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章感悟 论语学习笔记397?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章感悟 论语学习笔记397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章感悟 论语学习笔记397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我们在讲《卫灵公》篇第330章《文仲窃位,知贤不立》时介绍过柳下惠这个“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他被孔子称为贤人,被孟子尊为“和圣”。孟子还把他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为四大圣人。

本章内容很特别,既不是“子曰”,也没有涉及到孔子什么事。记载的是柳下惠为士师时对官场议论的回应。这样的内容上跟孔子及其弟子没有关联的章节在《论语》中是很少见的。可见柳下惠这个人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胡氏曰:“此必有孔子断之之言而亡之矣。”(《论语集注》)胡寅就认为本章一定有孔子评价柳下惠的话,但是遗失了。这个观点值得尊重。

直道而事人

士师:典狱官,是个掌管刑狱的小官员。黜:罢免不用。柳下惠在臧文仲执掌国政期间三次出任鲁国的典狱官,又三次被罢免。柳下惠虽然屡受打击排挤,他的道德学问却名满天下,各国都争着以高官厚禄礼聘他,都被他一一拒绝。“人曰”:官场上的人都议论说,注意,不是百姓议论,普通百姓哪里会懂得柳下惠这样的隐士高人呢。官场的同僚议论说“你难道不可以离开鲁国吗?”你这么有能力,这么个小官还三仕三黜,在鲁国得不到重用,干嘛不去别的国家呢?柳下惠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意思是说,在鲁国之所以屡被黜免,是因为他坚持了“直道而事人”的做人原则。“直道而事人”就是用正道来侍奉君主,对待同僚,不高歪门邪道。柳下惠的意思是说,在无道之邦,如果一直坚持用正道来侍奉人,到了哪里也难免再三遭遇罢免;如果放弃做人的原则,在鲁国也可以得到高官厚禄。那又何必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呢?可见柳下惠也认为他所生活的时代,不只鲁国是一个无道之邦,全天下都已无道了,到哪里还不都是一样吗?于是他不在乎官职的高低,也不在乎多次被侮辱而顺其自然地干了下去。

孔、孟都对柳下惠赞誉有加

“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微子》)孔子说柳下惠被迫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自己的身分,但依然能做到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人心。

《公冶长》篇中,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令尹子文同样是“三仕三黜”,孔子给他的评价也不过一个“忠”字,至于是不是达到了仁的地步,孔子用“未知”来间接否定。但对柳下惠的“三仕三黜”却大加赞赏。这是为什么呢?鲁国王室衰败,臧文仲把持朝政。柳下惠为人耿直,不喜逢迎,自然就很容易得罪权贵,一个小小的官职竟也接连三次遭到黜免。一百多年后的孔子在谈到这事时还义愤填膺地骂臧文仲“窃位”:“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卫灵公》)孔子对臧文仲不能重用柳下惠耿耿于怀,当然是在借机发泄自己在鲁国同柳下惠一样怀才不遇的情绪。百年后的鲁国不但没有丝毫的改进,而且已经到了礼崩乐坏的境地。比起柳下惠年代的鲁国只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把持朝政,连国君鲁昭公都不得不逃亡国外。孔子的性格也跟柳下惠一样耿直而不喜逢迎,自然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孟子在他的时代就更是不可能有用武之地了。《孟子·万章下》中记载了很多孟子对柳下惠的评价。孟子说他是“不羞污君,不辞小官。”即不以侍奉坏的君主为可耻,也不以自己官职小而离开。对个人的处境无怨无艾,也无所求:“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孟子.万章章句下》),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被遗忘在民间也没有怨气;贫穷困顿也不忧愁。认为去处行止都不必计较:“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意即牵住他,叫他留住他就留。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非得离开某个地方。听说了柳下惠为人处世的气度,心胸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容大度,刻薄的人会变得老实厚道。孟子认为像柳下惠这样的圣人,是可以成为“百世之师”的。

可以说,孔子、孟子跟柳下惠共情了,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地去赞扬一个人。

道客村曰:

三仕三黜随意行,圣贤直道以事人。

君污不羞非枉道,遗佚厄穷不怨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