾结走后门,从光明变黑暗了。
衣冠禽兽要是你走在明朝的前中期的大街上,有人说你衣冠禽兽,那你一家人都有面子。
衣冠禽兽这个词,起源于明朝的官员制服,当时是一个妥妥地称赞人的话,说你衣冠禽兽,那就是说你是个当官的公务员了,在官本位的中国古代,这简直是家族荣耀。
衣冠禽兽,解释起来就是衣服上绣上飞禽走兽,明朝的官服文官官服上绣飞禽,武官官服上绣走兽,从一品到九品,每个品级所绣的飞禽走兽的种类不一样,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说衣冠禽兽,那真是在抬举你!
清朝官服也是文绣禽武绣兽
这个词的语义是在明朝后期开始变成了贬义,明朝后期朝廷贪腐严重,导致老百姓对贪腐官员恨之入骨。
于是本应该是家族荣耀的“衣冠禽兽”的语义:从衣服上绣着禽兽变成了穿着衣服的禽兽。
清代《镜花缘》里有这样一句: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这里的“衣冠禽兽”已经是贬义了。
道貌岸然这个词最初的出处应该可以追溯到唐代,《敦煌变文集》里有这样一段:“然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磊落。”,这里是道貌凛然,意思是神态庄重威严的样子。这里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形容词了。
真正的道貌岸然这个词出现,大概是在清朝时期。
蒲松龄的《聊斋志回异·成仙》中:“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这里的道貌岸然也只是一个形容词,而且还算是一个比较偏褒义的形容词。
晚清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这里的道貌岸然也只是一个描述性的词语,并不带有褒贬。
岳掌门是道貌岸然的经典诠释
以上的道貌岸然用法都不算贬义,而真正的有贬义语义的用法大概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 · 卷七 · 如是我闻一(3)》中的这一段:“甚有隐隐跃跃,现秘戏图者;而回顾其形,则皆岸然道貌也。”这一段可以找来原文看看,这里道貌岸然就有了假正经的意思了,前面罗列了一堆干着龌龊事情的人(秘戏图就是春宫图),但是看起来个个都显得“道貌岸然”,这个转折就让道貌岸然的意思和现在的差不多了。
所以看完这些,你会和你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朋友沆瀣一气吗?
其实语义变化的词汇还是不少的,比如“空穴来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三思而后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等等,这些语句的用法古今差异都很大。
就像以前70、80后念的“一骑(音济)红尘妃子”,现在也变成了“一骑(音齐)红尘妃子笑”。
语言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交流和传播,繁体字有更多中国文化的承载,但它确实更难学,更不利于传播,所以简体字替代了繁体字成为日常使用的文字。
一些字的读音也是,多音字不利于更简单地传播,所以从实用性上来讲,汉字一直在向简单化演变。
语言文字的社会属性战胜了它的历史艺术属性,在日常使用中的原则自然也只能是根据目前使用的语义来使用这些语句,否则就很容易闹出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