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民

二月二抒情句子(二月二散文)(1)

这些年,我在外工作,对传统的民间节日似乎有些淡漠。但一个人无论离家多远,在外工作多久,故乡永远是他最魂牵梦绕的地方,浓浓的乡愁,在他的心中永远无法抹去。因为一个人只有时刻把老家装在心里,他才有生命的根,他才有精神的家园。想起那些年在父母膝下生活的日子里,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感情。

正月刚过完,紧跟着就是“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也是孩子们春节过后一个最快乐幸福的日子! 晚上,城里的夜色少了些繁星点缀,没有了记忆中的深邃和高远,风从纱窗间带着城市的味道吹了进来,让我感觉若有所失,我的视线扫向窗外,定格在遥远的夜空。“二月二”,是一个“出正月”的标志节日,代表了与年节有关的一抹温情。是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我飘荡的思绪禁不住回到了小时候过“二月二”的情景。我挚爱的故乡!今年的“二月二”,是否还保留着往年的传统节日气氛?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些贫穷的岁月里,农村到处都是一片荒凉和苍白。那时候家庭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大人们生产队挣公分来勉强维持。大部分人家日常生活拮据,每日三餐,几乎都是围着秋粮、红薯、野菜等素食轮流转换,即便如此,这些食物也常常供不应求,肚子经常会出现吃不饱而饥饿的窘境,只有到了过年这段时间才能稍微有所改善。一般人家从大年初一这天起,享受着一种丰衣足食的日子,这情形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六。特别是在饮食上,一般过了正月十六,就改换成平日的吃食。整个年节至此宣告结束,人们要从春节期间的氛围中,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按照我们老家的风俗,“二月二”,龙抬头 ,春季来临,万物复苏,开始春耕大忙。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真正的春天到来啦。

“二月二”这一天,民间传说中的神龙会苏醒升天,兴云布雨,以保来年风调雨顺,敬龙祈雨,祈求丰收。据有关资料记载:“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古时候人们认为农历二月初二在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这一天还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也把“二月二”又叫做“春龙节”和“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在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依据气候规律,农历“二月二”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所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希望借龙威以慑服蠢蠢欲动的虫子,目的在于祈求农业丰收,人畜平安。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一天是龙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很多地方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通过查看有关资料,“二月二”这个节日,全国大部分地方都过。不过由于地域不同,过法也不尽相同。各地习俗内容十分丰富,人们会用敲击梁头、吃炒豆(崩龙眼)、吃麻花、吃面(吃龙须)、吃饺子(吃龙耳)、吃面饼(扯龙鳞)、吃面豆、祭龙、撒灰、击房梁、熏虫、汲水、理发、儿童佩戴小龙尾、儿童开笔取兆、食猪头等,这些做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龙兴云布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这一天,也是我们一年中与龙走得最近的一天,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传承着中华龙行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带着对神州大地无私馈赠的感恩,带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在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中描绘着新一年的愿景。

早先过完年,按照农村初八初九的说法,“过了初八九,没肉也没酒”。至于过到正月十五,那已经是一天比一天淡薄了。直到正月十五有个高潮迭起,就是张灯结彩闹社火、放烟花。社火结束,漫天绽放的烟花,也总算是落下了过年最华美的落幕。我们小时候,每年过完正月十五,母亲就开始把家里剩余的麻花(多时十来根,少时三五根),收拾起来,放在提篮里,挂在房樑上,准备过“二月二”时,咬“蝎子尾巴”用。

