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广场(二)移多补少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移多补少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2. 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数学过程,形成利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的策

略。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几何图形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准备:

同桌两人分别有小红珠4个 小绿珠10个 练习纸每人1张

教学设计:

一、课前游戏热身,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先做一个比听力的小游戏,比一

比谁的耳朵最灵敏。准备好了吗?仔细听,3497。

师:请问排在第二位的数字是几?生:4

师:刚才那些数学中最大的数字是几?生:9

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认真倾听是一种美德,希望同学们今天这节 课也能继续发扬这种美德,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们的发言,大家能不能做

到。嗯,声音真洪亮。

二、 回顾整理

师:比完听力,接下来我们进行眼力大挑战。

不能数,只用眼睛看,你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吗?

数学二年级上册补充习题厘米和米(一年级上册数学智慧广场)(1)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1),会发现笑脸摆得一堆一堆的。

若生说能看出谁多谁少,则追问那你一眼能看出多几个吗?

数学二年级上册补充习题厘米和米(一年级上册数学智慧广场)(2)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2)这个呢?

生:摆放不整齐,也没有办法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这次可以吗?

数学二年级上册补充习题厘米和米(一年级上册数学智慧广场)(3)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3),

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可以。

师:为什么这样就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多几个。你能评价一下这种

摆法吗?

师:像这样上边摆一个笑脸,下边摆一个笑脸这样一个对着一个摆放

的方法,这就是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一对应(板书)。

师: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师: 一一对应的摆放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为了更清楚的看出 多几个,我们可以在这里加一条长虚线,长虚线左边部分表示上下两行数

量怎么样?长虚线右边这一部分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的真棒,认真倾听自习观察积极发言,老师为你

们点赞。

三、实物操作,体会“移多补少”

师:其实,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小礼物,猜一猜是什么?就在你的

桌洞里,赶紧打开看一看。是漂亮的小串珠,赶紧数一数你有几个?

你来说,几个,什么颜色,老师把它记下来,同桌几个,什么颜色?

生:绿色的10个,红色的2个。

师:哪个多,哪个少(板书)同桌互相看看,你们的也是这样吗?哪

个颜色的多,哪个颜色的少?

老师有个问题,绿色的珠子给红色几个,同桌两个人的珠子数量就一

样多了?

我们先来猜一猜。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测,数学问题还需要用数学方法 解决,接下来同桌两人互相合作,利用手中的珠子摆一摆,比一比,

移一移,来尝试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绿色小圆片移给黄色几个,两

人的小圆片数量就一样多了。好,开始吧!

师:好了同学们,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哪两位同桌愿意上台用老师的

小圆片代替珠子摆一摆,演示给大家看。

谁能评价一下他的摆法?利用我们刚刚学过的一一对应方法摆放,让 我们一眼看出了绿色小圆片比红色多。为了更清楚的看出多出来的部 分,我们可以在这里加一条长虚线,虚线左边红色和绿色珠子数量一

样多,需要右边则是绿色珠子比红色珠子多出来的。那移几个他们的

数量就会一样多?把多的这8个都移给他可以吗?为什么?

那应该怎么办呢?你来移给大家看。

你是怎么移的?边移边给同学们说一下你的想法。 (从右边一个一个

移)其他同学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看看他的想法和你一样吗?

为什么不从左边移呢? (这边对齐了,说明一样多)也就是要从多的

这6个里面移。

大家听清楚他的想法了,谁再来说一下他是怎么做的。

嗯,这位同学用尝试的方法一个一个移的,真是一个心细的孩子。

还有不同移法吗? (移一半)

那你这3个小圆片从哪一部分移过来的?你怎么知道一下子移3个的,也 就是说你把多的部分分了一半给少的了,对吗?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真 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两位同学的移动方法,不管是一

个一个移,还是直接移一半,都是在哪一部分移出来,也就是说要想知道

移几个,我们首先应该找到多出来的部分,然后从多的里面移一些给少的,

让他们变得一样多。

同学们,刚刚我们用摆一摆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学会了吗。 (板书)

现在请同学们把珠子快速收回到小袋子里,放在书桌洞里。比比看,哪位

同学完成的最快。

四、 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比比看哪位小朋友收的最快,做

的最端正。

1.指导学生画图的方法。

师:大家知道国庆节是几月几日吗?10月1 日是我们祖国的生日,是 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庆祝这一重要日 子,小朋友们更是忙个不停,这不,手工组的两个小朋友晶晶芳芳啊做了 一些小纸花用来装饰我们的教室,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你看到了哪些数学

信息,那芳芳给晶晶几朵,两人的小花数量就一样多了?

