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余年前,日本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游学北京,在街头巷尾见到了对他而言新鲜的北京风俗,他便延请民国著名画师刘延年等绘制百余幅风俗图片,意为留存珍贵资料。在这之后几十年,因缘巧合著名汉学考据家内田道夫发现稀贵图片,于是为这些图片中的风俗作了文字解说,追溯风俗,道尽北京风俗中的文化内涵。在图片绘制的百余年后,老北京的有些风俗逐渐消失。
2019年底,这部珍贵的《北京风俗图谱》终于在中国大陆出版,此书配以东北大学珍藏的117幅图片,分为八个部分介绍北京风俗。八个部分是岁时、礼俗、居处、服饰、器用、市井、游乐、伎艺,呈现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风俗;杂以古神话、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深入解说北京久远的文化,给大家展现出饱满的、彩色的、有丰富内涵的北京。
本文经东方出版社授权,节选自《北京风俗图谱》。
《北京风俗图谱》(日)青木正儿编,内田道夫解说,刘延年绘图,张小钢译,东方出版社,2019年11月
中元莲灯
中元相当于日本的盂兰盆节,人们要扫墓。晚上由孩子们在莲叶插上蜡烛,另外,点上纸做的莲花灯,提着满街跑。街上到处叫卖用各种颜色的纸做的灯笼,这叫“莲花灯”。艾蒿上绑上线香,点上火,在黑暗中火花闪耀着,非常美,这叫“蒿子灯”。
带长柄的莲叶上点着蜡烛的是“荷叶灯”,荷叶灯从元、明时代就已经有了
(《燕京岁时记》)
。
荷叶灯,
荷叶灯,
今日点了,
明日扔。
一边唱,一边跑,是这个季节的风景。纸做的莲花灯有莲花、莲叶、花篮、鹤、鹭等各种形式。
买不起这样高级灯笼的孩子们则凑合在秫秸上绿叶衬莲花,并且在上面点上一根蜡烛,满街跑。对孩子来说,十五的晚上,没有莲花灯就不能送鬼,为了加入这个行列,买不起莲花灯的孩子,捡起法事剩下的线香头,用细长的纸糊在蒿子的枝叶上,然后点燃线香头。拿着这个蒿子灯,跑来跑去的孩子们犹如黑夜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蒿子灯和荷叶灯 (《北京民间风俗百图》)
鬼节指清明节、中元节、十一月一日,是祭祀死者的重要日子。在水边流放灯笼是为了慰藉淹死的灵魂,另外鬼节还祭祀无依无靠的死者。在艾蒿上吊线香,是因为野生植物里艾蒿很倔强,显示出对人类来说是很熟悉的植物。
端午节把菖蒲和艾蒿插在门旁,令人想起驱除不吉利事情的仪式。
莲灯的莲在古代因出淤泥不染,而为人们所喜爱。古代歌谣集《诗经》里也有“隰有荷华”的诗句,歌唱江南风景的民谣里有“莲叶何田田”。荷花在历代诗人的诗句里屡见不鲜,咏唱荷花的诗有: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或者:
两岸凉生菰叶雨,
一亭香透藕花风。
等诗句,兴趣盎然,令人想起北京什刹海的莲花风景。北京近郊的海淀所生产的白酒“莲花白”,是人人皆知的品牌,就是把荷花的香味渗入酒中。佛教是尊重莲花的,它是代表宗教感情的花。可以说,莲不知不觉成为深深扎根于百姓感情生活中的植物。
二闸河灯
中元的晚上放流灯笼。做成莲花状的灯笼,点上蜡烛后往河里放流,这叫“放河灯”。以前在二闸这个地方最为盛行,后来被北海公园取代。