按照我们老家的风俗习惯,“二月二”是“老鼠娶亲”、咬“蝎子尾巴”的时间,赶在“二月二”之前,家家户户要炒“炒蛋子”(城里人叫面豆)。“炒蛋子”是用白面做成,它的做法也很传统,原料是白面粉(个别家庭面里放些鸡蛋)、花椒叶、食盐适量等,揉成杏核大小的面蛋。先将早就筛好的炉土(一种深红色的土),放在大铁锅(或其他容器)里烧火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然后放进揉好的面蛋,进行翻炒,一会儿的功夫,面蛋的浓浓香味,就在周围弥漫起来。再过一小会儿,将炒熟的面蛋,放在筛子里,轻轻地晃动几下筛子,附在“炒蛋子”上的炉土就从筛子眼里纷纷落下,一筛子金黄的“炒蛋子”,就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不焦不嫩,外香里脆,亮亮晶晶,黄黄灿灿,脆脆生生。嚼起来香味道十足,既能补钙,又能健齿,越嚼越香,回味悠长。这种食物据说非常养胃,因为没有经过油煎,非常经济实惠。因此,“二月二”前几天,各村炒“炒蛋子”的场面,堪称壮观,全村上下家家户户都溢满香喷喷的味道,整个村庄都被那种香气所紫绕 ! 我们小时候,零食不多 ,每年春节后开学不久,“炒蛋子”就成了孩子们的零食主角。它干脆香浓,爽口开胃、便于携带,不易变质。上学之前揣得衣服口袋鼓鼓的,一边走路一边吃。上课中有时还偷偷摸几颗塞进嘴里,发出清脆的声音,只能捂着嘴巴怕老师听到。每到课间时间,小朋友们都拿出自家的“炒蛋子”交换着吃,逗喂着、嬉戏着,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吃着自家的“炒蛋子”,得意洋洋。在我幼小的记忆里,“二月二”前后,每天上学的时候,母亲总会抓一些“炒蛋子”,装在我的口袋里。我在上学的路上放进嘴里,一边走一边吃,嚼得嘎嘣有声,满嘴放香。简直是我童年最美的享受。虽然当时家庭条件有限,母亲炒得不多,我吃起来也十分爱惜,嚼起来更是美味异常,因此,每年到了“二月二”,总会想起小时候吃“炒蛋子”的美好时光。

小时候, 对于生活在物质条件并不宽裕环境下的孩子们来说,吃“炒蛋子”简直就是一种难得的美味与享受。因为那时的岁月清苦,故乡贫穷,这个时候最快乐的就是孩子们,他们吃着“炒蛋子”,幸福感在那个年代冲击着苦难的时光;幸福感绝不亚于品味春节的美味佳肴!故乡吃“炒蛋子”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现在,尽管老百姓不愁吃穿,不愁花销;尽管在农村“二月二”的民俗,开始逐年淡化。“二月二”,孩子们吃“炒蛋子”, 已经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一种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吃“炒蛋子”独有的兴奋而又神气,更是一种记忆深处的滋味;“炒蛋子”(城里人叫面豆)作为零食,经常在商店、市场、超市里售卖,已经没有了季节之分。售卖的“炒蛋子”有各种口味,包装也很精美,但却少了我们儿时的味道,重要的是缺少了那份蕴含着童心、童真、童趣的感情。

至于家里正月剩下的麻花,因为“二月二”这天晚上,老鼠要“娶亲”,家家户户不许点灯(当时用的是煤油灯),全家大小摸黑睡觉,等“老鼠娶亲”过去,第二天,就可以吃麻花了。家乡人叫咬“蝎子尾巴”。我小时候亲身经历过,晚上,全家人睡在炕上,屋里漆黑,夜深人静,就能听见家里风箱里老鼠“呼嘌、呼嘌”的声音,等声音过去,“老鼠娶亲”就算结束,“二月二”就算过完。

我到城里工作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提高。“二月二”没有故乡吃麻花的风俗。而是“二月二”这天,男人们要理发,是剃头的好日子。 这一天理发,被称为“龙剃头”,美其名曰“龙抬头”。民间传说,正月不能剃头,剃头要死舅舅。其实,对这种说法,我将信将疑。但入乡随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一般一月左右理一次发,反正总要理,也特意推在“二月二”这天剃头。尽管“二月二”这天,一些理发店趁火打劫,剃头涨价,但大家为了图个吉利,“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后来,查看史料,正月里剃不剃头无关乎舅舅,倒是和满清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大有关系。当年,满族人正月里是不剃头的,大都等二月这天才剃,其名就叫“剃龙头”,这种现象,这种风俗,不管是哪朝哪代,不管是四季轮回,不管是日新月异,到现在一直延续着。预示日后要龙腾虎跃。人们都期待着沾沾龙的喜气,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这里面也有以龙自喻、独占鳌头之类的吉祥寓意了。图个在新的一年中,鸿运当头,福星高照,万事如意!

