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857年的危机克服后,到1860年出现普遍的经济高涨。但是,1861~1864年间,美国南北战争既中断了对法国的棉花供应,又使法国失去一个重要销售市场,造成了生产停滞。

1865年和1866年,情况好转。但在购买力有限和国内外市场中残酷竞争的条件下,法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增加,又引起了1867年的危机。这年,法国棉花消费量锐减25.3%,几乎降到1857年的水平。同时,物价下跌,股票行情不断降落,连法国最大的私人银行动产信贷公司也要倒闭。法兰西银行的业务规模。比1866年减少9亿法郎之巨。工农生活和工人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资产阶级日益富裕,而人数日众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则日益恶化。

1815~1830年间,法国工人的名义工资只增加了6~7%,而1810~1830年间,因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却提高了10%。1848~1865年间,巴黎男工的平均工资,只增加了20%,女工工资只增加了12~15%,但肉价却增加了30%,奶油价增加了45%,马铃薯价增加了100%,煤价增加了17%。工作日平均达14-15小时,常有达16-17小时的。一般工人不足温饱,童工、女工尤其悲惨,他们的工资,一般只等于成年男女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原因(普法战争对法国经济的影响)(1)

在政治上,工人毫无权利,不能参加选举。不得集会结社,罢工要受审讯。农民生活一样悲惨。一小块土地,很难养活家口。佃农和农业工人,处境更糟。产业革命中,地主采用农业机器,雇农工资大减。对分制佃农陷入半饥饿状态。重重剥削使他们只能得到收成的三分之一。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捐税逐年加重,高利贷剥削日增,贫苦农民更难生活。

马克思在论到四十年代末法国农民状况时写道:“被资本家所奴役的小土地所有制,把法国民族的大多数人变为穴居人。一千六百万的农民(包括妇女小孩)居住于洞穴中。除了官方承认的四百万(包括儿童)赤贫者、流浪者、罪犯和卖淫妇之外,还有五百万人濒于经济破产。”工人群众在难以为生的情况下,被迫起来进行斗争。在十九世纪最初二十多年间,法国工人还不明白自己贫困的根源,往往把斗争放在捣毁机器上。

这时法国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未成熟,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还未充分发展,因此不能产生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想,而产生了圣·西门(1760~1825年)和傅立叶(1772~1837年)的空想社会主义。他们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剥削,指出人类的未来属于无产阶级。并提出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口号。但他们错误地反对阶级斗争,空想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社会。这些空想虽然没有客观物质基础来实现。却是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

在三十到五十年代间,法国社会贫富悬殊的阶级矛盾越发加深。这时,日趋成熟的法国工人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用罢工和起义来求得生活改善和打击剥削制度。1831年11月,里昂工人举行罢工和起义,一度占领整个城市。这次起义,表明法国工人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斗争力量。1834年4月,里昂工人再度起义,提出了为共和国而战斗的政治口号。这是历史上最早的两次工人起义。

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原因(普法战争对法国经济的影响)(2)

四十年代,法国工人运动向前推进了一步。罢工越来越频繁。1848年,法国工人英勇地参加了“二月革命”。这是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地参加的革命,它要求建立有政治自由的、劳动不受资本压迫的共和国。这时出现了普鲁东(1808~1865年)和路易·勃朗(1811~1882年)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普鲁东主张维护小私有制。只反对高利贷和银行资本家,而不反对资本主义制度。路易·勃朗反对阶级斗争,妄想和平地进入社会主义。他们的思想,对法国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起了很坏的作用。

在五十、六十年代中,法国无产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了,产业工人由120万人增加到470万人。这时,法国工人所受剥削依然很残酷。阶级斗争愈益高涨。1864年9月法国工人代表参加了马克思恩格斯亲自领导的“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并成立了法国支部。法国工人在第一国际的领导下,日益和普鲁东主义决裂,胜利地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终于在1871年发动了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起义。至于法国农民,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也在不断地对统治阶级展开斗争。这一切表明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不适合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十七世纪时,法国已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殖民地经营。十八世纪中叶,法国在七年战争(1756~1763年)中失败,广大殖民地被英国夺去。十九世纪中,重新开始了殖民扩张活动。1856年,法国舰队开到印度支那,经过几十年的血腥屠杀,完全占领了这片土地。在五十年代中期,法国开始侵入我国。1854年,法国舰队炮轰上海和当时驻在上海的太平天国军队。1858年,法国与英国联军,炮轰广州,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后,侵入北京,又取得了一些不平等的权利。1860年,开始征服叙利亚。之后又完成了苏伊士运河的开凿。非洲许多地方陆续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原因(普法战争对法国经济的影响)(3)

在法国殖民强盗的残酷掠夺下,各殖民地人民,始终未停止过斗争。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掠夺的加强,法国和殖民地之间矛盾,越发趋于尖锐。上述各方面总的表明: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算起,英国达到自己资本主义发展的极点,大约用了二百多年的时间,而法国则不过用了八十年的时间,看来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但同时,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适合向不适合其生产力发展要求也是比较快的。在经济上,法国全面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开始发生在它的产业革命开展途中的1847年,而英国的危机则开始发生在它的产业革命接近完成时期的1825年。

