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记者:宫子

为什么我们相爱就要接吻?

它是纯爱的象征,却又不失身体的欲望。

今天,吻已经变成了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符号,甚至可以说,在现代人的各种动作中,没有哪一个动作看上去比亲吻更美好。它可以发生在私密的二者之间,异性,或者同性,以此表达个体的爱慕,它也可以在某些公众场合——例如在反恐同日或艾滋病日的活动中亲吻对方,作为一种和解式的宣言出现。

吻,几乎是一个永恒而凝固的瞬间,而它的意义变化也体现了人性对历史的一种筛选——曾经,吻有着更多政治或其他层面的含义,例如亲吻君主的脚掌以示敬仰,或者单纯不带感情地亲吻脸颊作为社会礼仪的一种,更不用说吸血鬼之吻和基督教文化中臭名昭著的“犹大之吻”。

同时,吻在早期也不是那种世界性的文化,在某些文明中也并不存在“吻”这个动作及词语。它能够在今天演变成一种世界性的、代表爱与浪漫的动作,需要感谢那些有着普世价值的文艺作品,还有那些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曾熄灭的人性之爱。

吻,在有的文明中可能并不存在

“像初恋这么重要的生物现象,到底要怎么用化学和物理来解释呢?”

日本动画《你的名字》(2016)也许运用了“咀嚼行为”这个心理原型,男主立花泷喝了三叶的口嚼酒,这让两个人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一次亲吻。

至于另一位对意识颇有研究的学者弗洛伊德,则给出了一个非常“弗洛伊德式”的解释,他认为亲吻的动作来源于人类的恋母情结,因为个体的潜意识中保留着对母亲乳头的吮吸记忆,所以在成人后才会在伴侣的身上重新寻求这种体验。弗洛伊德学说在这种情况中的运用实在是非常可疑,起码在我看来,它就像是一个工程师在面对无法解释的问题时胡乱抓起了一件工具。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母亲,在弗洛伊德的那个年代,大多数人也都经历过母乳哺育,既然这种情况是普遍性的,那这个说法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许多国家和文化中,根本没有产生过“吻”的行为,也没有一个形容“吻”的词语。

与吻绝缘的文明所占比例并不低,非洲、美洲的大多数文化中都没有接吻的习惯。而且,当这些文明接触到欧洲人的时候,他们对接吻也带有抵触心理,当地人或者认为这个行为有伤风化,不够礼貌,或者认为吞咽对方的口水是个不卫生而且令人恶心的事情。

根据文献记载,当太平洋岛上的汤加人第一次看到欧洲人接吻时,他们笑着说“你看看,他们把彼此的口水和污垢都吃了下去”。所以,也不难理解“爱斯基摩吻”的出现,北极的原住民们使用了一种和接吻相同的意象——鼻尖对鼻尖进行触碰和摩擦,却没有用嘴唇去亲吻,但这是否真的出于卫生方面的考量依旧无法确知。而在中国,接吻作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也没有被人们完全接受,1990年,《北京工人日报》还在告诫读者:由西方引进中国的接吻习俗是种“粗野行为”,带有“同类相食”的含义。

这种“同类相食”的文化解读究竟来自哪里,实在无从知晓。而在欧洲,接吻行为也的确因为其卫生方面的原因,在某段时期里遭到了禁忌。罗马皇帝提贝里乌斯曾颁布一项法律,禁止人民接吻,因为他认为接吻会导致一种神秘细菌的传播,从而摧毁罗马贵族的身体和容貌。在宗教和父权秩序统治的时期,禁止接吻也成为压抑女性情欲、捍卫道德的一种手段。但这些时期都没有持续太久,接吻,以及其背后的情感都穿破了社会教条的束缚,在骑士文化兴起和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保留了下来。

为什么相爱不能牵手(为什么我们相爱就要接吻)(1)

