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涵打造高颜值畲乡新貌(古洼新姿再出发)(1)

苏桥镇大清河人文纪念馆内,工作人员为媒体记者介绍苏桥镇历史。

金涵打造高颜值畲乡新貌(古洼新姿再出发)(2)

文安县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工程正在有序施工。

金涵打造高颜值畲乡新貌(古洼新姿再出发)(3)

孩子们在文礼公园广场表演八卦掌。

金涵打造高颜值畲乡新貌(古洼新姿再出发)(4)

文安县环城水系治理工程正紧张施工。

金涵打造高颜值畲乡新貌(古洼新姿再出发)(5)

河北天环现代商贸智慧物流广场内,采购商正在挑选商品。

金涵打造高颜值畲乡新貌(古洼新姿再出发)(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桥飞叉会传承人在练习飞叉技艺。

崇尚文礼,治国安邦。文安县地处京津雄三角金边支点,古为燕赵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今,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武术之乡等一张张靓丽名片熠熠生辉,古洼文安正散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近年来,文安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紧紧围绕“两高”发展工作总基调,坚持“西有雄安、东有文安”发展定位,持续不断“外引项目、内优环境”,以“事在人为、路在脚下”的创业激情,抓实抓好“招商引资、园区建设、转型升级、增收聚财、优化营商环境、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八项重点,借势而起、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全力打造廊坊未来发展新的增长极,力争“十四五”期间跨入全市第一梯队,奋力开创新时代美丽幸福新文安建设新局面。

在文安1037平方公里土地上,一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行稳致远。

1 抢抓机遇优化环境 做大做强项目建设

“今年3月18日,我们入驻。这里与廊沧高速、大厂高速贴身相邻交通便利。天环冷链这个平台也挺好,6月1日,线上‘天环商城’启动,我们希望销售渠道越来越广,买卖越来越好。”5月27日,在河北天环现代商贸智慧物流广场展示中心大厅内,正得(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玲丽告诉记者,今年从北京来这里开了分店,现在入驻商户多了起来,人气也越来越旺。

如今,天环冷链已经入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余家商户,从事冷冻食品线上线下批发业务。上午10时,来自各地的物流车辆来往穿梭,一片热火朝天景象。

近年来,文安县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牢牢把握“西有雄安、东有文安”定位,坚持“北京疏解什么我们引什么、雄安需要什么我们招什么”,坚持全民招商和优化环境“内外兼修”,将文安建设成为雄安“后花园”。

按照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要求,以项目为抓手,全面打造联通全球、面向全国、服务京津雄、带动周边、发展自己的现代商贸物流网络,努力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投资49亿元的河北天环现代商贸智慧物流广场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为绿色发展蓄势赋能。

1~5月份,文安县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80项,比去年同期增加32项;总投资434.52亿元,同比增长30.9%;当年计划投资73.42亿元,1~5月份完成投资25.57亿元,同比增长85.3%。其中新开工项目30项,比去年同期增加18项;总投资76.33亿元,同比增长51%;当年计划投资34.57亿元,完成投资10.14亿元,同比增长92.7%。

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廊坊经洽会及文安“5·19投资推介会”上,文安县总计签约深圳宝德大数据服务器、居然之家、安海科技谷等23个项目,累计投资1066.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88.7%。

2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走进河北文安经济开发区廊坊康鑫电子配件有限公司厂房内,机声隆隆,工人们正在数控机床前切割、折弯,这是为美国、加拿大的双城轨道列车生产零部件。作为高铁、地铁、低地板列车车体、车体结构件等高端装备的生产商,参与350Km动车组、250Km动车组、北京地铁10条线路、天津地铁4条线路车体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带动文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明星企业。

“像康鑫电子这样的一大批高技术企业能够落户文安,这得益于发展方式的转变。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集优势产业,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仅去年一年,文安新签约项目便有116个,总投资844亿元,同比增长331%。”文安县委书记任华山说。

文安地处北京正南区域,与天津和雄安接壤,处九河下梢,地势低洼,资源优势相对匮乏。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粗放型发展老路,形成了“钢木线塑”四大传统产业,使得高污染、低层次、粗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地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

党的十八大以后,文安县委、县政府决定严格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重新进行产业布局调整。首先实施的举措就是企业污染治理攻坚战。他们先后淘汰人造板企业燃煤锅炉1529台,关停低端扒皮厂、粉料厂5000余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人造板行业整改规范二十条标准》和《涉塑行业整改十八条标准》,规范整改全县所有人造板和涉塑企业,对不符合政策要求、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企业,坚决实施“两断三清”。

同时,按照“廊坊建成无钢市”的要求,于2019年10月29日提前完成钢铁去产能任务。通过近三年的持续攻坚,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2017年的6.41下降到2020年的5.15,PM2.5浓度由63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49微克每立方米,分别下降19.6%和22.2%,优良天数占比较2017年提高22.1%,县域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推进铁腕治理的同时,培旧育新的产业转型同时进行。文安县按照“疏堵并重”的原则,先后出台了《人造板行业转型升级办法》和《文安县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企业融资、项目用地、税费负担、发展空间等多个方面给予扶持培育,把惠企政策“让到家”、成本“降到零”,切实让企业尝到甜头、看到盼头。