从北京市区通往通州的运河,因为地势的关系,为了调节水位的落差,在各地都设有水门。“二闸”就是通惠河的第二个水门庆丰闸的俗称。运河经通州进一步南下,经过德州、济宁,到达扬州―形成大内陆交通网。这是南方的大米运往北京的重要通道,因此官吏驻扎在水门,平底船往来热闹非凡。过了端午节,到二闸游览的市民也很多。中元节举行盂兰盆会,上演秧歌戏以及耍狮子戏等。
一时有数万人聚集在这里。因为这里是大米集散地,南方运来的大米经由这里运往城里或城外的米仓,因此以客人、脚夫以及船老大为对象的饮食店和娱乐场所密集于此。这里平时充满了活力,也是避开世尘﹑来此一游的自然爱好者的聚集之处。看水门的人工瀑布,坐在茶馆儿院子里的树荫下,欣赏这一带的景物也颇有情趣。往激流的漩涡里扔铜币,裸身讨饭的少年们就会跳下去捞上来。这一风景也值得一看。
这样热闹的背后,加上很多布施的人的存在,所以在这里举行法会也极为盛大。焰口(施饿鬼)的法会连续举行三天,钟声和大鼓声气势威武。朗朗诵经声一开始,和尚就把饿鬼们吃不完的食物用手掰碎,扔到河里。放流灯笼的意思就是把佛教拯救的光明给淹死的幽灵们,另外还有把受到供养的灵魂送回去的意思。把南瓜和茄子切成一半或者是四分,将小小的蜡烛立在上面,放流到河里。清代宫中的北海、中海、南海每年都放流数以千计的带有莲花装饰的玻璃灯笼。岸上有一千多个官员手拿带长茎的莲叶,点上蜡烛,皇帝的龙舟也加入到供养的行列里。
此外二闸也放流法船。秫秸的骨架上贴上纸,做成十米长的船舷,用水彩笔画上莲花和枝叶的模样,船上安置着佛教故事世界的奇怪的图像。看着可怕的怪物夜叉往船舷上搭上一只脚的景象,难道不想拯救一下幽灵吗?法会以烧掉这只法船落幕。
不久,新的文化浪潮向中国涌来,铺设铁道使陆路交通越发方便,同时也造成了运河航运的衰落,沿岸失去了往日的喧嚣,有名的放流灯笼也消失了。对于过去的怀旧,如果说没有爱惜和感伤也不是实话。
从前利用水利漕运的时候,这个二闸一带的画舫也有过粉妆竞艳的热闹时候。然而今天已经完全沉寂。放流灯笼的晚上,让我想起了放流灯笼的姐姐和弟弟,他们含着泪水目送那三四十个灯笼渐渐漂流远去,消失在芦苇中。又想起了像发皱的纸一般的满脸皱纹的老婆婆,她向着静静地漂流而去的一个灯笼合十祈祷。落在堰下的水声和芦叶的沙沙声,显得灯笼的烛光更加脆弱。夜晚凉飕飕的冷气让人感到秋天的到来。记得前一年,混在北海公园嘈杂的人群中,觉得喘不过气来。来到二闸,我才第一次知道了放流灯笼的风情。
中秋拜月
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家家都摆祭坛祭祀月亮。在纸的上面画太阴星君
(月神)
等,纸的下面则画上月宫、捣药的玉兔和彩色的月光马儿
(神的画多附有马图,叫“神马儿”)
,用高粱秸秆做支柱,贴上立起来,上面有两面旗帜在飘荡。再供上毛豆和鸡头画,供上月饼和切成莲花形的瓜,烧香礼拜。“男人不拜月,女人不拜灶。”男人几乎什么都不拜。结束以后把阡张和纸元宝一起烧掉。
纸上画的神像一般称为“纸马”,古代的传说很多。从前马作为祭祀的牺牲献给神,以后用木制的马代替,“木偶马”“木马”等词散见于史书。一般认为,汉代通常献上木偶车马祭祀。纸发明后,就开始用纸制作了。据赵翼的《陔馀丛考》卷三十“纸马”条所述,一般在纸上画彩色的神像,祭祀完了后烧掉的叫“甲马”。从前画神像的同时,画骑乘用的马,所以有这个名称云云。也就是说,作为牺牲的马,后世的马像和神像合在一起画的习俗还残存着。只不过把纸的神像画同样叫成“纸马”或“神马”罢了。
记录江南风俗的《清俗纪闻》里的月宫奠。
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也叫八月半。另外,这一天在外地的人回家与家人团聚,也叫“团圆节”。
