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宝》,《我要读书》和《半夜鸡叫》,不但影响了一代人又一代的人。#人生微语#​#电影受益人#​

《半夜鸡叫》里,最生动的镜头,是周扒皮半夜三更学鸡叫。也由此,周扒皮也成了千人恨万人骂的,剥削者的代名词。如今,人们称剥削者为周扒皮。

《高玉宝》最大的意义,是树立了一个刻苦学习的模范典型,让新中国的年轻一代,从高玉宝身上看到刻苦读书的作用,教育我们的青少年努力读书,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高玉宝》的原型和作者,都是高玉宝本人。高玉宝,也为此获得了殊荣。罗荣桓元帅亲自指定小说名为《高玉宝》。高玉宝也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高玉宝的事迹报告会,也在全国做了多少年。

高玉宝,出名就在,他不认识两百字,就开始了连画带划的创作小说。他的精神,他的执着,他的干劲,感染和鼓舞了很多人。

其实,围绕《高玉宝》这部小说,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一是《高玉宝》的真正作者到底是不是高玉宝?

二是《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半夜三更学鸡叫,是不是真实的?

先说作者的事。

先看看高玉宝的入党申请书,是怎么写的。

(图一)

常常听到后山有鸡叫(有你不知道的故事)(1)

高玉宝的入党申请书正文是,“我打心眼里要入党”总共 八个字。他画了 六个字,只写了两个字。

解放战争时期,部队上识字的人也很少,高玉宝知道骑马的人都是大官肯定识字,于是他就经常拦截过路的首长请教不会写的字。他也经常把刚学来的字刻在瓦块石片上。他认真学写字,并且连画带写的写小说的劲头,最终传到了罗荣桓元帅那里。

(图二)

常常听到后山有鸡叫(有你不知道的故事)(2)

全军开展大扫盲,正需要这样的典型,于是高玉宝的小说,被安排专人改写并发表。高玉宝小说的故事选材是好的,但文学性和艺术性是达不到出版标准的。用三分原创七分加工来形容小说《高玉宝》,一点不为过。也就是说,作者高玉宝只是大概提供了一个素材,真正的小说创作者另有其人。

这里截图两段文字,看完你会自己做出自己的判断。

(截图一:)

常常听到后山有鸡叫(有你不知道的故事)(3)

(截图二:)

常常听到后山有鸡叫(有你不知道的故事)(4)

前面说了《高玉宝》的作者,下面再说周扒皮是否确有其人。

我们先来看看以下截图的这段文字:

(截图三:)

常常听到后山有鸡叫(有你不知道的故事)(5)

不难分析,周扒皮的故事是虚构的。小说,允许虚构,加工。但《高玉宝》是自传体小说,于是人们都在小说的故事里去扒原型,去对号入座。

《高玉宝》里的周扒皮原型也有,也还在,于是本来虚构加工的半夜三更学鸡叫的事,没有也有了,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

原型里的周家的后人,也为此受到了人们的唾弃和鄙视,承受了不应有的精神压力。

就像当年《平鹰坟》里披麻戴孝哭鹰爹的电影一样,电影里把个原型庄阎王改成了张阎王。但相隔几百里地,八竿子打不着的我的小学同学,为此中枪了,同学们打那都喊成了张阎王。只因为,他也姓张。

(感谢图中作者提供的文字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