师:有想法了,是吗?先不着急,前面我们是用摆一摆的方法找到了 答案,现在我们手中没有小圆片了,想一想:除了摆,你还能用什么方法

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呢?用画一画的方法(板书:画)

你能试着用画一画的方法把你摆一摆移一移的过程画下来吗?接下来 我们分步来完成这项挑战。请同学们先听准操作要求,在老师发给你的答

题纸的第一题空白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吧。

一会我们比比看看谁画的最简单清楚。

2.学生交流对比。

同学们坐端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几位同学的作品,请大家仔细看。

这两位同学的画法有什么不一样?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那大家 看一下,同样多的时间内,画小花的同学是不是还没有画完啊,看来画简 单图能帮助我们节省不少时间,画出来还简单清楚。我们以后画图的时候,

也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画简单图形。

再看这两位同学的作品,都是画的简单图形,你更喜欢哪一个。请你 评价一下。这样一一对应的画,能让我们一眼找到哪一部分一样多,哪一

部分是多出来的。

再看这个作品,请这位同学起来说一下你是怎样画的?用不同的简单

图形来画更加简单清楚。 (芳芳和晶晶的小花,你分别用什么图形代替, 芳芳移给晶晶几朵,两人的小花数量就一样多了,你是怎么表示移动过程

的),大家觉得他的这种画图方法清楚简单吗?

赶紧结合我们刚刚学到的经验,修改一下自己的画图吧。修改完成的 同学坐端正。表示完晶晶芳芳的花朵,接下来我们完成第三四步,请认真

听。

①师:图已经画好了,从图上你能看出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就一样多

吗?

师:移3朵,刚才咱们摆的时候可以移动小圆片,现在没办法移了,怎么

办呀?

预设1:上面擦掉一个,下面再画一个。

预设2:可以画斜线,上面划掉一个,下面再画一个。

注意:划掉几个,在少的地方画几个。

②教师板演

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在黑板上画一画好不好,老师用圆形代替芳芳的 小花,用三角形代替晶晶的小花,老师先把芳芳的14朵小花画好,画的 时候别太挤。要画晶晶的了画之前你有什么要提醒老师的吗,嗯,要注 意一一对应的画。要想知道移几个,我们需要找到多出来的部分,怎样一 眼看出多几个我们需要借助谁来帮忙,对可以在这里加条长虚线,这样一

眼看出多几朵。

从最后一朵花开始移,划一个移一个。每移完一个,问: “现在一样多了

吗?”直到两部分一样多。

芳芳给晶晶3朵花,两人的花一样多。

你能试着用老师的画法修改好自己的图吗。

③学生画斜线移动,教师巡视.修改好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已

经搞定了。

④这次我们用画一画的方法(板书:画)让芳芳和晶晶的小花变得一样多

了。

3.小结。

师:其实无论是摆还是画,他们都是从多的部分中拿出一些补给少的, 让他们变得一样多。这种数学方法在我们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板

书 )

同学们,其实移多补少这个办法我们的古人也经常用到。魏晋时期数 学家刘徽注释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 “平分之,欲令齐等,减彼之多, 增此之少,故曰平分也。”其实意思就是要想一样多,就把多的部分分出 一些给少的,从而使两者同样多。是不是和我们今天发现的方法是一样的? 看来咱班同学不仅听力灵敏,观察力思维力也是一级棒,竟然能探索出到

和古代数学家一样的方法。请同学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五、 自主练习,深化用画图方法解决“移多补少”

听说大家学会了移多补少的数学知识,羊村遇到了一共难题,想不想 帮助他们?喜羊羊和懒羊羊跳绳比赛都获得了一等奖,可是老村长个喜羊

羊奖励9块糖,给懒羊羊奖励3块糖,你觉得这样公平吗?怎样做才公平?

好办法,我们在答题纸第二题答题区赶紧画一画,看看喜羊羊给懒羊 羊几块棒棒糖就公平了。谁来说一下你的想法,展台展示。怎么确定现在

一样多了,对,我们可以数一数。同样多。

六、课总结,梳理认知链条

师:同学们,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帮助羊村解决了困难,大家开不开 心。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主要是解决 移多补少的问题,主要有哪种方法。那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过程中,我们

应注意什么?一一对应及画简单图形。第二步呢,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找,

找的是哪一部分。然后我们怎么做的?也就是移,是把多的都移给少的吗? 那移多少?把多的部分分成相同的两份,移出一半给少的,这样就使他们

变得一样多。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期望同学们课下要能活学活用,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可爱的同行,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