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和长安都在今陕西关中的中部,隔着渭河遥遥相对咸阳为秦王朝的都城,其故地在今咸阳市东长安则为西汉、隋朝、唐诸王朝的都城其间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也都在这里建都,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咸阳的历史文化?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咸阳的历史文化(祖国的历史名城)

咸阳的历史文化

咸阳和长安都在今陕西关中的中部,隔着渭河遥遥相对。咸阳为秦王朝的都城,其故地在今咸阳市东。长安则为西汉、隋朝、唐诸王朝的都城。其间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也都在这里建都。

东汉与西晋末年,都曾迁都于此。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和李自成也在这里分别建立过大齐和大顺政权。隋朝以前的长安在今西安市西北,从隋朝起才迁到现在的西安市。

如果由秦汉向前推溯,则西周的丰镐就在今西安市西南的丰河两岸。丰镐、咸阳和长安相互成为一个三角形。实际上汉长安也正是秦咸阳的继续和发展。因为秦咸阳经过项羽的焚毁,了无余烬,西汉才不得不在渭河南岸另建新都。

丰镐、咸阳和长安相继建为都城,是有其共同的特点的。不论其政权的性质如何,都城的选择都以能否加强其统治为出发点。

丰镐、咸阳和长安都位于关中的中央,而关中有四塞之险,足以作为固守的凭借。关中虽在四塞之中,交通却也还算是便利,能够和四周各处密切联系。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构成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形势。

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农业经济发达,为建立都城创造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只是由于关中平原的范围有限,都城人口稍多,当地所生产的粮食就会感到不足,所以建都都在关中的王朝就不能不讲求漕运,由关东各处运来更多的粮食作为补充。漕运的顺利是否,往往会关系到一些王朝的安危。

现在丰镐故地早已湮废,其遗址在今丰河东西的斗门镇和马王村一带。今咸阳市窑店镇东的秦咸阳古城遗址,南濒渭河,北达咸阳原上。由于渭河不断北移,原下部分遗址多已沦为渭河之中。

近年考古发掘,在北原(就是所谓的北阪)上陆续发现了一些城墙遗迹,还不易看到故都的全貌。不过那时一些宫殿如阿房宫等原来就建在渭河以南,咸阳毁灭,渭南则未波及,汉长安城的宫殿就是在前代离宫别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安和咸阳虽然隔着一条河,其间关系却是十分密切的。

汉长安城的城垣迄今还有大部分残存,犹能显示故城的轮廓。其东墙较为端直,西、北、南三面墙多有曲折,城的形状极不规则,仿佛天空中的南斗和北斗,故有斗城之称。城内大部分为宫殿和官署,商业区在城内西北部,有东市和西市等市场。这大概是因为近于渭河,交通便利的缘故。

汉长安城因受地理形势的限制,不易扩展,后来井水亦多咸卤,不适于食用,所以到了隋朝,就在其东南的龙首原南麓另建新城。

隋唐的长安城包括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个部分。今西安城就是隋唐长安城的缩小和改建。宫城是皇室居住地,在今西安城内北部偏西处,兼有城北一些地方。皇城为隋唐王朝中枢官署所在地,在宫城之南,其南墙大致就是今西安城的南城墙的前身。宫城和皇城皆不包括今城内偏东的一部分。外郭城为住宅区,东、西、南三面拱卫宫城和皇城,这样的住宅区共有一百一十个坊。另有东市和西市,为城中商业区。

唐代末年,封建统治阶级不断进行争权夺利的战争,长安城遭到严重破坏,国都也都迁往洛阳。后来,只好舍弃外郭城和宫城,留下皇城,勉强维持残局。

明朝初年改称西安,重修了城池。这次重修,只是对原城略加扩充而已。从那时一直到1949年,城垣大体没有多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