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

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踏上社会、融入集体的一小步,他们离开了父母的庇佑,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处理。然而现在独生家庭比较多,很多父母过于宠爱孩子,导致他们自理能力特别差,将来入园后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溺爱孩子打骂孩子(父母过于宠爱孩子的危害)(1)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4岁男孩被3家幼儿园劝退

聪聪今年4岁,已经连续被3家幼儿园劝退了。

第一家幼儿园,可能是顾忌着孩子还小,确实需要更多的耐心,所以老师才多次忍让,最终坚持了三个月。

第二家幼儿园,按理来说,聪聪已经有了上学经验,会坚持久一点,没想到最后只熬了一个月。

而第三家就更短了,只撑过了一个星期。

每次劝退的理由,无疑是孩子完全没有自理能力,吃饭、睡觉、上厕所都要老师来,而且还特别不听话,经常欺负班级里其他的同学,霸道又自私,上课的时候也喜欢闹事,有好几次都把年轻的女老师给气哭了。

“带你家孩子,太心累了,我们老师就跟免费保姆一样……”面对园长给出的理由,妈妈实在是无地自容,又无法反驳。

溺爱孩子打骂孩子(父母过于宠爱孩子的危害)(2)

由于孩子是早产儿,出生时差点没活下去,全家人操碎了心,多亏老天眷顾,让孩子挺了过来,家人都恨不得把最好的给他,平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没成想家人的溺爱无度,竟然造成如今这种局面。

其实,现在的很多家庭都存在这种现象,父母的宠爱看似是为孩子好,其实是裹着砒霜的糖果,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危害也就显现出来了。

过于宠爱孩子的危害

具体可从这些方面着手:

1、影响孩子自理能力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

溺爱孩子打骂孩子(父母过于宠爱孩子的危害)(3)

3~4岁的孩子,应该能做到这些事情:自主同勺子或者筷子吃饭;自主如厕;将图书和玩具放回原处。

4~5岁的孩子,应该能做到这些事情:自己穿衣服、穿裤子、穿鞋袜以及整理自己私人物品。

5~6岁的孩子,应该能做到这些事情:自己分类整理物品以及根据气温变化增添衣物。

以上这些能力对于大人来说十分简单,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无法速成,其中需要大脑神经以及手部精细运动的互相配合,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行。如果父母习惯性包办,让他们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将来他们的自理能力也就特别差,上幼儿园之后可能会让老师为难,增加其工作量并且使孩子受到同学的取笑,对孩子的自尊也是一种打击。

溺爱孩子打骂孩子(父母过于宠爱孩子的危害)(4)

2、影响孩子社交能力

研究发现,孩子2岁左右,正是社交能力发展的最好机会,但矛盾的事情是,此时他们正处于物权归属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往往会表现得比较自私,不愿与别人分享东西。

如果父母过于宠爱孩子,不愿引导他们正确与人相处的方式,只顾着让他们自己玩自己的,将来上幼儿园之后,他们往往会显得格格不入。毕竟幼儿园是一个集体,需要去交际,在这里面性格好、大方的孩子会更加受欢迎。如果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可能就很难在幼儿园交到朋友了。

3、影响孩子三观形成

有人说,教育就是一场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修行,简而言之,也就是所谓的什么样的父母就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溺爱孩子打骂孩子(父母过于宠爱孩子的危害)(5)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力。”

而童年时期,正是孩子三观建立的观念时期,如果父母宠溺无度,甚至没有原则和底线,可能就会导致孩子三观不正、三观混乱,这样上了幼儿园之后,周围的老师和朋友没有人惯着他们,很容易让其焦躁不安,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教育的根本,是要先育人;而育人的关键,在于父母。因此,希望各位父母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引路人,宠爱孩子也需要有一个限度,毕竟“惯子如杀子”。(ly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