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作为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明朝文化灿烂光辉的历史名迹。是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

而未开放的其他陵寝,一直都被大家所期待,它们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明十三陵每期一问栏目,这期小编就给大家讲讲: 献陵为什么采取中隔小山的建筑布局?

献陵

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是十三陵中的第二座陵园。该陵的建筑设置虽基本沿用长陵制度,但布局方式却与长陵不同。献陵的宝城前虽然也像长陵那样设有方院,但两进方院却不连在一起,中间隔了一座名为“玉案山”的小山。献陵采用这种布局方式主要与风水中“明堂”的讲究有关。

十三陵是谁开始建的(献陵为什么采取中隔小山的建筑布局)(1)

十三陵是谁开始建的(献陵为什么采取中隔小山的建筑布局)(2)

明堂,即风水中“穴”前的开阔地。因地形的不同,明堂在风水术中又有内外之别。内明堂是指墓葬的龙砂、虎砂紧紧环抱,前面的案山距离墓葬非常近;外明堂是指墓 葬的龙砂、虎砂比较伸展,墓葬前的案山比较高,距离墓葬也比较远。但不论内明堂、外明堂,只要砂水有情、堂局完密,都是风水吉地。

十三陵是谁开始建的(献陵为什么采取中隔小山的建筑布局)(3)

十三陵是谁开始建的(献陵为什么采取中隔小山的建筑布局)(4)

十三陵是谁开始建的(献陵为什么采取中隔小山的建筑布局)(5)

长陵,两边山势宽展,前面案山和水流相距陵园也比较远,因此是外明堂风水格局。献陵则有龙砂( 玉案山)从陵园左前方环抱而来,成为献陵的案山,陵园与案山距离很近,所以是内明堂风水格局。

十三陵是谁开始建的(献陵为什么采取中隔小山的建筑布局)(6)

十三陵是谁开始建的(献陵为什么采取中隔小山的建筑布局)(7)

十三陵是谁开始建的(献陵为什么采取中隔小山的建筑布局)(8)

在风水中,虽然“龙喜出身长远,砂喜左右回旋”,但龙砂却是万万损伤不得的。所以,献陵在修建中,并不像长陵那样前后院落彼此相连,而是在明堂范围内只修建了宝城和陵园的第二进院落。陵园的第一进院落及院内的祾恩殿、左右配殿、神帛炉等建筑,建在了玉案山之前。经过这样的规划和设计,不仅解决了明堂面积小,建不下宝城和前面两进院落的问题,维护了“龙砂不可损伤"的风水信条,而且使陵园布局更显灵活,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错落有致的赏心悦目感觉。

十三陵是谁开始建的(献陵为什么采取中隔小山的建筑布局)(9)

本期的语音栏目到这里就和大家告一段落了。下期小编将开始讲述:裕、茂、泰陵内的建筑特点?下期继续关注我们吧!

十三陵是谁开始建的(献陵为什么采取中隔小山的建筑布局)(10)

关注官方公众号,收听语音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