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这片英雄气概浩荡的荆楚大地上,为何会出现一座650年历史的徽州风韵古村?古村先祖又是如何带领族人在木兰山下以“勤俭能创千秋业,耕读尚开富贵花”为家训族规开启“龙传龙人人和人上下五千年,石砌石屋屋挨屋绵延六百载”的传奇发展史的?宋代“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近现代“名流一百多,父子四留洋”的荣耀起源之地——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双泉村大余湾究竟有何奇妙之处?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1)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2)


大余湾的六百年岁月

公元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朝开国大将徐达奉命攻打长沙,剿灭元王朝残余势力和陈友谅旧部,这一打就是四年,打到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才取得完全胜利。这一胜利巩固了明王朝在湖广地区的统治,然而这场持续4年之久的战争,让湖广地区百姓亡散、田园荒芜、村舍成墟、渺无人烟。

于是,明太祖朱元璋诏令从湖广最近的江西地区移民,大量迁入湖广地区,这一政策执行下来,便奏响了历书上“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3)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4)

追溯其《余氏族谱》源头发现,大余湾的徽州风韵,其实与江西婺源一脉相承。大余湾的先人姓余,在上段提到的移民运动背景下,余氏大族于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从江西婺源迁徙到了现在的木兰山下。

祖祖辈辈便在此风水宝地以“勤俭能创千秋业,耕读尚开富贵花”的家训族规为指导,开启了“龙传龙人人和人上下五千年,石砌石屋屋挨屋绵延六百载”的生活。木兰山钟灵毓秀,大余湾人才辈出,二者相辅相成,为现在的武汉留下了一座徽州风韵古村。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5)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6)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7)


大余湾特色样子

徽州先民选村址都非常讲究山水格局,在入湾前从高处观察古村,其“左边青龙游,右边白虎守,前面双龟朝北斗,后面金钱吊葫芦,中间怀抱太极图”的风水格局我一个凡夫俗子是怎么也看不出门道的。但倒也能从大余湾“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围各房。全村百来户,穿插二十巷。家家皆相通,户户隔门房。方块石板路,滴水线石墙。室内多雕刻,门前画檐廊。流水穿村过,过溪搭桥梁,出门到田间,观鱼清水塘”的样子体会出一丝先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安居构想。

入湾后,清晰可见村舍布局之精妙,以有余亭旁的广场为中心,沿着数条青石板小路向周围辐散开去。75栋明清古建筑遍布村中,老宅外石墙滴水线、飞琉瓦、鸟兽檐、硬山顶显得气派堂皇,翘檐额上遗留着清代手工彩绘,全村总计上千幅;古宅内天井、承水池、木雕隔屏、清式架子床、清式扶手椅,门前画檐廊,显得古色古香。时间毁掉它们一些细节,又给它们增添一些沧桑。

老宅上高低错落的两叠或三叠马头墙,是代表性的徽派风格,但是老墙上了岁月的黄又有些奇特,跟我在婺源看见的有些差别。可能跟先民们打造古宅均用的大块大块裁得方方正正的条石有关,材质上差别造就了这一点不同。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8)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9)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10)


古村游玩

来大余湾,自驾不用多说,跟着导航注意路况不难到达,要是搭汉口竹叶山转盘处武汉到梳子店的班车,得要8元车费,1.5-2小时。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11)

到达景区后有清水河、智慧泉、有余亭、医药世家真诚药局、书香门第百子堂、随园、大余湾民间艺术街、石器区、刘二婆故居、博戏馆、吟松亭、垒子石、晒米石、西峰寨、文昌阁、旧寨等景点可供游览。

除了景点、文物,还有难得一见的斗鸡和濒临失传的杀猪祭祖仪式可以欣赏,更有豆丝、鱼面、猫猫鞋等传统工艺、农产品可以采买。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12)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13)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14)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15)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16)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17)

文物特色

大余湾最精华的当然是文物啦,除了明清古建古宅这样的大家伙,宅子内有些器具也是难得的珍品。如21号民居的雍正朱批谕旨盒、54号民居的“四豆同荣”贺寿匾,雕花木床和太师椅21号、54号、61号还在使用。宅子外嘉庆二十二年的石碾,以及石磨、石碓,还有纺线车、织布机、脚踏水车等许多老古董等着你去发现。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18)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19)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20)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21)

人文特色

前面提及大余湾宋代“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近现代“名流一百多,父子四留洋”的荣耀。除了受家训影响,大余湾先祖带来不少书籍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书籍据说内存岳飞将军手稿、郑板桥大师真迹,世代相传,虽有折损,但传到“文革”时仍有28箱,可惜毁于“文革”。但足以证明其底蕴之厚!

相传从余秀三二世祖繁衍至今达23世,可谓世代均有人才出。近现代出过一位先辈余家菊(1898~1976),曾任台湾政府国策顾问、青年党主席、“国大”主席团主席,有多部著作传世。还有我国的棉花专家余传斌、铁路专家余传典(在建设朝中铁路中节约投资200多亿朝元,受到朝方嘉奖),人才辈出,所言非虚!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22)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23)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24)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25)


结语

去年利用假期,还跑了婺源、南京、西安等不少地方,今年受疫情影响,实在是不方便远行,就把目光放在了周边,发现了大余湾。

这里的建筑虽然继承了徽派古韵,但在经过六百年的发展,融入了黄陂的地方文化后,你绝不能说它是安徽宏村或江西婺源的翻版或缩小版,因为它已经彻底地融入了黄陂,是黄陂移民文化的代表。文化因迁徙产生碰撞,因碰撞逐渐融合,融合诞生出新的文化。

大余湾古村落在钟灵毓秀的木兰山生根,在尊重自然、贴近自然时,木兰山秀丽的自然也有力地参与了大余湾乡土文化的新生与塑造。村前屋后的山山水水被分别赋予了独特的人文含义,然后都被纳入到村落整体规划布局中。

远处是山,近处有水。大余湾镶嵌在山水之间,像一颗宝石。高大笔直的杉树沿着湖畔一直排开,配合上水中的倒影,像极了一道翠绿的绶带,守护着这座古朴静谧的古村。

听完我的介绍,你是否心动了呢?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26)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27)

徽州古城总图(武汉地界何来650年徽州风韵古村)(28)

喜欢我的观众老爷请关注,收藏、推荐、转发,感谢您的支持!也请帮我打击抄袭,认准琉璃沧海#旅行# #武汉爆料# #武汉# #摄影# #古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