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常常被这样教育:人不能太自私,一定要懂得分享。孔融让梨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夸赞,却不知道,把大的梨让给了别人,孔融的心里是不是真正地开心?还是为了迎合大人,得到更多的关爱,才表现出这样懂事。

如何应对一个自私的人(懂得恰当保持与他人的距离)(1)

这当中就蕴含着一个问题,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是真正的遵从自己的内心,做最舒服的自己,还是刻意迎合着别人,做别人眼中的好人?

经典童话《自私的巨人》中,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那个关起了院墙的巨人,被大家评价太自私了,而打开了围墙的他是不是过得真的快乐?

《自私的巨人》作者尔王德出生于19世纪,是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他以写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他写的童话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因此也被誉为"童话王子。"

如何应对一个自私的人(懂得恰当保持与他人的距离)(2)

王尔德曾经说过:爱自己是终生浪漫地开始。 当我们推开门,能有分寸的融入人群中,不卑不亢、进退有余;关上门,能与自己相处,内心喜悦、欢腾。

01 没有人可以是一座孤岛

有的人很享受孤独,觉得自己独处的时候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有的人害怕孤独,当周围的世界安静下来,只剩自己的呼吸和心跳,那份空寂和冷漠会让人害怕。

在《自私的巨人》这个童话里,巨人从妖怪朋友那里回到家,看到满院子的孩子,他觉得自己的地盘被侵占了,于是他很愤怒,把孩子们全部赶出了花园,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清静,但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快乐。

一个人的日子,孤独而难捱, 仿佛坠入了无休无止寒冷的冬天, 强大的巨人仿佛要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里枯萎了,孤独,可怕的孤独仿佛要将他吞噬。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意识到了不妥之处,于是他在小男孩地启示下,重新把孩子们都迎了回来。有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整个花园又恢复了生机,桃花无比明艳,鸟儿欢快地飞舞,草儿探出了头,窥探世界的新奇和美好。

巨人笑了,原来敞开心扉,接纳别人的感觉是这样的好,像阳光温暖灿烂,像清风拂过脸颊,像花香沁入心脾。

如何应对一个自私的人(懂得恰当保持与他人的距离)(3)

得不到友谊的人大多是可怜的孤独者,没有陪伴的心灵则会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巨人卸下自己坚硬的面具,在荒凉的内心里种下了一片绿荫。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心理测试:如果让你一个人到荒无人烟的岛上去生存,你只能带上以下三样东西中的一种:一粒种子、一个动物或者是你的仇人。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一个仇人带上荒岛,因为大家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那种无边的孤独,哪怕天天和仇人在岛上吵架,也好过一个人活在寂静无声的世界里。

我想很多人都会深感认同,如果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没有爱,没有恨,也没有任何交往,生存也就失去了乐趣。

如何应对一个自私的人(懂得恰当保持与他人的距离)(4)

没有人可以是一座孤岛,不断的和人产生链接,生活才能有趣有味。

目前,物流业非常发达,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十几天甚至几个月,生活都不会有问题。有一部分宅在家里的人,他们通过网络等社交工具,与身处各地的人产生联系,在家里也打开了看世界的窗户;还有一部分人,宅在家只是追剧、玩电脑游戏,久而久之,逐渐脱离了主流人群,与人交往的能力也逐渐下降。

如何应对一个自私的人(懂得恰当保持与他人的距离)(5)

长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其实内心更加地孤独,一个人逐渐活成了一座孤岛,世界渐渐封闭起来,就如巨人拒绝孩子们进入花园,最终自己的世界如秋叶般凋零。

在和别人的交往中,我们内心的想法被看见,被接纳,我们的努力得到肯定,在这些正面的反馈中,我们体验到成功,体验到价值感,体验到幸福。

是的,一时的孤独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但是长时间的孤独,会使我们的功能退化,缺少了生活的乐趣。

我们要学会像巨人一样,打开心灵的窗户,把更多的阳光迎进来。

02 以爱分享,芳香生命的四季

当我们内心充满了爱,世界就变得更加可爱了。

巨人有一座巨大的院子,它又美又香,可是当巨人只是自己独享它的时候, 花园并没有那么美,甚至是寒冷枯萎的。

他开始怀念刚回到家时那满院的花红柳绿,怀念树下活泼灵动的精灵们,他想:我一定要把门敞开,把他们重新请回来。

于是,巨人在小男孩地启示下,他抬起斧头,用力地凿开了墙壁,欢迎小朋友们再次到院子里玩耍。

不一会,一个又一个小朋友都来了,他们在桃树下玩捉迷藏,欢快的笑声吵醒了桃花,引来了小鸟,叫醒了绿叶,那个枯萎的花园又再一次盛放了。

巨人把院子分享给小朋友,他们感觉到了快乐,而巨人也从小朋友的快乐中得感受到快乐。

如何应对一个自私的人(懂得恰当保持与他人的距离)(6)

