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在城在乡”头条号,以及时收到更多精彩文章及更新信息。)


刘随社,1962年生,陕西周至人。从小酷爱戏曲艺术,1977年考入眉县人民剧团,工须生。1984年调入周至县剧团,1999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

哪一仗不伤杨家将秦腔片段(金刀立马杨家将)(1)

擅演剧目有《法门寺》、《赵氏孤儿》、《八件衣》、《金沙滩》、《满江红》、《封神榜》、《辕门斩子》、《放饭》、《打镇台》、《杀庙》、《走雪》、《大报仇》、《哭祖庙》、《下河东》、《苏武牧羊》、《游龟山》、《斩韩信》、《二堂舍子》、《玉虎坠》、《浪子闹官场》、《血泪仇》等等。

哪一仗不伤杨家将秦腔片段(金刀立马杨家将)(2)

说到刘随社,耳中会油然想起他的《困山》唱段,高亢明亮,通透达远,个人非常喜欢。因为每个演员都有其独特的个人条件和不同于其他人的艺术学习方式和成长环境,所形成的唱腔有着个人的特别特点。刘随社对《困山》唱段的演绎演唱方式的改动是将原来二倒板改为垫板起首句,我个人理解的好处是用拖腔并渐强的方式的垫板使杨老将被困状态下的苍凉、愤懑之情表达得更好一些。这样说并不是说原来的二倒板就不好。这一段唱腔,基于杨业虽苦依然刚烈的人物需要,唱的时候还是要激情一些,有的演员验出来悲哀之情较多,似乎不太好。另外表达一个个人意见,这段唱腔的后面的唱词说的是忠臣良将没有好下场,虽然道理不假,但感觉不太好。怎么才能更好,需要大家发挥智慧完善。

哪一仗不伤杨家将秦腔片段(金刀立马杨家将)(3)


还是以诗歌颂我们喜欢的秦腔名家吧,方家请指导。

描摹苦乐本源长,术艺初兴看汉唐。

西府根深传后世,三秦叶茂越前浪。

须生不挡君求好,业习专精众喝良。

金刀立马老杨将,穿云裂帛唱秦腔。

哪一仗不伤杨家将秦腔片段(金刀立马杨家将)(4)

秦人秦地演秦风,周至奇才格外工。

宽厚刚柔归苦韵,高低古朴入黄钟。

杨家舍子全场泪,刘备报仇满腹忡。

安得银山资任性,换来金嗓扮英雄。

哪一仗不伤杨家将秦腔片段(金刀立马杨家将)(5)

哪一仗不伤杨家将秦腔片段(金刀立马杨家将)(6)

哪一仗不伤杨家将秦腔片段(金刀立马杨家将)(7)

哪一仗不伤杨家将秦腔片段(金刀立马杨家将)(8)

哪一仗不伤杨家将秦腔片段(金刀立马杨家将)(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