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期末考试了,感觉女儿很淡定,我这个老母亲却提心吊胆。读五年级的女儿整天大大咧咧的,平时做作业要么丢题,要么该对的题目做错了。请问,怎样在期末考试中让孩子做到‘提笔不错’呢?”小学期末考试临近,又到了紧张的复习迎考阶段。原以为是查漏补缺,没想到却是“女娲补天”,不少家长也开始焦虑起来。

如何让考生在期末考试中稳定发挥,考出理想的成绩?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江浦实验小学夏光清老师为您支招。

学霸们考试有什么诀窍(学霸都是这么做的)(1)

充分利用考前5分钟,做到心中有数

“很多学生一拿到试卷,就着急忙慌地提笔就写,一味求快,想赢得时间,结果‘欲速则不达’,读题不准,书写潦草,误填漏写,就像‘狗熊掰玉米’,一路走一路丢,白白浪费了宝贵时间。”夏光清指出,一些小学生拿到试卷,或坐得端端正正的,或与前后桌谈笑风生,这些都是不会考试的表现。

“考前5分钟,不可以答卷,但可以看题。孩子可以大致浏览一下试卷,看看题量、难易程度,有没有平时易错的题、没见过的题,做个时间分配,便于控制答题速度和书写质量。会利用这几分钟的孩子,往往是班级里习惯好的孩子。”

审题再细一点,慢一点

夏老师提醒同学们,答题最忌讳的是审题马虎,一开始就奋笔疾书。审题要做到什么?一不漏题,二不看错题,三是看全题,题目的条件和要求都要看在眼里,审题留痕就是思维有痕,关键词、重要数据、做题要求等都应圈画出来,如“用横线画出”就不要随手一画,变成波浪线,导致无谓扣分。有的孩子匆匆忙忙写完一道题,又发觉写错了,赶紧擦掉重写,既浪费时间,也影响心情。

“特别喜欢用修正液、透明胶带的孩子,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决不用!否则马虎改不了,卷面也十分难看,撕破了试卷,答不了题,心情会很糟。语文,拼音没拼准就写;‘琴’字多一点,而‘零’字少一点;阅读不细读原文和要求就答题;看到一些题目似曾相识,就想当然地解答,掉进了题目设置的“小陷阱”里;数学,经常在一个字、一个数据中暗藏着解题的关键要素,误读,就等于“误”入歧途。可见,真正会做的题目是不耽误时间的,真正耽误时间的是需要动一点脑筋审题的题目,一定要做到‘笔指、唇读(默念)、圈画、脑思’,一旦弄明白题意,写起来是不占用多少时间的。”

节约答题时间往往在于“提笔不错”

夏老师说,什么叫提笔不错?简而言之,就是一次性把题目写正确。有的孩子有“反正后面要检查”的依赖思想,这是一种不好的做题习惯。到了高年级,特别是中考,往往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检查的。试卷越往后,题目越难,越没有时间检查,常常你刚做完,考试结束的铃声同时响起。因此,基础题要做到全神贯注地写,绝不丢分。“容易题,容易错”,往往是孩子粗枝大叶造成的,特别是平时没有养成审题的习惯,就看不到审题的痕迹。遇到难题,不妨先在题号前打个“?”,不会做的不宜打“持久战”,否则会影响后面的答题时间,也容易造成心理恐慌。当然,一定要善待难题,不轻易放弃。难题对于你难,对于别人也同样难,尽力而为,不可以空着不写,答一点说不定也能得一点分。

答题要做到“一慢一快”,控制速度

开考铃一响,孩子心情一般比较紧张,做了几道有把握的题目后,情绪开始慢慢稳定下来,智力活动也渐渐恢复常态。夏老师告诫同学们,记住:考试,不是比谁做对的多,而是比谁做错的少。因此,一般由易到难,先熟后生,从头开始一题一题写。有的孩子喜欢挑着写,或从后往前写,结果漏写了题目或时间不够用;有的孩子写完就与前后桌讲话,影响整个班级,也影响自己;有些孩子有检查时间,却走了个过场,一定要查一查选择题是否用错符号,如“—”用成了“√”,划线句子是否根本没画出来,括号里数字是否还没填上;有的孩子写写停停,发发愣,咬咬指甲,交卷时作文才写了个开头,后悔莫及;有的孩子书写前面工整,后面潦草。这些都会耗时费力易丢分,得不偿失。

夏老师总结,答题要做到“一慢一快”。“慢”,指的是审题要慢,题目容易,就是看谁更细心,细心在审题要慢;“快”,是答题速度要快,书写速度不可慢吞吞的。双脚放平,身体端正,才是考试的姿势,东倒西歪、跷腿乱抖,很难进入状态。

当然,不要强迫自己加快速度,很可能速度一快,答题质量、书写质量却下降了。包括打草稿、在题目上圈画,都不要随手乱画,集中注意力才是最佳的考试状态。习作,要保证40分钟的书写时间,切莫写几个字,停几分钟,再多的时间也没用,想好思路,用上日常作文训练的方法,一句接一句往下写。书写质量要稳定,否则既扣了作文分,又扣了书写分,相当于重复扣分,亏大了!也不用担心“做慢了会写不完”,只要全神贯注,不左顾右盼,不影响他人,按照适当的速度向前推进,最后获得的成绩往往会比实际水平要高。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