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商鞅变法”,就不得不说一下同时期的“吴起变法”,他们都是法家的代表。“吴起变法”的猝然失败,导致楚国的内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造成了大臣们的不作为。就在这时,危机又悄然而至。

秦国变法商鞅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让秦国强大并统一六国的)(1)

这一次危机来源于立足西北的秦国。秦国的立国要晚于楚国,东周时代犬戎进攻周王室之际,秦人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感激涕零的周平王封为诸侯。

秦国变法商鞅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让秦国强大并统一六国的)(2)

这个秦国和齐、晋、鲁等老牌诸侯国相比,秦的历史整整少了一个西周时代,也就是少了270余年。因此,和楚国一样,边疆小国秦国根本没有机会参与诸侯会盟,更谈不上得到老牌诸侯国文明的承认。

秦国变法商鞅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让秦国强大并统一六国的)(3)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都城的城门前三丈高的木柱,创造了一个“徙木立信”的成语,由此拉开了秦国的改革大幕。秦人他们受到周朝的影响比较小,思想上的束缚也就比较小,所以它的这个政治体制的改革,在这个“商鞅变法”之下实行的比较彻底。

秦国变法商鞅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让秦国强大并统一六国的)(4)

而与秦国对立的楚国“吴起变法”它在很大程度上偏重是在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尤其是经济制度,吴起认为把那些大臣的经济基础削弱了,他肯定会就会怪怪的听你话。“吴起变法”的奖励军功没有像商鞅那样直观有效化,“商鞅变法”直接刺激了那些能勇善战的将领甚至士兵。说得简单点就是你是砍杀了多少敌军,我给你多少钱,顺便给你晋级。这样的话,“商鞅变法”就是完全是一种军功主义。“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从表面上看“吴起变法”是因为遇到了楚悼王的突然暴毙而终止,但是商鞅则得到了秦孝公更长久的变法支持。

实际上,这截然不同的结局,真正的原因是秦国和楚国这两块离中原距离不同的土地。楚国大地水资源丰富,与周朝的农耕文明相通。但是秦国土地常年缺乏水的滋润。五谷难生,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秦人,对于是否投向中原的农耕文明一直默认两可。

曾经西戎的一个使者叫由余,拜访了秦穆公,这个由余它本来是晋人之后。后来呢,他们家投奔西戎,受到重用。所以这个由于他非常熟悉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区别。秦穆公向他发问说,中原国家有诗书礼乐,现在却乱成了一锅粥,这个西戎没什么文化,治理起来是不是更难?由余指出,诗书礼乐正是中原国家混乱的原因。为什么呢?因为中原文化过于精致。而且呢,容易造成社会上的两极分化。但是游牧民族贫富差距不大,没有那么多精巧的幸福,以绝对的服从为天职,抱团起来寻找丰富的水源和草原,并与恶劣的大自然作斗争。此时的秦穆公是如梦初醒,从此之后,秦国的立国战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不再致力于向中原发展,而是向西戎学习,大力吸收戎狄文化。

秦国变法商鞅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让秦国强大并统一六国的)(5)

西北少数民族的强兵良马成为秦国军队的有生力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让秦人的躯体注入更多粗犷和野蛮,塑造了秦人狼一样的性格。秦国的民族性与“商鞅变法”的军功主义一拍即合。诞生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相结合的法家文化,具有其他中原文化所没有的残酷、精准的特点。法家学派认为,人理智的力量已经不可依靠,从人之初性本恶的认识基础出发。他们建议统治者以严刑峻法统治民众,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因此法家改革者所制定的法律都异常严苛残酷。事实上“吴起变法”很典型地代表了法家文化对人的塑造。法家实际上它所倡导的就是所谓的法治,以及这种建立这种集权的君主专制的这种国家体制。法家实际上是顺应了战国时期的这个历史发展的潮流。他的积极的方面,一个就是主张革新和主张进取。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比较讲究实际。但是法家也有它的明显的一个弊端,因为它是一个比较生硬的,比较缺乏弹性的,给了一个条条框框后就是不可越界的。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可以说跟儒家和道家相比,法家比较缺乏对人本身的一种尊重和关怀,法家完全是以一种工具理性来对待人。

秦国变法商鞅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让秦国强大并统一六国的)(6)

法家在短期之内可以富国强兵,但是对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文化的发展,最终还是很不利的。“吴起变法”在楚国的失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楚国文化的本质与功利主义反差极大。因为楚国也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的特点是开放性、兼容性和创造性。

和秦国不同,楚国从立国之初对少数民族就并非只有高压政策和驱赶与杀戮,更多的是采取怀柔政策。楚国扩张过程中,王权与霸权兼用,鼓励使用恩威并重,虽然兼并了许多国家,但是对一些小国是存而不灭,直至后期成为自己的属国。即使对于被灭之国,楚人的惯例是迁其宫室,存其宗庙,抚其臣民,用其贤能。楚国在战争中从未有过像秦军那样随意坑杀或屠城。楚国热衷扩张,却明智地尊重各地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表现出强烈的人道精神。

然而“商鞅变法”虽然成功了,但是其商鞅本人最后却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商鞅开的这个药方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剂量太重,药力太猛。

秦国变法商鞅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让秦国强大并统一六国的)(7)

“商鞅变法”就是可以很快的结束这一个社会混乱,这个国家要实现统一,并且可以很快的四处征伐,这一点特别厉害,军功主义可以快速的使战争白热化,因为它奖励投入战争的每一个人,简单好计算也适用于每个上战场拼杀的人。

到了战场上那就是竞赛,最快杀五个人的,就立刻当伍长,杀了20个人就让你当亭长,再额外给你50亩地。反正谁的刀快和手狠,谁就可以富甲一方,当地主,当将军。这一变法非常直接,使得秦朝的战士只要上了战场,看着敌人都不是人,都是地呀,都是军衔啊。那士兵或者将领一看见敌人,二话不说都上去尽全力砍杀。

秦国变法商鞅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让秦国强大并统一六国的)(8)

所以秦朝为什么能够快速地统一六国,他这个办法对激发整个秦朝将士的战斗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想大家都理解这个意思。

但是你砍的敌人越多就给你钱越多,就给你官越大,就给你地越多。这种通过利益去带领兵将完成自己的战略,虽然是很快地带动了整个秦朝国力的提升,但是这个国家经过“商鞅变法”以后,那种只讲究追名逐利的行为变成了常态,从根本上把一个民族的心给搞乱了。所以“商鞅变法”表面上取得繁荣成功,其背后却让太多的高居官位之人无可奈何,因为人到了一定位置是惜命的,不能一直去拼杀疆场吧?而且官员系统是有人数上限的,土地也有分完的那一天。

开始所有秦人都觉得“商鞅变法”是最好的,到了最后也成了最被厌恶的“商鞅变法”。商鞅这个开始的有功之人,到后期也成为被所有人迫害的对象。最后因为商鞅制定的法律太严酷,造成自己逃亡之时也没有藏身之处,也成了自己制定酷法“车裂”和“株连九族”的受害者。这也是成语“作法自毙”的由来。

秦国变法商鞅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让秦国强大并统一六国的)(9)

如果大家觉得我说的历史还可以就请点个关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