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瑞金叶坪乡华屋村,华小英(右)在大棚里查看黄瓜的长势(11月24日摄)。
“小时候家里穷,没什么吃的,我和弟弟妹妹们嘴馋的时候,就从妈妈的腌菜缸里捞腌菜吃,那是记忆中妈妈的味道”。华小英在向游客介绍泡菜工坊生产的泡菜。
今年54岁的华小英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镇洗心村。为了照顾弟弟妹妹、挣钱养家,华小英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务工。多年来,她做过裁缝,卖过窗帘,开过农家乐。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火,华小英就经常拿自己做的泡菜给游客品尝,游客赞不绝口。“客人都喜欢吃,为什么不做成产品呢?”2016年,华小英和家人一合计,开设了工坊,不断对泡菜进行改良。
2018年,华小英注册了“华嬷嬷”商标。在当地妇联的帮助推广下,华小英研发的泡菜已有近20个品种,年营业额超100万。华小英还承包下40余亩大棚蔬菜,创办蔬果合作社,带动乡里的贫困妇女一起加入到泡菜加工事业中来。
“我认定的事就要干好,要让家乡的泡菜声名远扬,让乡里的姐妹们过上幸福日子。”华小英说。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瑞金叶坪乡华屋村,华小英(左)在大棚里挑选制作泡菜的姜(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位于江西省瑞金市的泡菜工坊里,华小英(右)在包装泡菜(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瑞金叶坪乡华屋村,华小英在展示泡菜产品(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江西瑞金叶坪乡华屋村,华小英(左一)向游客介绍泡菜工坊生产的泡菜(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位于江西省瑞金市的泡菜工坊里,华小英检查泡菜的腌制情况(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位于江西省瑞金市的泡菜工坊里,华小英(后)了解泡菜的线上销售情况(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位于江西省瑞金市的泡菜工坊里,华小英(左)在包装泡菜(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位于江西省瑞金市的泡菜工坊里,华小英(右)在查看新研发的泡菜产品(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