北宋的都城东京
(河南开封)
的中秋节的热闹情景,还留有记录。在祭祀到来之前,满城的酒馆都在门口搭起用彩绢装饰的拱形入口,出售新酒。每次都会出现中午时分卖完酒,把招牌摘下来的盛况。另外店前摆满了刚上市的蟹、石榴、梨、栗子、葡萄等,招揽客人。当天,赏月的客人上酒楼,满街的人熙熙攘攘,直到次日清晨。
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从元朝末年开始的。明清两代,月光马儿、兔儿爷颇为流行。兔儿爷是泥塑的偶像,现在在小摊儿上也可以见到,孩子们特别喜爱,有穿戴衣冠的大官的偶像、穿着盔甲的将军的偶像、骑虎的偶像、坐着的偶像等,多种多样。
月饼是取月亮满月时的形状制成的点心,上面有月宫、三只脚的蛤蟆以及兔子的形状,里面是干果和白糖做的馅,大的有直径一尺的。供奉给圆月,一家人分开吃,寄托了一家人永远像满月那样团圆和睦的愿望。
在乡下,一般用酵母在家做月饼,放入白糖或黑糖,做成馒头的形状蒸熟。在北京讲究情趣,做成各种月饼,有用猪油拌面粉,或用香油拌的。其他还有“翻毛”的,其做法是:把烧制好的又薄又脆的面皮重叠起来,然后用蜂蜜做成馅,非常美味,但价格不菲。在广阔的中国,做月饼的方法因地而异,风味独特,花样翻新。从各地汇集到北京的人们,在坩埚般的北京里,既有山西的月饼,又有天津的月饼,还有四川、广东的月饼。这些月饼和各地的方言一样,不论形状还是材料都不同。里面充填的馅儿有普通的白砂糖,还有枣泥、豌豆粉、黑豆粉、山楂酱、盐和砂糖、芜菁、火腿、椰蓉等,花样繁多。
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有关“月儿”的描述如下:
待上月时,安太太便高高兴兴领着两个儿媳妇圆了月,把西瓜月饼等类分赏大家,又随意给老爷备了些果酒……舅太太万想不到,问了一句话就招了姑老爷这许多考据,听着不禁要笑,便道:“我不听那些了,我只问姑老爷一件事,咱们这供月儿,那月光马儿旁边儿,怎么供着对鸡冠子花儿?又供两枝子藕哇?”姑老爷竟不曾考据到此,一时答不出来。舅太太道:“姑老爷敢则也有不知道的。听我告诉你:那对鸡冠花儿,算是月亮里的娑罗树;那两枝子白花藕,是兔儿爷的剔牙杖儿。”
旧社会的中秋节,和旧历年一样,是年底结账的日子。雇主可以自由解雇员工,可以毫不留情地讨账催债。真是明月的晚上不知产生多少悲剧。
现在不拜月了,但还有各种赏月的活动。《嫦娥奔月》那样的戏剧还在上演,此外收音机还播放着 《平湖秋月》《月儿高》等古典音乐。
拖床冰嬉
过了冬至,不论河川还是沼泽都冻得坚硬。就在这时节,什刹海、二闸抑或是护城河等地,冰床开始登场。冰床是长约五尺、宽约三尺的木制的东西,床脚的底部装有铁条,可以坐三四个人。立春以后很危险,如果不注意,就容易掉到薄冰的下面,而拉冰床的人就会逃跑。滑冰开始流行以后,冰床就几乎销声匿迹了。
清代宫中十一月冰戏,在太液池
(北海、中海、南海)
举行比赛。滑冰至今也作为北京冬季体育运动的一种而盛行,北海公园、中南海公园、中央公园
(译者注:现中山公园)
、太庙、万寿山等处都很热闹。
从前,冰鞋的构造非常简单,在木板上钉上铁丝,然后用皮带把木板固定在鞋上。用这种冰鞋尝试长距离滑冰的人,从东边北京城外的护城河滑到运河,途中穿过几个水门,到达远处通州的人都有。冰床则是冬天附近的工人们开始从银锭桥到德胜门大约一里半的距离运送客人的工具。运费很便宜。简单的冰床是在床脚钉上横木,再在横木底部钉上铁板,然后系上结实的绳子,由纤夫来拉。滑动起来后,纤夫也跳坐在床边,快要停下来不滑动的时候,纤夫就跳下来再拉。贵族们则在宫中的冰上滑冰床玩。皇帝用的冰床的上部装有帘子,里面铺有黑貂皮,外面包着黄色的织锦。
