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知识大全集(成语故事可以这样玩)(1)

楚汉之争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病逝,中车府令赵高等人发动沙丘政变,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秦二世昏庸荒淫,赵高又专权乱政,百姓苦不堪言。

十年暴政最终引发了秦末农民大起义。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成语故事知识大全集(成语故事可以这样玩)(2)

这是描写楚汉之争历史故事中相对简单的文字,在这段历史当中蕴含着许多的成语典故,因此它不仅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也出现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

其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以及关于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广为人知。像“鸿门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因为战争持续不断,于是四处军营都在招兵买马,但是后来单靠招揽人才已经满足不了军队的需求了,开始大量的征兵。常年的战争使得入伍的士兵年龄越来越小,有些人为了躲避被强迫征兵只能逃跑。

在戏剧课上,热身活动就是以这样的背景开始的……

成语故事知识大全集(成语故事可以这样玩)(3)

老师扮演军队教练到各地征兵,当教练喊出XXX的名字时,代表着他被征兵了,为了争取时间想对策,他们(学生们)在教练(老师)喊出名字并快要到达他身边去触碰他时,他要适时地叫出其他人的姓名,让教练转移目标,为自己争取时间。(这其实是戏剧课上经常会进行的热身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放松肢体,也很适用于彼此的熟悉和连接。)

活动当中,能够让学生们对士兵这个角色以及打战这件事情有初步的感觉。

在征兵活动结束后,出现了一位说书人(教师入戏扮演说书人),手执折扇,摇曳着说道:

“何谓乱世出英雄?楚汉争霸战争持续多年,各地狼烟四起,各路阵营相互对垒,争取占据有利地形,都想在‘天下’中分一杯羹。其中有善谋略者,有晓军事者,项羽、刘邦、韩信、张良……皆为时势造英雄,就看哪位英雄能够掌握乾坤,造就属于自己的时势了!各位看官,今日给大家讲的就是楚汉争霸之中的‘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分两次说书人入戏,一次讲一个典故。)

因为说书人的入戏,学生们顺利进入楚汉之争的历史背景中,主动询问老师,了解这个成语典故。紧接下来我们用戏剧范式中的“动作连环四重奏”将“破釜沉舟”事件呈现出来。

成语故事知识大全集(成语故事可以这样玩)(4)

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和组织,他们呈现出来这样的景象——扮演项羽的学生带领着扮演士兵的学生们乘坐在一艘由老师和椅子排成的木舟上,行驶在一条蓝色的河(学生扮演)上,船的最后一个位子坐着的是擂鼓的士兵。

在还没有达到战区时,士兵们由于疲于打战,已经失去斗志,甚至有些为了保命,想要伺机逃跑。他们在木舟上窃窃私语:“我已经不想打战了,这次去很有可能会战败。”、“我也不想再去了,我想回家。”这是第一个画面;

到达目的地之后,士兵们排列战队也显得萎靡不振,并且商议着趁人不备乘舟逃逸,项羽察觉了。这是第二个画面;

项羽突然召集众人再次集合,并下命令:“现在每人只能保留三天的干粮,然后把锅砸穿,把船凿沉!”众人虽不解却依令而行,开始凿船砸锅。这是第三个画面;

项羽说道:“此次战役,有进无退!”众人在这样的举动下反而下定决心,士气大振,士兵擂起战鼓,鼓声雷雷。这是第四个画面。

成语故事知识大全集(成语故事可以这样玩)(5)

学生们依靠着自己的理解,对这个历史典故进行回溯,在回溯过程中不断地对细节作出调整,比如在擂战鼓的时候,负责的学生打鼓时的声音不够响亮,总觉得最后一个画面没有办法完全表达出他们那一刻的心情,所以他们反复呈现了三次,就是为了在最后那一刻能够得到与他们内心感觉匹配的音量。

而往下我们又对“背水一战”进行呈现,与“破釜沉舟”不一样,这次他们的呈现要点体现在地形上,因为“背水一战”还被称为“井陉之战”,所以他们将“背山面水”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进行空间建构。有了空间的变化,典故的呈现就水到渠成了。

在展现战役的过程中,老师也会询问角色当下的感受,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自己的感觉。而通过这样体验式的学习,学生们对于这两个成语的理解是深刻的。

因为在最后讨论的环节中,老师问道:

“你们觉得这两个战役有相似的地方吗?或者这两个成语有相似之处吗?”立刻就有一个学生不假思索地说:“都让人感觉有进无退!”当下,能够感受到他们真的理解并能够去运用了。

其实成语典故的主题是持续的,他们并不是在一开始的戏剧课上就能够产生这样的体验和效果。

第一节课进行时,我们选择的是楚汉之争中另一个成语典故——“鸿门宴”。

成语故事知识大全集(成语故事可以这样玩)(6)

学生们开始的呈现完全是按照现代化的方式去演绎的,项羽坐在距离其他人很远的地方,架起双腿,带着墨镜和帽子,护卫们也拿着枪。而刘邦赴宴时只能一直跪着,或站在旁边。呈现的过程中也显得心不在焉。

就这样将故事演绎之后,老师和他们一起讨论当时的背景,讨论项羽的出身,刘邦的出身,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当讲到项羽出生贵族,身有傲气,他宴请客人的时候,必定会很注重礼仪。而刘邦虽说出身低微,但也是一方首领,项羽会怎样招待他呢?还有在古代他们的兵器多为冷兵器,只有刀枪棍棒矛盾之类。对人物的理解使得学生们瞬间有了呈现的愿望,本来已经下课了,他们自己主动要求重新呈现。

这一次他们从环境布置、人物角色开始,都很投入去设计,果然再一次呈现时大家都很专注,享受在其中。结束之后,有一个学生不禁感叹一句:“好好玩啊!”。

正是因为他们在那一刻的专注收获的体验,引发了他们内在感受的变化,而兴趣也驱使着他们能够有接下来的认知体验。

在戏剧场景的经验、感受中认识这些成语典故,让它们有趣,也让学生有意愿去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和历史、语文一起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