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第二个按说应该写朱元璋了吧,但说心里话,我烦他。以后会不会写这厮,都还说不定,只写十个明朝皇帝,明朝皇帝十好几个呢,应该有富余,不怕没得写。

要说第二有趣的明朝皇帝,就应该是正德皇帝朱厚照了,可惜他周岁二十九岁就卖咸鸭蛋去了,如果他也能在位四十多年的话,那么他的一生肯定要比万历皇帝更加精彩。清朝的帝师在教皇子读书时,如果皇子顽皮不好好读书,总是要拿出正德皇帝来教育皇子们:你们要学朱厚照么?我就奇了怪了,教育阿哥们,不是应该拿朱由检来说事儿么?朱由检可是亡国之君,上了吊的,这不是最有教育意义,最有震撼力的反面典型么?为何把朱厚照搬出来呢?足见这些帝师们,也不是什么有逻辑的主儿,难怪大清二百多年就亡了,有这些误皇族子弟的老师,大清还能撑二百多年,已经很给面子了,这也就是大清运气太好吧。再说人家朱厚照怎么了,一上来,没几年就把大太监刘瑾给干倒台了,后来御驾亲征蒙古也打胜了,宁王作乱也被收拾了,这正德帝比宋徽宗宋钦宗强吧,内俩老哥儿让人抓住了吧,比土木堡之变的朱祁镇强吧,朱祁镇打瓦剌被俘,还能称作英宗,朱厚照从未被人抓住过,只俘虏别人,比如说宁王,大清的那帮糊涂蛋竟然教皇子说不要学朱厚照?这帮帝师学者专家们,脑袋真是让驴给踢坏了。

大明第一奇葩皇帝(大明十帝系列二)(1)

这朱厚照,确实挺有意思,自己给自己封官,大将军,改了名叫朱寿,让别人称自己为大将军朱寿,后来信了教,又封自己为大宝法王,再后来加封自己为太师,我一直觉得太师就不是什么好词儿,当太师的没几个好东西,比如董卓董太师,蔡京蔡太师,不过朱厚照这货不嫌弃,玩儿嘛,管那么多呢。但说句有点迷信的,正德皇帝这个改名可改错了,朱寿,本来是想长寿之意,但我们老百姓都知道,想让孩子活的长久,就不能取这个好听的名儿,要取些个贱名儿,比如说二狗子呀,粪蛋儿呀,这种名字就好养活了,肯定能活到死。但朱厚照肯定不知道民间的这些个说法,就取了个寿字,结果二十九岁,挂了,你说他要是找个起名先生给看看,改名叫朱二狗,这不就能长寿了,说不定在位时间能比万历时间长。以朱厚照的个性来说,朱二狗这个名字他未必不能接受,其实朱寿这个名儿也没好听到哪里去,他要是改名朱瘦,那就那个啥了,活的就久了,大家想想啊,那猪要是瘦了,肯定不能宰啊,要宰就宰肥的,所以这个猪瘦,总活着,一字之差,阎王那里报道了。

大明第一奇葩皇帝(大明十帝系列二)(2)

有关于正德帝,最让人诟病的恐怕就是强抢民女了,但我个人觉得还不至于,可不是我写了他就要为他说好话,他跟我不沾亲也不带故的,我也犯不上替他说好话,我就总觉得,这个朱厚照他没必要去抢民女,明清两朝那个后宫女人多的啊,我都感觉紫禁城有点挤,什么后宫佳丽三千,那是不识数的人统计的吧,紫禁城里女人最多的时候,光是妃嫔就好几万,这还不算宫女,要是加上宫女太监啥的,这紫禁城里住十几万人,而且不算禁卫军,想想都觉得挤,当然,朱厚照后宫肯定是没那么多女人了,但万儿八千的妃嫔总有吧,何至于去宫外抢女人,就算是朱厚照厌倦了宫中女子,就想要个民间的,那他什么时候想要,下道圣旨海选不就完了,当时大明人口也得有一个多亿两个亿吧,那穷人家海了去了,皇上只要发个文儿,说选美人儿,哪家有漂亮姑娘的不上赶子给皇上送去,尤其是吃不上饭的家庭,有长的好的女儿,不送进宫里面过好日子,非得卖给别人当小老婆丫鬟什么的,还得签个卖身契啥的,卖女儿也不便宜皇上是么?那些个穷人家的父母也不想想,万一女儿入宫得了宠,成了贵妃皇后什么的,一人得道,嗯嗯,全村都得了道了,是吧。难道正德帝就不愿意来这个省事儿的,等着人把美人儿给他送来,就愿意带着兵马出宫,不为打仗就是去抢女人,等等,正德帝每次出宫不都是微服出巡么,也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皇上,因为这样微服出巡也不安全,那怎么地,微服出巡还带着大兵微服啊,后面绳子再拉拉扯扯几十个几百个抢来的民女,一路上哭号喊叫,那还叫微服出巡嘛这个。再说他就不微服出巡,也不能带着兵抢一堆女人回来呀,那一路上老百姓一看,诶呦,你看这皇上抢女人回来了嘿@#!那这天下不反了么,哪还用得着宁王造反。他要是真这么干了,死了之后还能给取正德这个号,那就比骂人还骂人了。所以,我个人觉得朱厚照不至于干这个事儿,而且后来官方对他评价十分差,反而民间把他传的挺有意思的。