一年中最热的三十天叫“三伏”,寒冷的八十一天叫“九九”。俗话说“热在中伏,冷在三九”―最热的天是中伏,最冷的天是第三个数九期间―这么说来,这些天寒气逼人。九九—八十一天是从冬至开始计算的。圣诞节俗称“洋冬至”,颇有意思。冬至作消寒图,画九个方形里分别有九个圆圈的图,合计八十一个圆圈。从冬至开始每天涂抹一个圆圈,阴天涂抹上半部分,晴天涂抹下半部分,刮风天涂抹左边,下雪天在中央涂抹一个四角形,这样全部涂抹完毕就到了春天。如果一枝梅花再画上八十一朵花瓣,那就更风流了。这就是九九消寒图。
从冬至到三九结的冰坚固,把冰切成一块块地储藏起来,供夏天使用,这叫“打冰”,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商人们把人工湖或护城河的二三尺厚的冰切下来,储藏在堤坝附近的冰窖里,然后用泥巴堵住入口,盛夏时取出供家庭冰箱用。冰箱是个四角形的箱子。箱子里有格子,格子里放入冰块,成为简便的冰箱。
追溯到唐代,杜甫的诗里有这样的佳句:
公子调冰水,
佳人雪藕丝。
这就是陪伴着诸公子、在水边携妓纳凉的风景。在唐代,就有用天然冰解消酷暑的习惯了,诸如冰室、冰壶之类的词语散见在当时的诗文里。
祭祀灶神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祀灶神,这叫“送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天是灶神升天的日子,灶神要将这家一年中的善恶功罪报告给玉皇大帝
(主宰万物的道教的神)
。这样就要把家里的灶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灶神的像摆在桌前,供上各种祭品。
岁末的序曲首先要从十二月八日的腊八粥开始,腊八吃粥是源于佛教的法事。吴自牧的《梦粱录》里这样记载着南宋的习俗:
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 “腊八”,各寺院做五味粥,叫“腊八粥”,亦称“佛粥”。
由此可见,吃腊八粥由来已久。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这样记载着北宋的习俗,“十二月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释迦牟尼的成佛日是四月八日,一说是十二月八日。也许是附会之说。腊八粥是糯米加粟米、栗子、枣、红豆等做成,吃的时候,再加上干果和白糖。
灶神在宫中、王府、官府自不待言,不问上下都要祭祀。有只供男神的,也有供灶王爷、灶王奶奶夫妇的。本来是五祭之一,也有祭祀火神祝融之说,也许是把火视为神圣信仰的起源吧。
此时街上出现卖灶糖的,灶糖供在神前,涂抹在画像灶神的嘴上,好让灶神在天上报告时美言几句。
另外,还有供买路钱的纸钱、神马的水和粮草。在天上报告完了的灶神,由此被告知那一家第二年的吉凶祸福,在大年三十的半夜回到家里。这就是正月的“接神”的仪式。因此接神和送灶受到重视。把正月称作“大年”,与此相对,把二十三日称作“小年”。小年这天也放鞭炮,非常热闹。《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里有“我们还留着祭灶呢”这句话,这是“此后的报复很可怕啊”之意。祭祀结束后,取下神像,然后和阡张、纸元宝一齐烧掉。这一切结束后,就匆匆忙忙开始准备过年了,并且准备接神的时候,买好新的神像。
