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莱地方史志记载,"登莱濒海要地有三,而胶为最。"作为胶东第一大城市,青岛的发展肇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年的德国租借殖民,德国人的眼光自然不差。然而胶州湾之战略要冲地位,却在很久以前就被历代朝廷所重视。
据《灵山卫志》记载,明代初期,朝廷为了防倭,在胶州湾两侧设置了大量的军屯卫所,湾区以东是鳌山卫,以西是灵山卫,中间夹有浮山所,两卫一所互为犄角依存之势,共同扼守胶州湾海防,这是冷兵器时代的最佳防御策略。
今天来说说,灵山卫的那些历史典故。
倭寇影响明代海防安全,灵山卫应运而设
元末明初,由日本浪人和海贼组成的倭寇,举着"八番大菩萨"的旗帜,沿着古代东方的海上经贸路线,一路侵扰而来。他们虽然野蛮,却熟知海水潮汐变化规律,每年的清明前后,东南风大起,他们就借着这股风势,从朝鲜半岛进入山东沿海诸地,烧杀劫掠之后,乘船扬长而去。
据史料载,"焚居民,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闽、浙、东粤,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祸患蔓延至今天的山东、辽东、河北、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份的沿海郡县,"倭兵数寇海滨,生离人妻子,损伤物命",危害极大,百姓苦不堪言。
更有甚者,被朱明政权打败的张士诚、方国珍等残余势力,也逃亡于海上,"诸贼强豪者……纠岛倭入寇",与倭寇相互勾结,他们熟知地方情况,为祸更甚。
山东半岛地理位置显要,与辽东半岛合为渤海门户,也是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经贸文化交流通道,历史上日本、韩国的遣唐使,都在山东地区登陆,然后前往皇都朝拜,货物往来也经由此,素有"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之称。《筹海图编》载,"宋以前日本入贡,自新罗以趋山东,今若入寇,必由此路",如此富裕肥硕之地,倭寇自然作为主要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尽快出台有效措施,消除沿海扰边的隐患,成为明朝建立初年的当务之急。
战时为兵平时为农,明代卫所运作有序
有明一代,沿海地区是政府主要经济支柱,倭寇的入侵严重影响到王朝的政治和经济安全,朱元璋不堪其扰,于是有了"跨县设所,连府设卫"的防御思路。军屯卫所实行军民合一,军户驻于屯中,有点像三国时候的"屯田制度",烽烟告警则为战,海上平静则事农。是当时主要的海防军事体系。
所谓"跨县设所,连府设卫",是指在郡内诸县连接处设"所",在郡与郡之间设"卫",用以勾连地方政府之间的军事防御,管辖原则为"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除此之外,还有"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由皇帝亲自管领,属于朝廷禁卫。
明代将沿海地区划分为辽东、山东、直隶(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北平(今河北)七个大海防区,各区设都指挥使司,统一指挥调动辖区水陆军力。按照明代标准,"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成军",依次设置军阶管理,分别为卫指挥使、千户、百户、总旗官、小旗官等职务。这种严整而有序的军事体系,是明朝初期,朱元璋吸收总结前朝经验教训,融合了唐代府兵制经验创立的独特制度。
灵山卫作为山东沿海的重要军事要塞,下辖前、后、左三个千户所,前所为"夏河寨备御千户所",同样修建城池(胶南琅琊镇驻地夏河城);后所即"胶州守御千户所",依附胶州故城修建;左所在灵山卫城内设置。
明代卫所,即有防御也有主动出击,主要军事行动和军士设置,都依托倭寇出没特点,比如,军船出海巡查,"以三四月出哨,谓之大汛。七八九出哨,谓之小汛。"这种安排部署,就是因为倭寇的犯边,皆视风所向,"清明后风自南来,重阳后风自北"的原因。
灵山卫源于近海岛屿,雍正年间撤销编制
明初朱元璋实行卫所制度,由魏国公徐辉祖督建,明廷陆续沿山东海岸建设了七卫,沿渤海、黄海海岸线依次排布,"山东海防,惟在登莱二郡",登州即今天的烟台、威海,莱州即今天的青岛、日照等区域,其中鳌山、灵山两卫,在今天的青岛市辖区内。
洪武九年五月(1376),登州升格为"府",把文登、招远、莱阳三县划归登州管辖,而把昌邑、即里、高密三县划归莱州管辖,这是朱元璋调整行政区划,以适应抗倭需要,他的理由是"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府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
灵山卫恰好位于莱州府和登州府的交界,从地理位置而言,灵山卫位于老胶南市(如今青西新区中部),严格意义并不属于胶东,实际上在胶西,但是统归于登莱地区(即登州和莱州)。
灵山卫之名称由来,因其与灵山岛隔海相望,由此得名"灵山卫"。作为军屯驻地,卫所都是从地方府县划拨用地,归属军事管辖,建设防御要塞和训练场地,并驻防军士。