在政治上,法国无产阶级成为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与英国几乎同时,而法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化及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程度则都超过英国,世界上第一次工人起义和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都首先发生在法国。这一切,表明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很早就开始束缚其生产力发展并日益加速地成为严重桎梏。这是法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制-日益尖锐化的表现。正是这个矛盾的尖锐化,使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以后,迅速地转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在进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之后,经济发展速度趋于衰退,五、六十年代那高涨与“繁荣”的局面,已成过眼烟云,不可复得,从此开始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法国社会的内在矛盾日益尖锐,革命风暴已呈山雨欲来之势。拿破仑第三对内为了压制不满情绪、缓和革命危机,对外为了破坏德国统一,保持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在1870年7月19日,发动了对普鲁士的战争。战争的结局,先是拿破仑在色当大败投降、其统治被法国人民起义所推翻,接着是窃据政权的法国资产阶级“国防政府”于1871年2月26日对德国签订屈辱卖国的和约,贴款50亿法郎,并把亚尔萨斯、洛林割给德国。

战争中,法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据估计共损失130亿法郎。这次战争对法国经济发展大为不利,而对德国则大为有利。首先,50亿法郎的巨额赔款,相当于1810年法国工业的总产值,使法国本来贫血的资本积累更加不足,却给德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重大帮助。其次,亚尔萨斯是法国的纺织工业中心,1868年拥有纱锭213万枚。纺织机48000台,而当时德国的全部纱锭仅300余万枚,织机37000台。

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原因(普法战争对法国经济的影响)(4)

亚尔隆斯的割让,大大削弱了法国的纺织工业而加强了德国的纺织工业。1913年,洛林铁矿砂的产量约占欧洲总产量的47%。再说煤。法国本是缺煤国家,普法战争前就要靠外国供应一部分煤,战后煤的缺乏当然更为严重了。从1885~1913年间煤的生产量与消费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当时法国从外国输入的煤占本国煤产量的50%左右。这既影响了法国工业发展的速度,又影响了法国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普法战争之后,在法国割地赔款的帮助之下,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不仅很快就把法国商品排挤出其原来的世界市场,而且很快地把法国从世界第二位工业国的地位上挤垮下去。

如上所述,六十年代末,法国无产阶级革命已呈一触即发之势,而在普法战争中借人民起义力量窃据政权的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一面对德国屈辱讲和,一面又害怕人民群众的力量而解散国民自卫军,这就导发了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公社革命。3月18日,巴黎武装工人和国民自卫军推翻了反动政府。3月26日成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巴黎公社。公社摧毁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而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实行了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选出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的代表来担任公社领导。

这正如斯大林所说,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国家,是苏维埃政权的雏型。公社成立后,在与逃亡到凡尔赛的反动政府进行紧张的斗争中,还推行了许多重要的社会经济措施。例如没收逃亡厂主的工厂归工人经营管理,监督未逃亡厂主的工厂生产;监督私人铁路公司;禁止厂主对工人罚金;监督工资规定的执行;规定教员的最低工资;禁止面包工厂开夜工;等等。法国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从此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马克思在纪念巴黎公社一周年的时候写道:“英勇的3月18日运动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解放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曙光。”

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原因(普法战争对法国经济的影响)(5)

普法战争不仅打断了法国在1863年出现的新“繁荣”,而且严重地损害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及其发展潜力。战后,法国还没有来得及恢复,又于1873年下半年陷入经济危机之中。到1874年,铁矿产量已退到二十二年前的水平,贸易大落,上百万的工人被解雇失业。从此,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就相对迟缓下来。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趋衰落。1860年,法国工业生产仅次于英国;1870年以后,美国赶上并超过法国;1880年以后,德国赶上并超过了法国;1890年,法国已落到美国、英国、德国之后,退到第四位。

1885年以后,由于普法战争后经济的恢复,汤姆士冶炼法的广泛应用大量军事订货和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对德积极备战,法国工业才取得一定的进展。从几个主要工业部门来看,1890~1913年间,煤产量从26.08百万吨增为40.84百万吨,增加36%;铁产量从1.96百万吨增为5.21百万吨。增长263%强;钢产量从0.68百万吨增为4.69百万吨,增长666%强;棉花消费量从1251千磅增为2913千磅,增长2.32%强。尽管如此,法国工业发展的速度与美国、德国比较仍然缓慢。

1900~1913年,美国工业增长了85%,德国为54%,而法国则为51%。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法国工业发展日趋缓慢落后的原因,具体分析有如下几点:由于前述历史条件的决定,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大工业、重工业,和中小工业、轻工业的对比情况是大工业发展缓慢,在整个工业中,中小企业仍占优势。1896年法国300多万工人中,在100人以上的大企业做工的只有110万人,在10~100人的企业做工的只有86万人,而在10人以下的小企业中做工的则为133万人。

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原因(普法战争对法国经济的影响)(6)

