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随机光学重建/结构光照明复合显微成像系统研制”在长春正式启动该项目由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指导项目合作单位分别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天津国科嘉业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吉林大学等项目总预算1115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经费2559万元,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低剂量ct扫描结合人工智能?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低剂量ct扫描结合人工智能(1.1亿元项目让显微镜看得更清晰)

低剂量ct扫描结合人工智能

11月1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随机光学重建/结构光照明复合显微成像系统研制”在长春正式启动。该项目由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指导。项目合作单位分别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天津国科嘉业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吉林大学等。项目总预算1115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经费2559万元。

本项目将具有纳米分辨能力的随机光学重建(STORM)和具有快速实时成像能力的结构光照明(SIM)两种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应用到病理切片样本的观测成像中,解决分辨率低、视场小、成像速度慢等问题,实现对病理样品的整体成像和局部病变区域的亚细胞结构成像,并具备特异性分子标记物的识别能力,提供融合形态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的新型复合显微成像设备。

项目预计将在核心部件、集成系统和病理学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和经济效益。将研制大数值显微物镜和高灵敏度 EMCCD 两个核心部件,建立批量生产的工程工艺规范,解决我国显微成像领域长期的短板;研制 STORM/SIM复合显微镜系统原理样机1台和工程样机3台,以及配套的控制系统和图像处理分析软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领跑水平,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项目研发的复合显微镜系统将为病理学研究和诊断提供新的成像工具,从而建立更完善的肿瘤分型分期标准,提高肿瘤等重大疑难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提高治愈率,提升健康生活水平,减少医患矛盾,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