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艺陶瓷系老师(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陶瓷美术专业教师连娇娇)(1)

稳稳踩住踏板,拉坯机开始飞速转动,一团没有生命的泥巴,随着上下翻飞的巧手揉、捏、拍、掐,仿佛有了灵性,缓缓地升高、延展,变成一个造型优美的花瓶雏形。

繁琐的陶瓷制作工艺,在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陶瓷美术专业教师连娇娇的课堂上总能被生动地呈现。

很多学生都是从“零”开始,没有任何造型设计能力。如何控制拉坯机的转速?怎么才能让柔软的泥随手而行?这一个个在她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却让同学们无从下手。连娇娇从一块泥巴应该如何固定在转盘上开始,不厌其烦地讲解着这些最基础的知识。

理论课上,她介绍传统陶瓷艺术的装饰设计方法、绘制步骤和创作经验等;实操课上,她言传身教,手把手地现场教学。

陶艺是一门精益求精的艺术,在创作陶瓷作品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一颗匠人之心,才能见证一件精彩作品的诞生。“精美陶瓷作品的产生要经过72道工序,正因为工序的繁琐和工艺特点,陶瓷的制作过程需要非常细致耐心的操作,否则就会出现开裂、缩釉、变形甚至炸窑的问题……”连娇娇在课堂上跟同学反复强调工匠精神在陶瓷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学生的成长就像‘泥巴’到‘瓷器’的升华过程。”连娇娇说。初入校门的同学们就像是一块块不成形的泥巴,有揉、捏、摔打、挤压的“成形”阶段,有削去棱角、打磨光滑细腻的“修坯”阶段,还有精心雕琢的“彩绘”阶段,之后小心翼翼走入社会这个“大窑炉”中,经过熊熊烈火千锤百炼的烧制,成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因“泥”出彩,煅“瓷”新生。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熏陶之下,学生们深得陶瓷艺术之精髓。教学第二年,连娇娇就带领学生参加列奥纳多·达·芬奇国际青少年艺术大赛,获得铜奖3项、优秀奖3项。2021年,指导学生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今年,她指导的学生获得中国就业协会、中国日用玻璃协会共同举办的2022最美酒瓶设计大赛一等奖。

“技工院校的学生,很多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是不成功的。一个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后告诉我,‘老师,我发现自己还是有点用的’。”连娇娇说,听到这句话时内心五味杂陈,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技工教育这条路上探索下去的决心。

今年教师节到来之际,连娇娇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自己被评为2022年度北京市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成绩突出教师。连娇娇说,这是最好的礼物。

(原标题:连娇娇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陶瓷美术专业教师因“泥”出彩)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代丽丽 通讯员 代静然

流程编辑:u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