清代马上夺天下,以闭关锁国为主,不重视海权,入关之后,顺治末年到康熙初年,对于是否保留灵山卫等沿海要塞,朝廷曾有多次讨论。直到雍正元年,清廷正式明确,倭寇久不犯边,卫所徒耗国库军力,没有存在的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雍正十二年(1734),灵山卫被裁撤回归胶县,由地方管理。废除明朝海防旧制,灵山卫去除军事功能后,逐渐退为普通村镇,它功能丧失,历史名称却被保留下来。
灵山卫城三次大修,"承恩门"倒座北向
灵山卫选址,是经过反复考量的,"登莱濒海要地有三,而胶为最。胶之险不在于胶,而在于胶之唐岛口。"唐岛位于灵山卫东南海中,清乾隆版《胶州志·古迹》载"唐太宗征高丽曾驻师于此",由此得名。唐岛有清代炮台一座,与西部古镇口炮台东西分列,呈拱卫之势,同属灵山卫管辖。
唐岛湾岸陡水深,不必等候汛期,舟楫就可直达岸边,"实海道之通衢,南北之咽喉也"。元代末年,这里就是海贼登岸之地,比如至正十七年春,"伪宋刘福通遣其党毛贵帅舟师由唐岛进淮子口,乘虚袭胶,佥枢密使脱欢死之,屠掠殆尽"。有了元代教训,明初即择地设立灵山卫,北面与江淮的水运相通,南离唐岛湾不过五里许,又设置"望海烽墩三十、濒海城堡十二",恰是扼要之地。
灵山卫地处孤悬,城池设置严谨有序。卫城规模不大,城池最初设计不过周长三里,后来经过扩建,达到周长五里。灵山卫城曾历经三次大规模营造。
第一次是洪武五年(1372),右丞相魏国公徐达,派遣指挥佥事朱兴来此,建造灵山卫土城,以防倭寇进犯,初建成后,卫城周三里,墙高二丈五尺(约八米)、厚一丈二尺五(约四米),东西南北各有城门一座,有护城河环绕;
第二次是永乐二年(1404),指挥佥事郭崇在灵山卫大兴土木,扩建卫城规模,将城池改为周长五里,内为土砌,外包青砖,四门加城楼,增加铺所十余;
第三次是弘治元年(1488),分巡副使赵鹤对灵山卫城再次重修,这次修缮,灵山卫城扩建东西南北四门,东为"朝阳门",西为"阅武门",南为"镇海门",北为"迎恩门"。今天灵山卫街道东门外、北门里、南门里等村庄名称,其中作为地理标识的"门",指的就是明代灵山卫城诸座城门。
古代城池设置,总有一座城门为"迎恩"或"奉恩",承接官道,用于接待朝廷钦差或者迎奉旨意。鳌山卫的"奉恩门"就是南边主门,而灵山卫城南朝大海,北接官道,因此"迎恩门"在北,南边为"镇海门"。今南门里村有镇海路,即依古代镇海门而称。
经过三次营建,灵山卫城池规模大成,《卫志·建置志》载,灵山卫"四门洞达,街为十字,均齐方正,形若棋盘,巷口有石若棋子,中有界河自北水门入,由南水门出,汇于城南,渐次归海。"灵山卫城主街道为"十字"分布,城中有河道,由北面水门流入,南边水门流出入海。城中各类设施建筑齐备,城池东街设置管理机构"卫署"和文教机构"学宫",北街设置驻防"千总署",军事设施有城东演武场,将台一座、兵堂三间。文化建设有文林坊、柱史坊等坊表,民生建筑有通济桥、长平桥、迎鹤桥、小石桥等。其他街巷民屋密集,多为军户及世袭后代居住,宅院建设也颇具规模。
六百年城隍庙卫城仅存,小珠山朝阳寺香火最盛
清雍正十二年(1734),灵山卫裁并,古城由此日渐荒废,至道光年间古城墙体倒塌,至民国二十年(1931),古城仅有四门和部分城墙幸存,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仅剩西门及些许残墙,后彻底拆除,城南还留有烽火台遗迹。
灵山卫城隍庙,是故城唯一保留下来的完整建筑,2011年7月份,灵山卫政府筹资200多万元重修,新建大戏台,六百年沧桑实属不易。大庙在胶南灵山卫西街村,庙城修建于同时期,庙前大门外各竖一根旗杆,庙门两侧有对联一副,"势大如天到这里休想施展,血海冤仇非此处不能审理"。大门内东侧有钟楼,西侧有鼓楼,两侧有长廊相连,廊内有形态怪异的小鬼若干,城隍庙主殿,门上方有"威灵公府"匾额,殿内供奉城隍爷塑像,左右肋侍判官思有顺和霍五常的立像。
灵山卫往小珠山五里,旧有朝阳寺,民间又称"天齐庙",在小珠东南侧半山处,黄石圈村北,石岭子村西。朝阳寺建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历经重修,寺庙占地五亩许,内有各类附属祠庙龙王殿、雹叱殿、牛王殿等十余座,规制严谨,规模宏大。寺前有陡峭山脊,依势修造王灵宫殿、观音老母庙和尼姑庵塔等建筑,旁有山涧,树木参天,山泉叮咚,景致清幽。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拆毁,如今仅有遗址存在,院内尚存三株云楸,三棵银杏,皆为千年古树。
朝阳寺有年历庙会两次,为周围百里之最盛,一次是四月初八日,另一次在十月十五日。另外一项重大仪式,是龙王殿祈雨,每逢天旱无雨,周边百姓要到朝阳寺龙王殿设祭,供奉三牲祭品,燃烧香烛通达上天。有供养人从殿内取出龙纹瓷瓶,到殿前龙王泉提水入瓶,然后把一枝柳枝插入瓶中带回村中,待降雨成功后,交还瓷瓶返回龙王殿内,据说甚是灵验。
龙王泉是天然水泉,冬暖夏凉,四季不竭,泉中据说生有一种鳝鱼,色白有黑斑,每逢阴雨则从泉中沿水流游出,当地有民谚,"白龙出泉,天将下雨。"
(原创作品,版权属于头条号"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欢迎转发,不接受搬运式抄袭转载。文章相关图文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共资源,侵权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