17世纪,一位名叫马丁·冯·肯普的德国学者写了一本1040页的百科全书,全书举例分析了20种不同类别的吻。包括“和解的吻”“虚伪的吻”“淫荡和通奸的吻”“下级对上级的吻”等等,这些解读充满了宗教审判的味道。

艺术品中的吻

“重要的作品,宏大的小说,则往往建构在不可能的爱之上,爱的体验,爱的悲剧,爱的破裂、分离、终结,等等。”

——乔治·巴塔耶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对吻的描绘开始激增。尽管画家们在吻的使用上赋予了诸多意味,比如宗教的和政治上的。但事实证明,人们对情感的体验会超越这些局限性的思考。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是19世纪意大利画家弗朗西斯科·海耶斯的油画《吻》,今天,一个第一次面对这幅画的观者根本不会想到海耶斯是在通过这幅油画讽刺独立战争期间意大利与法国的结盟,也许在知道了这个创作意图后,我们会发现的确图像中的女性姿态有一些被动,而男性的动作带有些许强迫性的暗示,但在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使其具有永恒色彩的绝对是那个充满浪漫性的动作。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列举出大量的艺术作品,例如布歇的《赫拉克勒斯和翁法勒》,蒙克的《窗边的吻》,布朗库西的《吻》,以及最知名的那件作品,由罗丹所创造的《吻》。为什么接吻这个动作总是带有定格和永恒的特点?

为什么相爱不能牵手(为什么我们相爱就要接吻)(2)

爱德华·蒙克《窗边的吻》。

以爱为思想基础的哲学家乔治·巴塔耶曾经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他看来,爱情和情欲之间存在着一个断层,它们一个属于柏拉图式的精神,另一个属于卡萨诺瓦式的肉体,太多的研究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进行阐释。而接吻,则弥补了精神和肉体之间的断层。它是纯爱的象征,却又不失身体的欲望。同时,接吻这个行为属于纯粹的瞬间,接吻的双方无关身份、地位、性别,无关二人的过去与未来,这个美好的瞬间在此时此刻发生,同样也在此时此刻结束。在这个行为中,人们并不会在意它的延续,后者属于婚姻或其他形式的范畴。而这种瞬间的情感,这种击破社会束缚的行为,才是大量艺术作品所追求的东西。

亲吻的这种力量在诸多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发展。令我们感到惊奇的是,它最早在文学中作为一种对社会风气的反抗而出现,例如莎士比亚所塑造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由于社会原因注定无法走到一起的恋人,用死亡之吻换来了一份和解。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骑士小说又风靡一时。这些小说的模式化特点非常显著,男主人公都是英俊勇武的骑士,女主人公则是深闺小姐,如果按照中世纪的社会氛围和死气沉沉的宗教束缚来看,后者几乎没有什么释放情欲,探索爱情的机会。而骑士文学则给这种生活氛围带去了生机和刺激感。

为什么相爱不能牵手(为什么我们相爱就要接吻)(3)

《吻的历史》,作者:(加)马塞尔·达内西,译者:陈湘阳,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8年11月

“在骑士文学的理想中,不论男女主角或他们所在的世界遭遇到什么事,吻总能让他们结合。这已然成为大众想象中一个潜在的主题”,马塞尔·达内西在《吻的历史》中写道。而且,直到今天,整整六七个世纪过后,吻在艺术作品中依旧延续着这项功能。

不同意义的社会与私人之吻

虽然,我个人并不喜欢用社会学的那些方式去研究接吻这个行为,因为这极有可能把接吻降格成一种出于必然性的机械运动而丧失生命力。但有些事情确实非常奇怪,同样的一件事情,在私人的场所出现和在公开的场所出现,的确有着不同的意味。尤其是在看似已经进入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亲吻的反抗意味仍旧存在,它仍旧没有完全摆脱社会讨论的阴影。2008年,英国的《卫报》曾经刊登了一篇评论,事件的由起是当时的英国首相戈登·布朗亲吻卡拉·布吕尼·萨科齐。