大明第一奇葩皇帝(大明十帝系列二)(3)

到了现在,我们的影视业发展的越来越红火,拍了很多有关于朱厚照的电影电视剧,虽大多都是野史传闻,但足见这个朱厚照的故事是多么的有趣,比如谢祖武和蓝心湄主演的电视剧英雄少年,正德皇帝就出现过,还有任贤齐和大S主演的电影龙凤店,演的就是正德帝与李凤姐在梅龙镇的一段佳话,还有焦恩俊主演的电视剧绝色双娇,里面的太子化名朱寿,就是朱厚照,记得徐小凤与邓丽君有一段唱,徐小凤唱男声,邓丽君唱女声,这段唱就是唱的正德帝与李凤姐初识相遇的其中一段,各种影视戏剧里,朱厚照这个形象出现的太多太多了。而朱厚照和李凤姐的故事,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注意,我说的是我愿意相信,不是说这个故事就是真的,为什么呢?我觉得梅龙镇龙凤店里正德帝和李凤姐的故事,很符合朱厚照的个性,他觉得自己扮演别的身份,是一件很好玩儿的事儿,所以他微服去了龙凤店,也不说自己是皇上,我觉得很可能,这是他的风格。难道正德皇上带上一队人马,冲进龙凤店,抢了李凤姐回宫,然后又是威逼又是恐吓的,你从不从,不从我就弄死你我,这个才符合事实吗?这个也不像朱厚照啊,再说了,这个连皇帝都不像了,皇帝能干这事儿?而且一点儿也不浪漫。

大明第一奇葩皇帝(大明十帝系列二)(4)

再说说宁王造反这个事儿吧,别的皇帝一听见有人反了,那都心惊胆战的,急得跟什么似的,啊?怎么又有人反了?朕这一天天累得跟孙子似的,怎么还有人不满意啊?可唯独朱厚照不这样,一听见宁王反了,马上就乐了,好家伙,俩眼直放光,朕!大将军朱寿又能御驾亲征了,爽@###@$!带齐兵马就出发了,走到半道上,就接到奏报,王阳明和伍文定这俩货把宁王打败抓起来了,按说这是个好事儿啊,不用出兵了,皇上赶紧回京歇着吧,但朱厚照这货的确与众不同,赶紧带兵快马加鞭来找王阳明,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你胜的这么快干嘛?是不是显摆你能打?我都御驾亲征了,你也不给我打仗的机会是不是?王阳明一听,赶紧给赔不是,说了一车的好话,那朱厚照也不干,命令王阳明,你赶紧把宁王给放了,让他重整人马,我要亲自灭他一回。王阳明都傻了,好不容易才把宁王给抓住,这位爷一到,就要给放了,还要重新开打一回,这叫什么事儿啊这个,你要打赢了也还罢了,你要打不赢呢?咱们都让宁王给逮了,那还活的成么?这王阳明玩儿了命磕头啊,头都磕破了,嘴皮子也磨破了,好说歹说,让这位爷带着宁王回北京了。

诸位,你说就这么个主儿,是不是有趣又贪玩儿的皇帝?觉得有不同看法的请留言,没有任何看法的也请留个言,闲着也是闲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