灶神从这天开始,一个星期不在家,所以这期间全家人没有神监视,非常放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没有鬼的期间的灵魂的洗涤。从前,学校放假是从十二月十九日开始的,戏院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休息,这叫“封台”。一到年底,人们就因为各种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没有闲暇去欣赏戏剧。
官府也举行“封印”的典礼,即把官印封起来,不再发行任何公文,也不再接受老百姓的诉讼,相当于日本的“用纳”。因为所有的官印是天子所授予的,所以要小心翼翼地使用和保管。在钦天监
(天文台)
所定的日子,全国同时举行封印典礼,时间会选在十二月十九、二十、二十一这三天里的一天。开印的时间会选在迎新的正月十九、二十、二十一这三天里的吉日,这期间的一个月左右完全停止办公。不过,为了应付紧急的事情,事先在公用纸上盖好公章,根据需要再填写有关事项。代替现在的警察的守卫们也在休假期间比较松懈,所以叫花子们的偷盗也变得猖獗起来。
开印典礼(《中国民俗志》)
封印结束后,衙门的官员们举行盛大的宴会,所以城里的饮食店就会忙起来。不过到了元旦,饮食店也会贴出“因为修理锅灶,所以暂停营业”这样的通知。到了年底,家庭妇女们也忙着做大家的新衣裳,给孩子们买新鞋帽,总之每天都忙个不停。
腊月画棚
十二月到了祭灶神的时候,在街上架起小棚子,出售贴在屋里装饰用的画,这叫“年画”。画题是英雄豪杰的故事、美人的生活,或者是寓意福寿、劝善惩恶的内容等。
年画和门神,富有情趣的木版印刷的东西也不少,天津的杨柳青最为有名。这也是年底点缀市场的风物。供花
(祭坛的饰物)
、挂钱
(剪纸的饰物)
、花灯
(装饰的提灯)
、爆竹以及风筝都一起出售,使得年底的气氛更加浓厚。
富贵在眼前的喜庆构图的年画(《中国民俗志》)。
正月前大扫除时,要看好日历,选择吉日。大扫除一结束,就立刻贴上崭新的木版年画。“画儿来,买画儿!”有人一边吆喝,一边扛着麦秸做的年画的目录牌子在街上走来走去。正月的年画有大家喜爱的画题,有一家人团聚过年啦,一家人忙着收获啦,财神拉着装满金砖、银锭、宝石的车到院子里啦,财神带着孩子们在金树下捡金子啦,还有根据顾客的希望在描写历史剧的画面上写上主人公的名字,等等。孩子们的房间里则贴上大胖小子嬉耍的年画。
正月的仪式在祭神和烧纸钱时,把芝麻秆三根捆成一捆,堆成一个小台子,然后点燃上面的松柏树枝,那噼噼啪啪的爆裂声令人振奋。小贩在城里高声叫卖,有卖芝麻秆的,也有卖门神的,还有卖纸花的。
中国的正月,家里的佛龛或是其他地方摆满了供品,大抵是每种五盘。比如说时令水果——红苹果五盘。月饼五盘,月饼堆成塔状,上面放有面桃。蜜供五盘,源用蒙古。它是用植物油炸成的薄的长方形的点心,宽约一寸五分,长约四寸五分,将其摆成塔状,中间是空的,从上面浇上蜂蜜。塔有二三尺高。此外,点心和枣五盘,就是在方形的黄白点心上堆满枣,或者馒头五盘,这是蒸好的圆形馒头。这些都是正宗的供品,上面放着纸做的装饰品。装饰品有家喻户晓的八仙,各自拿着扇子、笛子、葫芦等法器。其他还有各种喜神,有财神、福神和寿星三位一体的,或是拿着带有金线的跳绳骑在纸元宝上的刘海仙。此外,还有石榴花,“福”字,“佛”字等。这些东西上带有插在供品上时用的针。
本文摘自青木正儿编《北京风俗图谱》,经东方出版社授权刊发。
摘编 徐学勤
编辑 徐伟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