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爱迪转债上市,合理市价在129元附近,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性价比真的不要太高好吗性价比真的不是穷?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性价比真的不要太高好吗?性价比真的不是穷

性价比真的不要太高好吗性价比真的不是穷

10月28日,爱迪转债上市,合理市价在129元附近。

傍晚突然想到一个事情,那就是性价比其实也是一种消费升级。

当性价比都不在计算的时候,才是真的难受。

一,​低价和中档的鞋子。

一双售价30元的假货鞋子可以穿1个月,一双售价150元的鞋子可以穿1年。请问,买鞋的人会怎么选?

如果这人兜里只有100元,那么不管是否知道30元穿1个月的鞋子代表着穿一年需要花360元。而选150元的鞋子穿一年可以节约​210元。​他都只能选30元的鞋子。

因为选30元的鞋子,好歹能让他这个月有鞋穿,而不至于打一个月的光脚板。

​不是不会算账,不是不知道,而是压根没得选。

这种情况其实和负债很类似。

有些人几百块钱都掏不出来了,为了迫切的需要,不得以去网贷,借年化利率24%的​贷款。

抛开在9年义务教育之后依然不会算账的极少数人,大多数人是没得账算,完全没得选择。

这是很多人接受高利贷的原因。

被迫维持最低消费,​甚至是以成本最高的方式。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会选择买150元一双的鞋子呢,那就是至少兜里有200元。

在买了鞋子之后,还有钱​备着其他开支。

和30元的鞋子比起来,150元的鞋子更贵,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性价比之选。因为300元一双的鞋子不一定能穿​两年。3000元一双的鞋子大概率穿不了20年。

性价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消费升级,或者说一种成本更低的“投资”。

第二种情形,什么是真实的需求。

比如,我看到4S店一款跑车很好看,我很想买,再买一辆车我家也会更方便,这个就是需求。

然而很遗憾,我账户里并没有那么多钱,那么这个需求就不是真实的需求。

有支付能力,并愿意为此支付的需求,才是真实的需求。

我们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买得起,但用不得起,本身也是代表这种状态。就像某人兜里有151​元,完全买得起150元一双的鞋子,但就是用不起。因为买了这双鞋子之后,可能就没钱吃饭了。

消费本身也是需要量力而行的,​在诸多需求面前,也要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归结于常识,很多时候这就叫量入为出。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

投资本身也是需要量力而行的,因为​投资这种需求,同样存在“真实的需求”。能支付,且可以持续,才是投资。

要是用日常生活需要使用的金钱做投资,肯定不行,​随时都会面临换钱使用的情况。

要用杠杆投资​肯定也是不行的,因为在本质上而言,别人的钱咱们没有最终决定权。就像最近的市场杀跌,为什么在估值非常低的情况下,很多基金​依然要砍仓呢?

没有办法,因为钱不是基金经理的,一旦客户需要赎回,那么基金经理就被迫​卖股票。

给自己留有余地,很多时候性价比并不是真正的“穷”。

盲目消费,盲目投资,连性价比都无从顾及,被迫选择打赤脚还是买30元一双的鞋,那才是真的穷。

用适当的钱,或者说很少的钱去投资​或者消费,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如果我股票账户只有4位数,如果我日常生活很简单,别人可能说我穷。

但要是别人没钱吃饭,被迫卖股票提钱​。日常生活需要用钱却拿不出来,那才是真的穷。

多年以前我也曾把全部钱放在股市,然后急需用的时候卖了换钱​。但其实这是错误的。

量入为出,​在钱少时就在其他更快见效的地方努力,那才是最佳的性价比之选。

性价比,是选更好的回报方式,甚至是在当前想法攒钱买票,这也是一种性价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