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东老家有一句俗语,叫心急喝不了热糊涂,这个糊涂可不是一时糊涂的糊涂,而是一种热腾腾的面汤,也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早饭,有的地方也把糊涂叫做“稀饭”。

河南人最喜欢吃的三种面(河南豫东的面糊涂)(1)

这是比较黏稠的面筋糊涂

啥叫糊涂

碗里放水,再加入适量面粉,用筷子搅拌均匀成面糊,等锅里水烧得翻滚大开花时,倒入,迅速用勺子搅拌,且是挖着锅底的搅拌。

灶膛里继续大火烧着,直到锅里白汤翻滚几次,这锅糊涂算是做好可以食用了。

大概是因为面糊要用筷子搅拌,下锅也要用勺子不停搅动,非常强调动作和速度,所以做糊涂也叫“打糊涂”。

早晨和人打招呼,会说一声,打糊涂了吗?如果有熟人经过自己家门前,也会客气一句,来俺家和糊涂吧!

上了年纪的人,还把“打糊涂”说成“和huo糊涂”,面糊涂是要搅和而成的,所以打糊涂就叫和糊涂。

常常是老头儿烧开水后,老婆婆还在外面跟人闲聊,老头儿就会喊一声,锅滚了(水烧开了),回来和糊涂吧!

河南人最喜欢吃的三种面(河南豫东的面糊涂)(2)

玉米绿豆红豆糊涂

灶膛的火是来自庄稼的秸秆,面糊涂来自小麦面,这样的面糊涂即便只有清水和面糊,却自带一种天然的清甜,那是食物本来的味道。

寒冷的冬天,起床喝上这样一碗热腾腾的面糊涂,胃里舒服,人也暖和了。

夏天,刚起床就热得一身汗的孩子,喝一碗妈妈早就打好晾凉的糊涂,也是通体舒服。

除了水就是面糊的糊涂,叫“清糊涂”,意思啥也没放,就是清水。

而糊涂里可以放的东西可就多了,红芋、麦仁、玉米粒、南瓜、土豆,各种豆等,想放什么都行。

在物质贫瘠的幼年,家里能喝个清糊涂,已经不错了,里面再放一点红芋块,那觉得是很奢侈的。

河南人爱吃红芋,还把红芋切片晒干做成红芋片子,没有新鲜红芋,就吃红芋片子,常常用来打糊涂。

河南人最喜欢吃的三种面(河南豫东的面糊涂)(3)

红芋片子糊涂

清糊涂也有稀稠之分,富裕的人家面粉放得足足的,打出来的糊涂稠得像浆糊。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苦百姓,每天早晨说着也是打了一锅糊涂,可那糊涂稀得能照出人影。

那时能喝到白面糊涂的人家很少,大多喝的都是玉米面糊涂。

玉米面容易沉淀,玉米面糊涂不好打,一不留神就会糊锅。

糊涂难做

打糊涂看着简单,其实也有技巧的,做了一辈子饭的家庭主妇,看看锅里的水,就知道需要多少面粉打糊涂,闭着眼也能打一锅稀稠相宜的糊涂。

刚学做饭的小姑娘,打的糊涂不是稀了就是愁了,稀稠好不容易掌握了,一不小心火大“溢”出来了。

面糊下到锅里,很快就会翻滚起来,这时候要赶紧揭开盖子搅拌,否则一锅翻腾着面花的糊涂就会“溢”出来,我们老家则叫“yu guo”。

河南人最喜欢吃的三种面(河南豫东的面糊涂)(4)

我家今年新晒的红芋片子

有时面糊倒入锅里,打糊涂的人到厨房外忘了这茬,灶前烧火的人也忘记看,只顾大火烧。

锅里翻腾的白浪把锅盖顶起来,哗哗往外淌,灶前的人也才看到赶紧站起来把锅盖拿开,这时不用减火,锅里的浪花也没了劲头。

十来岁的孩子,早晨帮下地干活的爹娘打糊涂,一看锅里突突冒白泡,吓得不行,只好使劲按着锅盖,那锅盖却好像着了魔一样,使劲蹦起老高,吓的孩子惊叫起来。

河南人最喜欢吃的三种面(河南豫东的面糊涂)(5)

