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三家分晋的故事

公元前403年,中国历史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自周成王弟唐叔虞被分封到晋水边起,与西周共享荣光,出过晋文公这样的春秋五霸之一君主的晋国宣告亡国,在原来的土地上,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了三个异姓诸侯国——韩、赵、魏。曾经面积广大、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的晋国是怎样被三个权臣篡夺的呢?

资治通鉴免费阅读全文(资治通鉴第一篇)(1)

一、智氏称霸

当时晋国最大的家族是智氏,而智宣子是这个家族的领头人,他想为自己选择一个接班人,精挑细选之后,他把目光锁定在了智瑶身上,智宣子把自己的想法和智果商量,智果连连摇头,说智瑶虽然有很多的优点,比如长得帅,善骑射,文笔也好,遇到事情还坚毅果敢,但是有一样,智瑶不够仁德,这么优秀的人没有一颗仁心谁忍受得了。让智瑶做接班人,智氏会有灭族之患。

智宣子听不进去,他满脑子都是智瑶有多么聪明能干,坚持立智瑶为接班人,也就是后来的智襄子,也称为智伯。智果见劝谏无用,自己改姓辅氏,另立门户去了。

资治通鉴免费阅读全文(资治通鉴第一篇)(2)

而此刻的赵氏家族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赵简子也要为自己寻找继承人,赵家素来是注重家教的,赵简子把家训刻在竹简上面让儿子背诵,并且声明三年之后要考核,结果三年之后检查作业的时候,赵简子简直气疯了,儿子们根本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莫说背下来,竹简都不知哪里去了。但是还好,一个身份最低微的小妾生的儿子赵无恤竟然倒背如流,而且竟然随身携带那把竹简,时刻提醒自己。从此,赵简子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

经过赵简子的一系列试探,他发现赵无恤果然是自己最优秀的儿子,于是他废掉了已经立为世子的赵伯鲁,改立赵无恤为世子。

赵无恤当了世子之后,多次代表赵简子出征,也和智伯结下了大仇。

作为晋国四卿最大的势力,智伯率领大军攻打郑国,兵临城下,智伯要求赵无恤的赵家军打先锋,很明显,谁先上谁死得多,赵无恤很狡猾,用一系列外交辞令拒绝了智伯的要求,大帅哥智伯气急败坏,大骂道:你长得又丑,又胆小怕事,真不知道你爹怎么立你当世子。庆功宴上,智伯给赵无恤灌酒,赵无恤还是不买账,智伯恼羞成怒,把手中的酒杯砸到了赵无恤的脸上,但是面对当时智强赵弱的局面,赵无恤硬是捂着满脸的血忍了下去。虽然当时没有发生火并,但是两个人的仇怨却是结下了。

资治通鉴免费阅读全文(资治通鉴第一篇)(3)

每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都有一个疑问:是智伯挑衅赵无恤两个人才结的怨还是智伯预感到赵无恤将会成为自己的对手才会如此不待见他?

但智伯是无暇理会这个问题的答案的,因为作为晋国的第一权臣,他志得意满,吞并其他三家,再篡夺晋国的政权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不久,智伯想了一个主意,以征伐越国为由,要求各家献上土地和人口做军费,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表面上是献给君王,实际上就是献给他智伯。智伯先挑软柿子捏,派人通知了韩氏家族的韩虎,韩虎不敢拒绝,第二天亲自带着地图登门献给智伯,宴席上,智伯拿出一副图给韩虎看,乃是鲁国勇士一举刺死三虎图,智伯戏弄韩虎说:齐国有个高虎,郑国有个罕虎,再加上你就是三虎了。韩虎敢怒不敢言。

智伯有用了同样的办法,从魏氏取得了土地和人口,志得意满的智伯又派自己的哥哥智宵向赵无恤索要,赵无恤本来就恨智伯牙根痒痒,所以他回答的很干脆,只有一句话:土地都是先人留下来的,一寸也不能给你。

二、晋阳之战

闻听赵无恤拒绝了自己的要求,智伯勃然大怒,立刻点上军马,邀请韩氏和魏氏一起杀向赵府,约定灭赵之后,三分其地。赵无恤自知不敌,率领家人兵将撤退到晋阳。

晋阳是赵氏长期经营的根据地,昔日赵简子曾经派尹铎治理晋阳,轻徭薄赋,老百姓过得都很富足,感恩赵氏。大将董安于又曾经治理过晋阳,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城墙下暗藏弓箭,宫殿柱子全是用精铜所做,可以铸造兵器。又得民心,又有兵器,赵无恤依靠晋阳城与来征讨自己的智、魏、韩三家展开了激战。

