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同舟出自《孙子》:“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成语典故浴血奋战(成语典故吴越同舟)(1)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因为世仇,经常交战,两国的老百姓也相互怨恨。有一日,在吴越的界河上行驶着一艘船,船上有吴国人也有越国人,他们各自坐在船两头,怒目相视。船夫看到这样紧张气氛的局面,连连摇头暗自叹息。

当那只船刚刚行驶到河中间,突然乌云密布,大风四起。看着突变的天气,船上的人都开始变得慌张起来,都纷纷地向船舱里面躲避,个个都踉踉跄跄。这时有个吴国的妇女抱着一个哭喊不停的小孩子,有个越国的老人因为腿脚不利索,跌跌撞撞差点从船上掉下去,幸亏一个吴国的年轻人扶了一把,但那位老人也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

这时河水湍急,加上狂风暴雨,此时的船晃得更厉害。船夫一边掌着舵,一边大声对船舱里面的一个年轻人喊,让他过来帮忙把船帆拉下来。刚才吴国和越国的人各自坐在船头,现在都挤在船舱里面,已经很难分辨出哪些是吴国人哪些是越国人了。正当那个年轻人起身准备出去时,这个年轻人的妻子抱怨道:“怎么不让他们越国的人出去帮忙!”,年轻人瞪了一眼身边的妻子说到:“都什么时候了,还计较这个。”就转身出去帮船夫拉帆去了。

看到情况越来越危险,刚才那位差点从船上掉下去的老人,也催促他的儿子出去帮忙。这时船舱里面的几个年轻人都出去帮忙,他们顶着狂风暴雨,互相帮衬着,这时候他们都忘掉了仇恨,就像左右手配合得那么好,齐心协力往下面降着船帆。

经过大家的一起努力终于把船帆降了下来,他们回到船舱互相寒暄。过了一段时间,风雨终于停了,船夫重新升起船帆,向河对岸划去,船靠岸后,人们纷纷上岸相互道别。船夫看着这些人,露出一丝微笑,感慨地说:“吴越两国的人如果能一直这样和睦相处,那该有多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