绿豆南瓜糊涂

正好妈妈下地回来,赶紧跑过来把锅盖拿开,告诉孩子,无论锅里火多旺,只要锅盖拿开,翻滚得再厉害的白泡也没了劲头。

据营养专家所说,这种面糊涂对肠胃有好处,长期食用有利于身体健康,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本身中原地区的人肠胃都非常好,大概和常年喝这种糊涂有关,当然和长期吃面食也有关,面食本来就是容易消化吸收的。

除了平时喝得这种糊涂,还有一种加了菜和盐的糊涂,我们叫“咸糊涂”。

好吃的咸糊涂

咸糊涂的食材很丰富,各种蔬菜、肉、蛋都行,提前炒一下盛出来,锅里放水烧开,再把这些炒好的菜和提前搅好的面糊一起下锅,当然因为有了面糊要不停搅拌,直到烧开,加上盐等一些调料,出锅再放上香油。

因为有菜,再加上面糊,等于是一顿有菜有主食的饭,营养也很全面。

普通人家难能吃到肉,如果出锅前能加个鸡蛋穗,那这个咸糊涂不知道有多香了,但大多数人吃的还是素咸糊涂。

河南人最喜欢吃的三种面(河南豫东的面糊涂)(6)

刚打好的糊涂

素咸糊涂,若是讲究的话,也有几分讲究的,粉条不可少,时令蔬菜不可少,更不可少的则是一些干菜。

豆角干、梅豆角干、木耳、金针菜,泡发后既软糯又有嚼劲,是做咸糊涂的做好食材,有的人家还会搅拌一些面筋,有了面筋的咸糊涂,则可以说是糊涂中的精品了。

将一定量的面粉和水搅拌成粘稠的面团,这个面团不是发面馒头的面,要软一些,而且要多搅拌一会,然后就放置醒面。

大约二十分钟左右,把面团放到水里,来回不断地揉洗面团,也就是把里面的淀粉和杂质洗出来,就是有韧劲的面筋。

河南人最喜欢吃的三种面(河南豫东的面糊涂)(7)

搅面筋

等水烧开,把洗好的面筋放到锅里,马上用筷子不停搅拌成蛋花样,等全部放完,还要把洗面筋的水也倒进锅里,这样面汤粘稠一些。

面筋柔软劲道,可淡可咸,非常适合糊涂面。不过也因为做面筋费面,以前粮食不够吃,大多都不舍得做面筋,平时如果谁家做个面筋糊涂,孩子准能多喝两碗。

说到这里,想起一些外地朋友,看到我们又是烧开水又是搅拌面糊,吃完还要洗那个糊涂锅,总是觉得麻烦,常常说,不就是熬个粥吗,你们这个糊涂实在太麻烦了,喝着也黏糊糊的不好喝啊!

河南人最喜欢吃的三种面(河南豫东的面糊涂)(8)

还记得老家的灶台上热腾腾的糊涂吗

粥顾名思义和米有关,离不开各种米的加持。而我们这个糊涂以前还真是没有米,因为家乡不产米,米是很奢侈的东西,一年里才能吃上一次,也就是腊八那天,吃上一顿加了米熬成的稠一点的粥,我们称之为“腊八饭”。

外地人无福消受的面糊涂,我们吃得不亦乐乎,大家即便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忙中抽闲,也会打上一锅糊涂享用,这大概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可谓走遍千山万水,才发现所求不过是一碗可以洗涤漂泊风霜,慰藉肠胃的家乡的面糊涂。

图文@故乡原野原创,欢迎关注转发,谢谢!@头条三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