三家把晋阳城围得铁桶一般,但是城中军民守城之心坚决,稍稍靠近一点就强攻硬弩伺候,围了一年多,硬是没有一点进展。

资治通鉴免费阅读全文(资治通鉴第一篇)(4)

骄傲的智伯简直气得吐血,从来都是他向别人发难,他什么时候碰到过这么大的钉子。他整日乘着小车绕着晋阳城转悠,冥思苦想破城之法。还真就有了收获,他发现晋阳城外不足十里的地方就是晋水,如果将晋水下泄的河道阻断,晋水就会灌入晋阳城,到时候,城中之人都做了鱼鳖,城池也就不攻自破了。

说干就干,智伯让韩魏两家配合,阻断晋水,另挖沟渠,晋水立刻改道,直扑晋阳城而来,城中大水漫灌,房倒屋塌,赵无恤这下慌了。

关键时刻,赵无恤的谋臣张孟谈出了一个主意,亲自来到韩赵两家的营地策动他们反水。张孟谈首先见到韩虎,一句话说到了韩虎的心里:赵氏并没有得罪智伯,智伯却无故发兵征讨,不仁不义,灭了赵氏下步就会灭了韩氏和魏氏。不如我们三家联合把智氏灭了吧。韩虎很认可张孟谈的想法,派自己的家臣段规去联络魏氏,自此有了灭智的打算。

第二天,智伯邀请韩魏两家在山上喝酒,看着晋阳城中的水势,智伯喜形于色,说看来河流也不能守城,还会加速灭亡,晋国河流众多,都可以利用一下啊。一句话韩魏二君吓得面如土色,因为自己封地都城内也有河流啊,到时候智伯翻脸自己也会走赵无恤的老路啊。眼看着将会大败赵氏,两人一点都不开心,反倒忧心忡忡。

智伯满心都是喜悦,当然不会注意到另外两人的表情,但是他手下有个谋臣看出了端倪,让智伯早作准备,智伯不以为然,或许即便是真的他也不惧。在韩赵二人的答谢宴上,智伯直接问我听说你们想要造反,有没有这么回事?傻子此刻也知道怎么回答啊,两人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坚决否认,说这是奸人想要离间我们的关系,咱们盟个誓吧,谁也不要背叛谁。于是以酒盟誓,饮酒狂欢。

资治通鉴免费阅读全文(资治通鉴第一篇)(5)

智伯虽然是个不仁不义的人,但是却对封建迷信深信不疑,有了这个盟誓他再也不怀疑韩魏两家了,回营安心睡觉。

那边韩魏二君和张孟谈约定反攻时间,日期一到,派人从西面掘开晋水,堤坝一开,晋水反灌到智伯军营,军士来不及反应,被淹死者无数,智伯也被赵无恤捕获。

对智伯很恨之入骨的赵无恤给了智伯一个前所未有的待遇,批判完他的大醉之后将他斩首,把头骨涂上漆,做成了饮酒的器皿。然后,韩赵魏三家将智氏满门诛杀,瓜分了他的土地。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阳之战。

三、三家分晋

得胜的韩赵魏三君又将晋君的土地瓜分了,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派使者觐见周天子,要求将三君敕封为诸侯,周烈王觉得自己反正也无法阻止,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满足三君的要求,于是敕封三家为诸侯,周天子的同姓诸侯国晋国自此烟消云散。

在司马光看来,虽然周王室衰微,三家强悍,但是三家并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立为君,还是需要周天子的敕封,如果周天子不同意,那么三国始终是叛臣,如果有一天再出现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主,就可以讨伐三国,现在三国已经有了法理上的认可,名正言顺,谁也无法动摇他们的地位了。

资治通鉴免费阅读全文(资治通鉴第一篇)(6)

三君用不合法的手段立国,凭借的就是自己兵强马壮,这也让天下的诸侯得出这样的结论,不需要再顾及君臣尊卑,也不需要考虑礼乐之道,只要自己实力强大就可以拥有霸权,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是也。所以司马光得出结论,三晋列于诸侯,不是三晋坏礼,而是周天子自己坏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