施与授是一种大智慧,在舍与得之间得到更广阔的天地。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在革命事业上相互促进。恩格斯为了资助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不惜违心地去帮助父亲经营他所厌恶的商业。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又担任了整理马克思遗稿的人,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三卷,完成了战友的未竟事业。可见共同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是建立友谊的基础,而友谊也能让彼此得到滋养。

世间万物都有恒定的法则,我们施予别人善,会感受到友好,施予别人阳光,会得到温暖,施予别人爱,会得到爱。

03 真正好的关系是建立好自己的边界

巨人把自己的私人领地和这些孩子分享了,因为他害怕自己一个人面 永无止境的冬天。孩子们每天放学之后就来到了花园里,因为巨人变得和蔼可亲了,他们也不再害怕。

他们一会儿在院子里欢快地奔跑,追逐打闹,一会又爬到高高的树上荡秋千,一会又在草地上打滚,别提多开心了。

巨人坐在院子里,看着院子里的热闹场面,他开心地笑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随时随地来到巨人的院子里,并且吵吵闹闹,巨人会一直快乐下去吗?当巨人人想睡觉的时候,孩子们吵闹声把他惊醒了;当巨人人要做饭的时候,院子里是吵吵闹闹的;当巨人和朋友聊天的时候,院子里没有一刻是安宁的。

终于有一天,巨人开始怨烦这样的吵闹,但是他又怕如果自己不让孩子们到院子里来,这里将会变成寒冷的冬天。

巨人人变得很苦闷,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如果拒绝孩子们,生活必将重新坠入寒冷,而孩子们无休止地吵闹严重影响了巨人的正常的生活,巨人变得进退两难。

如何应对一个自私的人(懂得恰当保持与他人的距离)(7)

每个人都会注重自己的私密场所, 尤其是喜欢安静的人,喜欢在自己的私人住所里用最舒服的姿势,最舒服的穿着,最放松的姿态生活。

在外打拼已经累了,回到家真的不想再带任何的面具,如果随时随地有客人来访,每个人都会感觉崩溃。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底线,那是我们与人交往的界限,懂得别人的界限,不要越界,是对别人最大的尊重。

如果巨人是一个会设立边界的人,他可以和孩子们约定固定的时间,允许孩子们在院子里自由撒欢,其它时间则互不打扰,有了这样的约定,孩子们可以在允许的时间里,来和巨人共享亲密时光。

巨人也可以在孩子们不到院子里来的时候,享受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光。巨人和孩子就能长久和睦地相处下去。

如何应对一个自私的人(懂得恰当保持与他人的距离)(8)

这样的边界的设立,让孩子们和巨人都获得了双赢。

心理咨询师唐若说过:虽然我们都渴望和他人亲密无间,但是最好的人际关系是有间的,这种有间来自尊重他人的空间,心理学里关于自我界限这个话题,每个人都必须了解一下,自我界限意味着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需要有自我空间。

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关系后来之所以破裂很大因素就是由于对界限把握不清,所以才会出现各种矛盾。比如最好的夫妻关系,一旦把对方视为属于自己的,失去了界限感,夫妻之间很容易吵架与反目。

唯有找到正确的爱的密码,它可通往对方的心灵,给予彼此源源不断的力量,同时又要给予对方一定的私人空间,保持应有的界限,这样才能让爱真正的散发光芒。

如何应对一个自私的人(懂得恰当保持与他人的距离)(9)

就像《自私的巨人》中的巨人,推到了围墙,引来了孩子们,同时也会迎来许多窥探者,他们会观察巨人的生活,并且评头论足,给巨人增加许多烦恼。

生活中有很多悲剧都是因为边界不清所造成的,树立清晰的边界,哪怕最亲近的人,互相尊重和扶持,但是不越界,才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愿你推开门可以拥抱世界,关上门可以拥抱自己,喧嚣与寂静都是最好的状态。

如何应对一个自私的人(懂得恰当保持与他人的距离)(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