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电影除了在戛纳大放异彩之外,它们电影的另一个大的动向,就是金韩民执导的李舜臣三部曲第二部《闲山:龙的出现》预告片放出,并且宣布今年7月韩国上映。

我为什么会重点提到这部电影呢?其实有两个重要原因。

鸣梁海战最震撼的片段(鸣梁海战出续集)(1)

第一个原因,《闲山:龙的出现》前作《鸣梁海战》在2014年7月30日上映后,打破各项票房纪录,并且以1761万5437人动员人次保持韩国影史票房(动员人次)总冠军。

目前,这部电影在国内口碑为7.2分,属于中等,这比其他所谓的海战电影强了很多。虽然故事有神话色彩,但至少打出了韩国人想要的那种激发国民斗志的精神。

鸣梁海战最震撼的片段(鸣梁海战出续集)(2)

第二个原因,关于抗击倭寇这件事,当时中国明朝其实是派兵支援了的,这件事在国内很多关于明朝的影视剧中很少提及,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

我们总是在那里摆弄所谓的现代抗日神剧,可偏偏忘了我们抗倭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

尤其是明朝,除去戚继光抗倭,我们和朝鲜合作抗倭的事情,是不是能给国内影人提供故事思路呢?

鸣梁海战最震撼的片段(鸣梁海战出续集)(3)

朴海日将接替《鸣梁海战》中的崔岷植饰演李舜臣,故事是往前延伸的。

讲述的是鸣梁海战5年前,以进军中的倭军为目标,为守护朝鲜而拼死拼搏的战略和魄力团结在一起的李舜臣和朝鲜水军的"闲山海战"故事。

鸣梁海战最震撼的片段(鸣梁海战出续集)(4)

据悉,这部续集制作费约合300亿韩元,讲述青年时代的李舜臣的故事。用三部曲勾勒出一个韩国英雄李舜臣,韩国电影可真是下血本了。

而回头看看我们,总是把目光聚焦在帝王权谋争斗上,那些出生入死的民族英雄难道不应该重点突出吗?不是更有可塑性吗?

鸣梁海战最震撼的片段(鸣梁海战出续集)(5)

历史上,鸣梁海战之后第二年也就是1598年,中朝水军和丰臣秀吉的日本海军进行了露梁海战,朝鲜将领李舜臣和大明将领邓子龙联合指挥并取得大捷。

露梁海战中,李舜臣和邓子龙都战死了,韩国人把李舜臣抬举得很高,虽然过分神话了些,可却也树立了一个英雄的形象,可是我们的邓子龙呢?有几个人认识或者听说过?

鸣梁海战最震撼的片段(鸣梁海战出续集)(6)

我特别希望国内的导演能够拍一拍露梁海战,或者说我们古代出国救援的事迹,总不能一直在原地打转转吧。

扬我国威可不是靠着后宫卿卿我我的戏就能行的,更不是帝王钩心斗角就能衬托的。

鸣梁海战最震撼的片段(鸣梁海战出续集)(7)

总是在说着没有好故事,可我们真的从历史上挖掘过吗?

那些被忽略的事情,那些被忽视的人物,不更具有塑造价值吗?

鸣梁海战最震撼的片段(鸣梁海战出续集)(8)

高希希拍了部《山河月明》,刚开始居然还想用意淫的故事取代正史,试图把清宫戏的那些狗血移驾到明朝戏里。

结果呢?不停删减不停修改,最终剪辑得一塌糊涂匆匆播出,口碑可想而知。

鸣梁海战最震撼的片段(鸣梁海战出续集)(9)

明朝帝王确实有很多传奇色彩,但明朝里头也有很多大臣是有故事的。别再翻来覆去盯着朱元璋朱棣朱允炆拍了,他们的事情都拍烂了。

换个角度去思考一下,把眼光放远点,比如朝鲜向明朝求助,我们帮助他们平息内乱肃清外患,这是不是更有看点?

鸣梁海战最震撼的片段(鸣梁海战出续集)(10)

明明守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偏偏就想不出好故事,问题出在哪里了呢?韩国弹丸之地,他们的电影类型却是丰富多彩,就比如这个李舜臣,愣是能够拍出三部曲。

据悉,中韩可能会合作拍摄《露梁海战》,这也可能是李舜臣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鸣梁海战最震撼的片段(鸣梁海战出续集)(11)

无论如何他们都绕不开明朝军队的参与,这时候,我们是否可以稍微掌握一下主动权?

明朝能拍的故事太多了,对内的争斗,对外的平叛,不妨眼光放远点,胆子放大点,别再带着脚链跳舞了,太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