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很少关注历史,过去很多大事件,也都淹没在了滚滚红尘中,但澳门的回归却被很多人铭记,也应该被很多人铭记。可能是当时家庭电视的普及让更多人看到,也可能是那一首歌太催人泪下,也可能是看到中国真正的变得强大起来,1999年12月20日这一天才会记忆深刻。这一天中国近代历史的屈辱被彻底洗净......
每日桥报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时间回到1999年2月15日,这一天,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一个身穿白纱天使裙的小女孩出现在亿万收看直播的中国人面前,她用充满童真的嗓音唱道:“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这个小女孩就是来自澳门培正中学8岁的容韵琳,而她唱的这首歌曲,便是闻一多先生在74年前写下的《七子之歌》的第一首——澳门。
1925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的闻一多先生把被西方列强霸占去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等七地,比作被迫离开母亲的七个儿子,哭诉所遭受帝国主义强盗蹂躪的百般痛苦,要求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在“序”中这样写道: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翼以回其母心。诗人做《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凤》之七子。因择其与中华关系最来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奇兴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ISACE - LORRAINE(洛林)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热情地呼唤澳门等七个在1926年被帝国主义侵占的地方,尽快回到祖国怀抱,第一首先唱澳门:
你可知“麻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这首诗一出现就令人注目,引起许多人的强烈共鸣,后来担任上海沪江大学首任中国籍校长的刘湛恩,看到这首诗之后马上将其收入《公民之歌》。这座离开母亲最久、美丽、神秘、狭小,充满诱惑和陷阱的城市。如今的澳门,主要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国际自由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世界四大赌城之一,是全球发达、富裕的地区之一。
闻一多
澳门古称澳,最后因为澳之南北有两山对時,形状如澳之门,所以有“澳门”之称。《澳门纪略》中记载:
“濠镜澳之名,著于《明史》。其曰澳门,则以澳南有四山离立,海水纵横贯其中,成十字,曰十字门,故合称澳门。”
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组成。位于珠江口的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东隔珠江口与香港相距 61公里,西与珠海市湾仔隔水相望,北与珠海市拱北接壞,东北距广州 145公里。澳门地势南高北低,主要由低丘陵地与平地组成。凼仔岛在澳门半岛以南,有两座大桥与澳门半岛相连。路环岛在凼仔岛以南,由一条海堤公路与凼仔相连。
5000年前澳门已有人类活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将澳门纳入中国版图,为南海郡番昌县属。南宋末年,大将张世杰奉幼主来帝在此抵抗元军。1279年正月,元将张弘范以舟师大败宋年,宋室遂亡。自此以后,澳门附近又归沉寂,直至葡萄牙人到来。
1513年夏天,葡萄牙人欧维治将载满香料的船队驶入澳门港,他成为第一位抵达澳门的葡萄牙人。一年后,葡萄牙官员皮雷斯根据欧维治的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东方志》,成为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第二本西方人所写的有关中国的著作。
大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第一个到达澳门的葡萄牙人欧维治从珠江口进入澳门
澳门正式开埠(bù)始于 1535年(明嘉靖十四年),这一年,明政府将市舶提举司(贸易管理机关)移至澳门,允许葡萄牙人和其他外国商船在澳门附近海上进行贸易。1553 年葡萄牙人通过贿赂收买当地官员,以晾晒水浸货物为由,要求上岸,得到批准,从此葡萄牙人逐渐在澳门聚居成村,开始长期居留。以后,他们渐次扩大居住地区,修筑城墙炮台,在其居住的内部实行葡式管理。
在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形成上,最大的区别在于:香港是英国人以坚船利炮通过武力强行占据的,而澳门却是在葡萄牙人的软磨硬泡,以欺骗的手段占据的。如果说在历史的法庭上,英国人犯下的是“抢劫罪”,那么葡萄牙人犯下的则是“诈骗罪”。