当然,这种吻肯定与之前所谈论的那些具有爱情意味的吻不同,它仅仅是社会礼仪角度的存在,但这件事在十年前也引发了讨论——亲吻礼究竟是否优雅。起码从《卫报》里的那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得知,作者将这个事情引起的讨论归结到了不同的文化,并且认为在社会风气更加保守的英国,亲吻礼让英国的社会氛围发生了改变。“三年前还不是这样”,“没人确切地知道为什么这种口头滥交会突然爆发”“亲吻或者不亲吻,这是一个主要的社交难题”。而在十年之后的今天,这个话题依旧没有结束,而且它极有可能会被放在当下的“性骚扰”话题中讨论。

也许是因为亲吻这个形式在社交中显得太过亲昵?那么,情人间的接吻又如何呢?起码,还是有一些人认为在公开场合接吻是一个“不雅”的举动,然而“不雅”的确是个毫无根据的形容词,同一个事情到底是属于“雅”还是“不雅”会在四个人中得到四个不同的答案。

为什么相爱不能牵手(为什么我们相爱就要接吻)(4)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1942)剧照。

所以,为了挑战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还是有人选择宣言般地表达自己的爱欲。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大量的嬉皮士用集会和群体亲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随着影像文化的兴起,电影也成为了接吻文化的阵地——1942年,《卡萨布兰卡》中的亲吻和背景的炮火声形成鲜明对比,“精彩地诠释了爱情胜过战争的力量”;1946年,《邮差总按两次铃》中因为情侣在驾驶中的亲吻导致了车祸悲剧,却让“车子里的浪漫”成为了当时的文化主流;1945年,迪士尼动画《小姐与流氓》呈现了动物之间的亲吻,2008年,另一部动画电影《机器人瓦力》则用两个机器人之间的亲吻表达了爱情的无界。

而且,电影还将更多具有争议性的镜头带给了当时的观众,例如最早的同性亲吻镜头,来自于1927年的无声电影《铁翼雄风》,镜头里两个男性军人温柔地接吻。——不过这个画面在当时反而让观众感觉稀松平常,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人在壕沟中接吻也是个常见的事情。反而在近代,同性亲吻的镜头有了更多的争议。

为什么相爱不能牵手(为什么我们相爱就要接吻)(5)

《机器人总动员》(WALL·E 2008,也译为“机器人瓦力”等)画面。

在这之后,还有更多带有争议性和划时代意味的吻出现在镜头里。包括《雨人》里那象征着健康人与患病者之间的吻,洛丽塔式的禁忌之吻以及跨种族的接吻等等。这些吻都具有很强烈的社会意味。它们也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但最后,从社会回归到个人,我们会发现依旧无法解决开头所提出的那个问题——我们为何用接吻表达爱?——是从文化当中继承了这个行为?还是一个潜意识的举动?还是一个情不自禁的举止?对此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回答。当然这个世界上依旧有人在研究这个命题,有“接吻学”

(philematology)

这个独立的学科,其研究者从科学的角度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接吻让我们感到愉快并成为表达爱欲的方式——包括镜像神经元发送的个体信息、口轮匝肌的运动、接吻时肾上腺素、多巴胺、脑内啡以及皮质醇的分泌导致情绪压力的缓解……等等,这一幕是不是有点熟悉——感觉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跳了出来在你耳边喋喋不休地解释。这种知识的确有些让人扫兴。我们倒更愿意聆听《吻的历史》作者在最后所给出的总结,让亲吻继续保有那浪漫而自由的面纱——

“画家、雕刻家、作曲家和诗人创造了自由恋爱的新世界,使人们对爱情与婚姻有了新的看法。吻改变了社会及其法律和社会经济结构。因为有了吻,我们更懂得包容,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接受开放的性。或许,吻已经不再与反抗、逾矩画上等号,而是一种我们可以享受的浪漫行为。”

作者:宫子

编辑:西西、李妍;校对:薛京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