人所共知,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所以人们自豪地宣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以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着神秘色彩的吉祥物。“二月二”,还有一个“出正月”的标志意义,整个年节至此宣告结束,人们要从春节期间的氛围中,重新回到生活的正常轨道,开始春耕大忙。一年之际在于春,让一年的鸿运就在“二月二”这天开始,踏着春天的步伐,奋然前行;“二月二”,吃点龙食好兆头。让煎饼、“炒蛋子”、龙耳饺子、龙须面、猪头肉等等这些流传的老讲究,给人们带来吉利,带来欢畅,带来心灵的抚慰;“农历“二月二”,已经成为一种向往,成为一种厚重的文化,既朴素美好,又醇厚感人,既历史悠久,又源远流长;农历“二月二”,也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既有十分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深深地隽刻着农耕时节,人们对美好的憧憬与烙印。由于地域不同,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与文化内涵,总之,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财富,才有了今天那么多的厚重传统文化,让我们去继承,去发扬广大。中国千百年以来的传统与习俗,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传说和故事,更主要的是留给人们了一种精神财富。“二月二”,龙抬头,祝大家鸿运当头,梦想成真,龙日吉祥如意,愿天下的中华儿女,秉承龙的精神,昂首挺胸,笃定前行。

小时候过“二月二”,虽然那时我不懂得父母和祖辈寄托的心愿,但是懂得那年那月故乡的贫穷,更懂得父母生活的艰辛。因此,现在每到“二月二”,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童年 ,想到故乡,想到故乡的村庄,想到故乡的一草一木,想到故乡的一砖一瓦,想到坟墓里在风雨中沉睡的父亲、母亲,那个不堪回首的贫穷岁月,已经成了我不敢触及、刻骨铭心的疼痛!

时光茌首,思绪飘飘。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自那个岁月以后的每年“二月二”,我也在幸福和自然中悄然度过,几乎没有留下一点感想和追寻。现在看来,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二月二”的很多习俗也流失了,但儿时“二月二”那许多美好与苦涩的回忆,却成为心中的永恒。在今天看来,随着岁月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虽然有些古老的习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二月二”这个农历传统节日,在人们目中并没有被忘却,相反,它赋子了新的时代特色,被赋予新的精神内涵,继续描绘着中华民族“‘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美好图景。

时代在进步,幸福在每天。今天又是一个生命中不同寻常的日子,平淡了生活,平淡了过去的快乐, 也平淡了从前的记忆 但是我还是在心灵深处,回忆过去的纯朴年代,回忆那年那月的快乐与心酸,回忆生命中不曾磨灭的岁月时光,因为那个时代有我多彩的童年,更有陪我生长的乡愁、乡音、乡情、乡恋!

2022年3月2日夜 写于侯马

作者简介

二月二抒情句子(二月二散文)(2)

赵利民,男,汉族,1963年生,山西省稷山县人,爱好写作。多次在《作家》《山西日报》《作家联盟》《咱们村》《今日头条》《东方文艺》《简书》《乡土作家》《北京头条》《南国红豆诗刊》《生活晨报》《山西农民报》《山西作家文苑》《当代文艺》《老家山西》《作家新干线》《百家号》《金榜头条》《郁江文艺》《古运新城》《三晋文学》《新边塞》《金石文学》《新田》《汾河家园》《绛州文学》《山西人口报》《大同矿工报》《洛阳人口报》《枣花报》《后稷文苑》《侯马报》《侯马作协》《稷人说稷》《稷山文艺》《今日侯马》等报刊、公众平台发表小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等文学作品。现任山西省侯马市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