十九世纪末,在57万个工厂中,从业人员不足10人的就有53万个,占企业总数的93%。这些占优势的中小企业很落后。例如二十世纪初,里昂的丝织工业中手摇机比自动机还要多。法国的刀器、成衣、花边生产基本上还处于手工业作坊阶段。拥有300万居民的巴黎,仍是一个手工业城市。至于重工业和轻第工业方面,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法国工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仍然是轻工业、而轻工业中,又以奢侈品的生产为最,居世界首位。法国输出的极大多数是名酒、香水、花边、装饰品等高级奢侈品,这些情况,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比起来,变化不大。这直接决定法国工业的发展速度。

大量资本输出的影响。法国资本本来就不充裕,资本家为追逐高利而大量输出资本,其数值远远超过其在本国的投资。例如,1872年法国对外投资的累计总额为100亿法郎,1914年便增至600亿法郎;1910年投资总额中,国内仅为77900万法郎,而对外投则为309800万法郎。为国内投资的四倍。这不能不影响法国工业的发展的速度。法国小农经济占优势,大多数贫苦农民被束缚在小块土地上,农业生产落后。例如1892年,10公顷以下的小农户达485万户,小农不能大量使用农业机器,生产长期停滞,不能为工业提供大量原料和广阔市场,这就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经济危机的打击。普法战争的破坏和损失的打击。农业也在衰落中。这时法国国民经济中,农业仍占很大比重。1901年,法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8%。同期的英国为22%,德国为45%。二十世纪初,10万人以上的城市,法国只有17个,而德国则有46个,英国则有51个。在农业中,法国小农经营仍占优势。1892~1908年间,经营土地在一公顷以下的农户,占农业经营总数的40%;1~10公顷的农户,占45%;10-40公顷的农场,仅占13%左右;40公顷、100公顷以上的大农场,仅占2%。

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原因(普法战争对法国经济的影响)(7)

可见经营10公顷以下的农户占法国整个农业经营数的85%。既然如此,法国的农业生产情况不问可知了。法国小农遭受高利贷包卖商的盘剥和国家高额赋税的剥削,生活贫困,难于扩大生产。法国工业发展缓慢,特别是化学工业落后,影响了农业的技术改造。七十年代以后欧洲受农业危机的打击,加以美洲大批廉价粮食的输入,农产品价格下跌,于是法国小农愈益贫困破产。以上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的情况。

上引史料,说明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经济情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在这一时期尽管中小企业仍占优势,但它的重工业总算比轻工业取得了较多的发展。1885~1913年间,在重工业方面,煤的消费量增加一倍多,石油的消费量增加了三倍多,轻工业方面,棉花的消费量增加一倍多。羊毛的消费量则只增加了34.3%。随着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许多生产部门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不断集中,从而出现了生产集中的过程。

法国的生产集中,从时间上说,早在五六十年代的危机中已经开始,从部门来看,则首先在冶金工业部门中发生。到1914年布里埃流域的新兴钢铁工业区,已集中了全国矿产的80%。与冶金工业密切联系的煤矿工业,十个大公司约占法国煤炭总产量的一半。轻工业中生产集中的情况,例如有一个麻织品辛迪加就占了全国麻织品生产的90%。由于生产集中,这时法国出现许多新兴工业区,如布里埃流域的麦尔特和摩塞尔钢铁工业区,东北角、北部地区及加来海峡沿岸的纺织及煤炭工业区,南部的克莱索、德卡斯维尔及佛日斯等工业区。生产集中必然形成垄断。

十九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法国的垄断组织不断形成和扩大。1876年,法国冶金企业合并成为冶金辛迪加。二十世纪初,重工业中的几个大公司万德尔、什尼德尔、马林、奥古尔、德恩安琴等组成一个巨大联合公司,垄断了国内和国外殖民地铁矿、煤矿、冶金、机器制造业等生产部门,并参加了辛迪加。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糖业、煤油业等许多大公司都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联合成为卡特尔。当时,法国垄断资本的势力已经很大:麻织品辛迪加垄断了全国90%的麻织品生产;全国铁路也被大资本垄断;海上商船吨位一半,被三个股份公司所掌握。

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原因(普法战争对法国经济的影响)(8)

这说明法国的垄断组织已扩张到重工业、轻工业及交通运输等主要经济部门。法国银行资本集中更快。二十世纪初,法国银行资本已集中在几家巨大银行手中。三家最大的银行,即巴黎的“里昂信贷公司”、“全国贴现局”、“总公司”,当时已掌握了全国银行存款的70%。于是形成银行的垄断(表见234页):这表明1870~1909年间,这三家银行的自有资本增加三倍多,而其控制的资本则增加九倍多,其数额几为自有资本的5倍;其分支行数,增加18倍以上。法国银行资本的垄断局面由此可见。

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关系极密,它们在混合生长的基础上形成财政寡头的统治。“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又享有实际垄断权的金融资本,由于创办企业、发行有价证券、经营国家公债等等而获得大量的愈来愈多的利润,巩固了金融寡头的统治,替垄断者向整个社会征收贡税。”法国大银行也利用“参与制”控制了许多公司。

结语

上述三家大银行之一的“总公司”的一位经理,同时又是它的“女儿公司”埃及方糖厂的董事。这三家大银行的领导者们,把法兰西银行掌握在手里,是它的最大股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