葡萄牙虽然在澳门扎下了窝,但从葡萄牙人入据澳门至鸡片战争前近300年间,明清政府一直对澳门拥有并行使主权,依法实行管理,收取税赋。1840 年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乘清政府战败之机,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未果,便武装进犯,赶走中国驻澳官员,拆毁政府衙门和海关,将占领澳门半岛的范围逐步扩大。当时的中国时值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全国一片大乱,清廷自顾不暇,澳门便任由葡萄牙人摆布了。到1849年,中国政府在澳门长期行使的主权终告停止。1887 年葡萄牙强迫清政府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又称中葡北京条约,其中关键一款是“中国允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及属澳之地,与葡治理他处无异”,等于承认了葡萄牙对澳门的管治权。
清政府与葡萄牙签订《北京条约》
该条约留下一个最大的后遗症,就是葡方在条文内塞进“属澳之地”的字眼,它为葡萄牙有了日后逐步侵占“属澳之地”的法律根据。于是葡萄牙人便可乘界址未定之际,以澳门半岛为中心向四面扩张地界。
鸦片战争(1842 年)后,有心国事的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都曾有澳门之游。清末改良派名士郑观应(香山县雍陌乡人)自幼便出入澳门,更在澳门撰写完成(1886 ~ 1891年)其代表作《盛世危言》对清末政治思想影响深远。1895 年后,改良派领袖康有为、康广仁陆续人澳,梁启超更于1897 年2月在澳门创办《知新报》鼓吹维新变法。不过,对中国现代史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仍首推孙中山先生。
清朝思想家魏源
1892年秋孙中山自香港西医学院毕业后,便应澳门镜湖医院之邀至澳门行医,成为澳门首位华人西医。1893年春,孙中山被澳门葡医所排斥,迁居广州。同年7月18日,他与澳门土生葡萄牙人飞南第(又译飞能地)等志士合作创办了澳门第一份双语新闻纸,以中文、葡文刊印的《镜海丛报》。这份双语周报除报道澳门与国内外新闻外,还刊登了不少革命政论与革命党人活动的消息,可以说是清末革命派的第一份新闻报纸。孙中山在思想上,为中国对澳门问题的基本立场与政策,定下了一个不可动摇的方针,
那就是不承认“不平等条约”的效力,及致力废除“不平等条约”——也就是中国必须要在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28 年4月,国民党政府照会葡方,要求终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同年12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与葡萄牙驻华公使在南京签署中葡新约《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条约主要提及中葡两国关税,双方人民司法管辖归属与权利,及通商航海,与以英文本为准解释等事项。1929年3月27 日,该条约正式生效。从这时起,葡萄牙人已不再拥有 1887 年取得的“永居管理澳门”的权利,中国政府已随时可以收回澳门。
但是,中葡新约居然对澳门的地位问题一字不提。于是葡萄牙人依旧占据着这块远东最古老的居留地。而中葡新约为何对澳门地位问题只字不提已成为历史之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979年2月8日中葡两国在巴黎签署建交公报,决定两国自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还达成了“澳门地位秘密协议”:
澳门目前是在葡药牙国管理之下的中国领土,将于日后交还中国,至于日期及交还方式,可在将来适当时期由两国政府通过谈判解决。在澳门交还中国之前,葡萄牙国政府应導重及维护澳门华人的权益。
但是考患到门问题的复杂性,双方同意在建交公报中只字不提澳门问题,而由葡萄牙总理麦斌图在里斯本发表两国建交公报的记者招待会上,做这样的声明:
“它(澳门)是中国的领土,但仍在葡萄牙国管治之下。”
为了体现“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这一精神,双方决定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承认中国的国庆节为政府公众假期;将“海外省政府”改为“澳门政府”;在军事上宣布澳门为“不设防的城市”等等。其后,两国关系不断发展。
清政府和葡萄牙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1984 年是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
澳葡总督高斯达密切注视者中英头于香港问题的外交谈判,看到中英谈判曲折的历程,终于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1984年9月26日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周南,与英国驻华大使伊文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关于香港同题的联合声明,宣告中国政府将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中国。
中英联合声明举世瞩目,不但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而且为中葡解决澳门问题提供了范例,世界舆论随即把注意力转移到澳门问题上来,看中国在澳门问题上有何动作。
对中国而言,香港问题与澳门都是一个回归祖国的问题。不谈则已,要谈的话,基本立场都是什么时间接收、用什么方式接收(包括过渡期该作哪些安排)而已。