目前,文安县已扶持培育示范引领项目7个,设立传统产业聚集区15个,引导中小企业分批迁入、规范管理,充分释放集聚优势,目前聚集区已聚集中小企业110家。同时充分发挥人造板产业集群优势,成功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签约合作,按照“政、产、学、研、用”思路共同组建研发中心,于2019年被纳入河北省100个特色产业集群。在2020年全省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考核中,文安县人造板产业集群荣获优秀等次。人造板行业贡献税收由2017年的1.17亿元增至2019年的4.16亿元,同比增长256%,真正实现了产业转型不失速、环境效益双提升。

“当前,文安县正通过传统产业的机制改革与自主创新,推动以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现代物流和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成势。”任华山表示,面对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文安县将全面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转型升级中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拉动全县经济增长、促进民生改善、助推高质量发展。

3 依河傍水谋发展 绿美文安款款来

5月28日,护河员贾大力沿着赵王新河一路巡逻。已经从事7年护河工作的他,对河岸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绿树都满怀深情。

“看环境卫生、看有无点火、看有无偷伐……我们的工作就是保护好这条母亲河。”贾大力负责赵王新河大围河回族满族乡贾头段长约一公里的护河任务,每周至少有两天要来河边细细查看。

目前,全县各级河长436人,覆盖全县5条主要河流和26条骨干渠道,形成了常态化治水管水防水体系。

文安县地处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中下游,北界大清河、东邻子牙河,南连清南高上地区,西接白洋淀。文安洼是河北省八大洼淀之一,也是海河流域淹没面积最广、滞洪容积最大的蓄滞洪区。

“我们以河长制为载体,坚持靶向治理,扎实开展河渠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大力加强河渠管护,维护河渠健康。”文安县水务局局长张国栋介绍说,近年来,该县通过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大清河水质净化、流域综合治理、补水河道清理整治、纳污坑塘和黑臭水体治理等多项重点工程。特别是依托全县水域特色,全力推进水系联通工程。通过建设闸涵、利用泵站将各河渠疏导联通,着力打造以老防洪圈为核心的景观水系循环区、以安里屯湿地为核心的东部湿地恢复区、以西码头闸为核心的京南生态休闲度假区、以小白河为核心的西部水源涵养区、以三官村扬水站为核心的水文化展示区等五大循环水系。2019年完成中部水系循环。2020年完成城区水系循环,并利用率先完成的中部循环,把水蓄在马庄闸、曲店闸以上,比往年多蓄560万方。2021年又利用上游泄水的机会,蓄水2675万方,有效地改善了文安县水生态环境质量。

“这两年,赵王新河水多了,小天鹅、燕鸥等野生鸟类也来了,听说赵王新河将要通航,我们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5月27日下午,在赵王新河西码头蓄水闸附近河面宽阔,碧波荡漾,毕家坊村村民赵瑞霞带着朋友前来游玩,一片芦苇丛生、水波荡漾、鸥鹭翱翔的水乡新风貌。

与此同时,在文安县环城水系治理项目现场,工程机车正在紧张施工。

老防洪大堤内侧,万柳金堤、胜水荷香、汉桧凌霄、孟母高台……历史人文与现代水景交融,景观设计面积189万平方米的环城水系项目建成后,将为城区居民增加一处休闲娱乐好去处。

绿色为底、生态优先。近年来,文安县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强力实施廊道绿化、万亩连片秀林、城区扩绿提升、绿美村庄提升、农田林网提升、森林乡镇及节点游园建设、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森林抚育提升八大造林绿化工程,着力构筑京津绿色屏障、京南生态廊道。

——在绿色发展的“明星项目”文安鲁能生态区内,碧水绿树相接,葡萄、花卉种植散发着独特的田园魅力……

——依水而建的森林公园、水景公园内,大树参天、流水清澈,不时有野禽飞落……

——新建成的文礼公园芳草萋萋,来自文柱文武学校的学员们展演武术《热血英雄》,不时传来观众叫好声……

——在苏桥镇大清河民俗文化馆内,书香文化沁人心脾,苏洵劝课农桑架桥便民、杨六郎拴马唐槐“威震三关口”、清康熙乾隆二帝先后巡视堤防驾幸苏桥等历史故事,为这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镇增添了独特魅力……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文安县的生态体系建设放眼长远,主打“绿美文安、水乡神韵”的“赵王新河”品牌,力争通过10年努力打造赵王新河文安全段总长度41.2公里的千里堤景观带。同时,引入“科技成果孵化小镇”,建设护城河公园、左各庄特色小镇,打造万亩荷塘等文化旅游项目,逐步恢复文安洼湿地风貌,构建与白洋淀水脉相接、森林一体的区域生态体系……

保护与发展并存,文化与旅游共进,文安这座千年古城正逐渐展露绿色发展、生态宜居的新容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