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今年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最近老师给强强妈打了几次电话,说强强太好动了,上课坐不住乱动还影响同桌,下课就爬高上低,一刻都不能安静,让强强妈带强强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不是有多动症。

强强妈细想一下,平时在家时强强也是一样,七岁的孩子还一刻没个正形,不是在电梯上蹦蹦跳跳就是爬上栏杆往下看,有一次还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头上磕破了,也没让他长个记性。难道孩子真的是有多动症吗?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孩子好动是多动症)(1)

说到这里,我们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多动症吧。

从字面意思看,就是孩子喜欢动,不安静。从医学角度来讲,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被称之为“多动症”,这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孩子爱动是不是就是多动症?其实并非完全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如上面说的强强那样的孩子,每到此时人们就会怀疑他们是多动症,其实,孩子好动是正常的,是他们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一种表现,并不能代表他就是多动症。孩子是否是多动症要由医生来判定,家长千万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孩子好动是多动症)(2)

那么正常的好动跟“多动症”有什么区别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有所区分

有多动症的孩子,一般在幼儿时期就会有所体现,而且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改善。而正常的孩子好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渐有所减轻。

2、控制力有所不同

正常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或者是严肃的场合,情绪会受到感染而能够安静下来,但是在熟悉的环境或者某些嘈杂的场合才会变得好动,这类孩子在父母对其管教的时候,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性格比较冲动,情绪很不稳定,在婴幼儿时期会体现在爱哭闹、易兴奋等方面,而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不分场合爱发脾气,言行非常多,整天闹腾不已,父母无法控制。这类孩子并非故意这样做,而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不自觉地就会动起来,有时候还会做出让常人无法理解的举止。

3、专注能力有所不同

正常的孩子虽然也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能专心致志;而多动症的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即便是喜欢看的动画片或者手机游戏,也不能让他专心致志,而且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做事情也不能坚持,很容易半途而废。

觉得自己家孩子过于好动的家长,可以针对以上几点初步检查一下自己孩子是否符合多动症的症状,如果不符合,千万不要再胡乱猜测,也不要再跟孩子说“你是多动症”,否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增加孩子的身心负担。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孩子好动是多动症)(3)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好动是不老实、不遵守纪律、淘气,所以不停地提醒孩子、约束孩子,可是效果却往往不甚理想。其实,这是因为家长并不了解孩子好动背后所隐藏的心理需求。

孩子好动,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探索心理

孩子对于这个世界存在着太多的好奇、新鲜和不理解,所以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他们通过自己的感知来了解这个世界,接触这个世界。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的行为,我们看了很多年司空见惯的事情,也许在孩子眼里却十分新奇。

此时的孩子好动是探索的一种表现,大人千万不要由此来给孩子下了“好动”的定义。他们会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

2、取悦心理

我们作为父母,从孩子出生第一天起,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孩子的不停变化,孩子第一次对着我们笑,我们恨不得开心地蹦起来;孩子第一次会自己躺着坐起来,我们会欣喜地感慨“孩子长大了”......大人表达自己开心的这种心理,孩子都看在眼里,以为父母在表扬自己。所以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会不停地想要在父母面前展现自己的各种“创意”,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取悦父母,得到父母的赞赏。

3、求关注心理

很多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来关注身边的孩子,而孩子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会常常做出不适当的行为,如蹦蹦跳跳吵吵闹闹等。每当孩子做出这样的行为时,一般父母都会短暂地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去责备孩子或者纠正孩子,此时父母看到的是孩子的好动,而孩子看到的,却是由于自己好动而成功引起了父母的关注,由此非但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反而有可能会变本加厉以求得父母更多关注。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孩子好动是多动症)(4)

所以面对孩子的“好动”时,父母不要一味地表扬或者一味地责备,要认清孩子好动的真相,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

也千万不要急着批评和否定孩子,因为从运动医学的角度分析,孩子爱动有强身健脑的作用,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经常运动能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促进思维的发展,使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我们作为父母,面对孩子好动时该怎么做呢?

1、允许孩子在有限的范围内自由玩耍

孩子精力无限,这种精力得不到宣泄同样会影响孩子的身体,而无聊和焦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要尽量保证孩子每日的运动量,也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发展或者孩子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培养,这样即满足了孩子好动的特性,又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健康。

2、父母多陪伴孩子

孩子从小就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他的情感受到忽略,就会用好动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父母一定要抽时间多陪伴孩子,多跟孩子聊天和沟通,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做一下手工或者画画等,在陪伴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督促孩子集中注意力,进而提升孩子的自控能力。

3、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轻易打扰孩子,在孩子专心画画、看书或者做手工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介入,也不要一会儿问一下孩子要不要这个、要不要那个,父母的介入会干扰孩子,使孩子变得不专注。

4、给孩子订立规矩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但不代表不管孩子。我们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订立规矩,让他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比如我们要告诉孩子,在电影院、教室等公众场合要约束自己,做到不打扰别人,这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孩子好动是多动症)(5)

养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人父母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才能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特性的教育方式,帮助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相信只有用心的父母,才能收获一个出众的孩子。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帐号:陪宝宝写日记,共同探讨育儿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