1997年香港回归
但是,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一、与英国动用武力不同,葡萄牙人入居澳门并获得高度自治权,从来没使用过武力,而是通过行贿手段换取得到的。1887 年的中葡条约,中国方面可以说遭到葡萄牙国方面的“讹骗”,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存在主权争议与否,是澳门与香港在前途问题上最重要的本质差异。
二、中葡双方既然不存在主权争议,因此双方的谈判重点便是何时交接的实质问题上。在澳门问题上,葡国不但早于 1974 年对中国提出交回澳门的建议,而且早就在1979 年承认澳门是中国的领土。
三、香港居住的英国人一直都是极少数,大部分在香港居住的英国人,不管是公务员还是商人,年老退休之后都会返回英国本士,从来没在香港落地生根。但是,澳门的葡萄牙人却与中国人交往通婚了 400 多年,逐渐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马交仔”(包括土生葡萄牙人与衛籍华人)阶层。
英国人其实在骨子里(后来更形诸 1981年公布的《英国国籍法》上)从来没承认持香港英籍护照的香港人是具完全资格的英国公民,葡国人却一直把“马交仔”当做葡萄牙最忠贞的公民,赋与他们完整的公民权,并视他们为澳门的首要利益所在。因此,土生葡萄牙人与葡籍华人问题,是澳门独有而香港不存在的另一个本质差异。
1984年10月3日,邓小平在回答澳门立法会议员吴荣恪的提问时说:
邓小平
“澳门问题将会像香港一样,同一个时期,同一个方式解决。至于解决澳门的问题会不会影响其他,是早解决对香港有利,还是迟解決对香港有利,我还在考虑,现在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三天后,邓小平在接见马万祺伉俪时,再次谈到澳门问题。
“澳门的事情不急,可以七八年内不提不谈,甚至可以更长时间不提不谈,请大家放心,继续工作。”
邓小平还特别强调:“不要怕风险,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澳门的情形,是如何继续保持安定繁荣……赌业仍然可以继续办下去。这是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做法。”
1986 年5月20 日,中葡两国政府发布了就澳门问题进行会谈的“新闻公报”:经过友好磋商之后,决定在本年6月最后一个星期于北京开始谈判,解决澳门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澳门地区,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期望。
6月30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第一轮谈判在北京拉开帷幕,被葡萄牙强占四百多年的澳门终于踏上回归的谈判路程。
中葡谈判的情况到底如何?葡萄牙当局是否也会像撒切尔夫人一样搞什么名堂?这是澳门四十余万中国和葡萄牙居民所十分关切的事情,也是中国亿万人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这一谈判虽然不像中英关手香港的谈判那么尖锐复杂,但是自始至终也波澜起伏,令人关注。
铁腕撒切尔夫人
第一轮谈判开始的日期定在6月30日和7月1日,就大有讲究,是中国与葡萄牙反复磋商的结果。
本来,按照中国的愿望和安排,是越快越好,最好是在 1986年上半年就开始;但是葡萄牙方面却由于种种原因想往后拖,而且越迟越好,这就必然产生一些麻烦和矛盾。
开始时,中方主张在1986年3月开始;葡萄牙方面反对写具体时间,双方争论结果互做让步,宣布在1986年上半年开始。
到了1986年3月,葡萄牙方面又以存在许我复杂的内政问题需要解决,以及代表团长麦端纳正在葡萄牙驻联合国大使任职,来不及做准备工作为由主张在6月底举行。
于是,中葡政府经过反复磋商,5月20日再次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宣布中葡关于澳门的谈判于6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在北京举行,而6月29日恰好是星期日,谈判又不可能在一天内结束,于是中国便为珍惜中葡友谊而给子特殊照顾,确定了 6月30日和7月1日作为谈判开始日期。6月30日,谈判一开始,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周南便拿出他善于根据谈判的实际情况吟诗颂词的“例牌好菜”,朗诵出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千古佳句:
潮落江平未有风,
兰舟共济与君同。
这高妙而幽默的诗向此刻用来比喻中葡两国代表是伙伴而不是对手的谈判关系,暗示了中葡之间的和谐感。毕竟中葡之间不使中英之间有个主权争执,关系简单多了。
双方会谈气氛十分融洽,中国方面对谈判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取宽容的态度,如按照规定双方代表团成员各 6人,但是谈判开给的时候,葡萄牙方面却多了一个人。葡萄牙驻华大使华礼路以顾同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可能是街萄牙方面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必须有葡萄牙驻华大使华礼路在谈判中提供协助,调解葡简牙总统派与总理派的分歧;而且葡萄牙方面的工作人员也比中国方面多一个人。对此,中国代表表现得非常大度,从而使第一轮会谈进行得很顺利。这轮会谈进行了两天,双方就整个会谈应该如何进行交换了意见,会后发表联合公报称:
