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提升自己未来就业时的竞争力,但是考生们想要“一战成硕”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就是因为不容易,所以大家在会把考研看得弥足珍贵,然后,多所高校相继发布了“不准考”名单,让考生还未踏上“战场”,就直接失去了入场券。

考研初试公布后还有什么要做的(考研初试在即多校高校公布)(1)

考研初试在即,多所高校公布“不准考”名单,一大批考生的考研之路还未开始就已结束

研究生考生的第一步自然就是报名,报名成功,拿到研究生考试的入场券,但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在报名这一步上就出现纰漏,而今年尤为明显。

多所高校相继发布了研究生报名不合格名单,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今年的报考人数为27604人,但是在报名阶段就有800多名考生因为不符合该校的硕士招生简章直接失去报名资格。

考研初试公布后还有什么要做的(考研初试在即多校高校公布)(2)

除了中国人民大学以外,深圳大学也在官网中,发布了取消考生报考资格的,通告中包含14名考生,不准考的原因包括,不招同等学力以及非境内高校全日制学籍考生等。

燕山大学也发布了审核未通过考生名单,但燕山大学未通过的考生可以继续提交审核材料,如果是因为报名的资料不全,补交材料之后将不会影响考生报考。

考研初试公布后还有什么要做的(考研初试在即多校高校公布)(3)

但相比之下,青海师范大学就稍微显得不人性化了,因为青海师范大学的报名工作已经结束,不准考名单上的93名考生则是直接失去了报考资格。

像宁波大学,不符合报考要求的考生数量为323人,北航也发布了9000多名考生的不准考名单,其中部分可以重新提交材料进行审核,少部分则是直接失去考试资格,多所高校都相继发布了不准考名单,大批学生直接失去考研入场券。

考研初试公布后还有什么要做的(考研初试在即多校高校公布)(4)

考研是一件人生要事,考生报名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经过了艰苦的备考,结果因为报名时的马虎,导致自己失去备考资格,这对于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考生想要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一定要在考试仔细阅读招生简章,通过各大高校公布的“不准考”名单中,可以看得出来,取消报考资格的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报考资料填写有误,无法通过审核。考生在报考时,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学校信息等情况时,一定要仔细校对,以免发生此类情况,虽然大部分学校予以补交材料的机会,但是考生很可能会因为这样的问题影响自己的备考状态。

考研初试公布后还有什么要做的(考研初试在即多校高校公布)(5)

其次,不符合招生简章报考资格。像不招收同等学力,不招非境内高校全日制学籍考生,以及在读研究生未取得培养单位同意等,其实这些原因在报名之前,考生就应该进行详细的了解,结果因为疏导造成现在的后果,实属不该。

失去报考资格的考生,也不要气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考研虽然重要,但是人生也有多种选择,考生也可以选择直接就业,或者准备省考,也可以重新整理好心情,备战2023年研究生考试,每年的考研大军中其实都有很多二战考生。

考研初试公布后还有什么要做的(考研初试在即多校高校公布)(6)

顺利获得研究生考试入场券的同学,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注意?

其一,考试时一定要带全证件。考试前除了要准备好准考证,还要确认好其他需要携带的证件,一些考场可能会有特殊要求,比如需要携带核酸检测证明或者通行码复印件等等,考生一定要留意好通知,不要因为缺少入场材料,而无法参加考试。

其二,考生一定要确认好考点。每年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不乏因为走错考场失去考试机会的考生,所以在拿到准考证之后,一定要仔细确认自己考场的地址,提前规划好路线,打好提前量,以免因为路线不熟悉或者堵车等原因,走错考场或者迟到等。

考研初试公布后还有什么要做的(考研初试在即多校高校公布)(7)

笔者寄语:

不少考生因为自己的马虎,导致自己的考研之路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白白浪费了自己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但考生也要及时调整好心态,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除了考研也有很多其他原则,即便是想要考研,还有明年的机会。

2023届考生,也要引以为戒,在报考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好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以免历史重演,最后祝愿正在紧张备考的同学们能够“一战成硕”,不要辜负自己付出的努力。

考研初试公布后还有什么要做的(考研初试在即多校高校公布)(8)

话题讨论:对于高校公布的“不准考”名单,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