“会谈是在友好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的,双方除商定了会议的全部议程外,并就一些实质性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对第一轮会谈的结果表示满意,并决定于9月份在北京举行第二轮会谈。”
1986年6月30日首轮谈判
1986年9月9日,第二轮谈判开始了。
周南与葡萄牙代表团团长麦瑞纳一见面就热烈拥抱,与首轮会谈时的握手情景又前进了一步,敏感的港澳记者又大发议论,认为双方将就实质性问题展开讨论,正式进人主战役阶段,即将有精彩的好戏上演。
果然,周南看到有些记著携带《唐诗三百首》进人会场,准备在周南照例吟诵唐诗的时候翻查对照,他就微微一笑,一改每次谈判开始前吟诗领词的习惯,换成讲故事的形式,引用晋朝著名画家顾恺之“倒啖蔗,新人佳境”的趣话,表达对第二轮谈判的衷心祝愿。
这则趣话引起港澳记者、评论家的极大兴趣,纷纷发表令人极其感到兴趣的评论。有的评论家认为,周南除借此表达中国代表团对会谈的殿切希望外,更重要的是预料会谈将会由易到难,容易出现分歧,希望能由“不知如何下手”到驾轻就熱,双方很好合作,越谈越有成绩,将问题和困难逐个解快,最后都能够吃到甘蔗最甜的部分。还有一些评论家认为,这是一个暗喻,就是中葡会谈从第二轮起,开始进人实质性的会谈,并随着难度的逐步提高,令双方在每攻克一个“难题”之后,便享受到加倍的欢喜。
双方大谈旅游和吃水果经过之后,在闭门进行正式会谈时,双片便发觉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歧见极深:比如:在归还澳门的时间问题上,中方要求澳门与香港都在1997年同时解块;葡萄牙方面认为200年是澳门“开埠”450周年,届时归还有“纪念意义”;在国籍向题上,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而葡方主张实行双重国籍。
尽管如此,双方都很有耐心,以友好协商的方式发表新闻公报称:“双方在友好融治的气级中就各项议程的实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了进展。”
中葡谈判
第三次会谈10月21日和22日在北京继续进行。这轮会读涉及一些有“份量”的实质问题,双方都承认这轮会谈十分重要。
周南又诗兴大发,在开场白中,大谈秋天是北京一年四季最美的季节,秋天可谓成熟的季节,并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得”的名句,暗示会谈开始进人“成熟”和“收获”的阶段,这一轮会谈将会冲破藩篱“排云而上”,使“碧霄”响彻喜人的“诗情”,预示会谈将有重大突破。
原外交部部长周南
中午12时半,麦端纳团长邀请周南到葡萄牙驻华大使馆共进工作午餐,就一些有争议问题的要点,进行长时间的协商。
经过双方共同的努力,互做让步,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两天后,双方发表新闻公报说,“双方在友好融洽的气纸中继续就各项议程的实质问题进行了深人的讨论,并取得了广泛的一致”,还决定在双方政府代表团下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具体讨论和修订中葡双方会谈中所提出的全部协议文件草案。中葡谈判至此告一段落。
大体来说,前三轮会谈属于第一阶段的初步会谈,进展相当迅速,不到4个月时间就成立工作小组,而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之相同阶段则用去一年半的时间。
然而中葡谈判的“诡异”之处也在于此,它取得的成就还是初步的,中葡谈判在走向达成协议的道路上,还存在重大障碍,分歧最大的是交还澳门管治权的时间问题。
就在中葡关于解决澳门问题的会谈处于关键阶段,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有人吹起一股冷风。街萄牙执政的社会民主觉发言人巴度里在接受葡萄牙《消息日报》记者采访的时候,公开表示中国在2000年以前收回澳门治权的主张难以按受,声称最适当的时间是2017年,甚至有的葡萄牙人主张“越晚移交越好”,企图把澳门治权拖延到21世纪再移交中国。
在原则问题上,邓小平从来不允许做出让步。在此情况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985年12月31日郑重地发表谈话说:“在 2000 年前收回澳门是中国政府和包括澳门同胞在内的10亿中国人民的不可动摇的坚定立场和强烈愿望,任何超越2000 年后交回澳门的主张,都是不能接受的。”
1987 年1月2日,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在澳门也发表谈话说,2000 年是个大关,中国人民不希望到21 世纪,仍然有土地在别人手上。
中国政府和有关人士的坚定立场引起葡萄牙政府的高度重视,堵死了他们企图延期交还澳门管治权的一切借口,但却发生了罕见的“秘密协议失踪事件”。
1987年1月,对中国方面所说的中街双方1979年2月达成的建交秘密协议,葡萄牙总理席尔瓦等人都说找不到了,澳门总督马俊贤则声称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要求葡萄牙政府给他一份文件副本,但是领导当时中葡谈判的葡萄牙总统坚持说有这份文件。
经过一阵折腾,秘密文件终于我到,也传出葡萄牙政府从其原有立场后退的消息。
1978年1月6日,葡萄牙所有领导人都参加的国务会议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烈争论,终于正视现实,原则上同意于1999年将澳门治权交还中国,并派葡萄牙外交国务合作秘书阿 •苏亚雷斯1月20日赶往北京,向中国方面通报了葡萄牙国务会议的重要决定:
澳门目前是在葡萄牙管理之下的中国领土,将于日后交还中国,至于日期及交还方式,可在将来适当时期由两国政府通过谈判解决。在澳门交还中国之前,葡萄牙政府尊重区维护澳门华人居民的权益。
1987 年3月18日,中葡双方又恢复了谈判。但是双方谁也没有宣布要开多少天,亦未透露议程进度,香港、澳门舆论的期望都非常高,但是由于澳门问题的历史复杂性,仍然波折迭起,险象丛生。
令人注目的第四轮谈判18日上午9时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二号楼正式举行,像以往那样,在前 10 分钟内仍然允许记者采访照相,周南显得特别活跃,神采奕奕地引经据典,吟诗领词。
周南对麦端纳说,他家门前的两棵桃树特别惹人喜爱:一棵树已经开出鲜艳的桃花,另一棵正含苞待放,这叫做“桃花又是一年春”。
香港、澳门记者对周南比较熟悉,听了周南这番开场白很感纳闷,因为据他们所知,周南住在高层公寓里,他家门口哪里有桃树?港澳记者彼此议论纷纷,认为周南这番话大有深意:最大的可能是个巧妙的暗喻——“祖国大门口外的两棵桃树”——香港和澳门,其中一个已经解决了问题,另一个亦将获得解决。
奇怪的事情很快发生了,谈判开始刚一个小时,周南就起身离开,记者急忙国住周南追问这是不是中葡会谈不顺利的重要迹象?
周南笑容可掬,说明他临时有事,很快就会回来。
记者认为这很大可能是“外交辞令”,在双方对等的谈判桌上,实际上是团长的谈判,团长“因事外出”,这谈判怎么进行?
正当记者议论纷纷之际,又一个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葡萄牙驻华大使华礼路也离开会场外出,记者们国住他采访,问他和周南为什么离开?华礼路滔滔不绝地解释说:
“周南离开会场只是因为有事要他会商,与会谈无关,会谈的气氛正常,明天继续会谈。”
周南和华礼路的先后离开已经使记者感到莫名其妙,中国代表团长的离开原因竟然由葡萄牙驻华大使进行解释,就更使人疑窦丛生。
不一会儿,街萄牙代表团长麦端纳也从谈判室走出来,一反常态地主动向记者解释说:“会谈有成果,我们正为编写条文而努力工作。”
这轮会谈共举行6次正式会议和5次私下接触,双方发生激烈争论,中国历来不承认双重国籍,而葡萄牙却极力强调双重国幕是为了保护葡萄牙护照持有者的利益,维护葡萄牙国护照的“尊严”。这样,国籍问题就成为这轮会谈的焦点之一。
澳门回归交接仪式谈判细节
经友好协商,双方同意采用“各说各的”方法来解决国籍及土生葡人问题。葡萄牙方面对保护其在澳门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文字、文物、宗教活动等问题,表示了强烈的愿望;中国方面从大局出发,也做了合情合理的让步。在这轮会谈中,“双方审议了协议文本草案,就协议文本内容,取得了一致意见”。
不久就看到了中葡两国的会谈公报:
会谈是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的。双方审议了协议文本草案,就协议文本的内容取得了一致意双方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将由中葡两国政府代表团长于1987年3月26日在北京草签。
至此,历时9个月的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会谈,宣告圆满结。
回归前的4轮谈判
1987年1月葡最高国务会议同意1999年12月31日把澳门交回中国。中方认为12月31日太晚,提出12月20日,3月初葡最高国务会议研究接受了中方立场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日期由此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 1999年12 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周南喜气洋洋地与葡萄牙代表团长麦端纳热烈握手,兴高采烈地发表讲话:
“澳门问题的解决,标志着中国人民朝着在本世纪内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目标,迈出的又一个重要步骤。它再一次显示了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实行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1987 年4月13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正式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987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
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国家主席李先念和中葡两国总理起赵紫阳、席尔瓦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上午11 时 30 分,中国总理赵紫阳和葡萄牙总理席尔瓦在庄重的气氛中,各自代表本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上郑重签字,然后交换声明文本,两国领导人热修地握手,互相碰杯祝贺。
整个仪式只有12分钟,然而这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极不平凡的12钟,宣告了澳门旧时代的结束,标志着澳门新时代的开始。一百多年来遗留的、给中国带来耻辱的澳门问题,以中国恢复主权而得到圆满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