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喜欢青花瓷。青花瓷是用氧化钴矿物为原料在釉下彩绘,再在1300度左右高温下烧制1而成的瓷器。被视为中国瓷器的典型代表。

玩瓷器,直观的视觉效果最重要。否则,就算读了很多书,也没有多大作用。对于青花瓷的收藏与研究,青料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一件写有大明宣德年制款的青花瓷器,为什么会被专家判定为清雍正后仿呢?原因就在于雍正时期使用的已经不是明宣德时期的苏麻离青,所以在直观上会有不同。——国博鉴宝收藏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1)

青料,是所有含氧化钴矿物天然和化工原料的总称。民国时期,曾经大量使用化工氧化钴原料来烧制青花瓷,当时称为洋蓝。这种洋蓝发色浓艳,蓝中带紫,颜色漂浮,但由于使用方便成本较低,而在清末民国地方青花瓷上大量使用。目前民间留存量不在少数。今天,使用洋蓝绘画的青花瓷已经不多了,原因是这种青花看上去太假。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2)

我们大致分清楚一下各时代青料。

元-明宣德

此时使用的是西域进口的苏麻离青,又称为苏勃泥青。其实据笔者分析和科学检测,元代使用的青料为回回石头,是伊利汗国控制下的伊朗地区陆路进口的青料。而永乐宣德苏麻离青主要来源于郑和下西洋之后,从海路进口的青料。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国产钴土矿的测定得知:国产料含锰量高,含铁量低。故这一时期使用了进口料是可信的。苏麻离青呈色浓重青翠,由于含铁量高,往往出现铁锈斑疵。——国博鉴宝收藏

史料记载,《大明会典》

“蘇門荅剌國

國濱海。永樂三年、其酋長宰奴里阿必丁、遣使朝貢。詔封為國王。給印誥。五年、至宣德六年、屢遣。使來貢。表用金葉。十年、復請封其子為王。或曰即須文達那國

貢物

馬 犀牛

龍涎 寶石

瑪瑙 水晶

石青 回回青

”明确表明,苏门答腊国进贡之品中就有回回青,石青二种,可见当时苏麻离青也被称为回回青,石青沿用了元代的称呼,


哈密 【 畏兀兒附】

哈密、古伊吾廬地、在燉煌北、大磧外、為西域諸番往來要路。其國部落、與回回、畏兀兒、三種雜居、非貴族不相下。永樂二年、以封元孽安克帖木兒為忠順王、而授其頭目馬哈麻火只等、為指揮等官、分居苦峪城。忠順王數世襲封、賜金印誥命、領西域職貢、而三種各立都督以佐之。——国博鉴宝收藏

貢物

馬 駝

玉 速來蠻石

速来蛮,旭烈兀之玄孙,伊儿汗国的第十四任君主。即伊利汗国。可见。明代初使用的青料有两种,一种是元代以来的苏勃泥青料,明代称为速来蛮石。产地为伊利汗国统治下的伊朗。一种来自苏门答腊,叫做石青,回回青。名称为苏麻离青。

在此我们不予细分。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3)

苏麻离青发色图

明成化-正德初 陂塘青

又名平等青。产江西乐平县。明成化时用以描绘瓷器,呈色淡雅青亮,与明初永乐、宣德浓重青翠的苏麻离青截然不同,成为一时期青花瓷的特色。这是由于郑和下西洋结束,库存的苏麻离青使用殆尽,除成化初期还有极少数瓷器使用苏麻离青以外,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江西本地出的国产青料。值得一提的是,在明宣德晚期,就已经出现了用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混合在一起绘画的器物。也出现了国产青料画辅助纹饰,进口青料画主体纹饰的现象。如青花海水龙纹盘,成化时期的就是用国产料画海水,用进口料画龙纹。国产料由于含氧化钴成分低,铁少,所以发色青灰,不同于苏麻离青那种发色蓝中带紫,多铁锈斑锡光的特点。也不会造成器物表面凹凸不平的状况。——国博鉴宝收藏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4)

明成化平等青 发色 青花内梵文海石榴纹卧足碗

明正德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早期 回青 石子青

石子青也是国产料,发色和平等青接近。亦称"无名子",产于江西。《瑞州府志》:"上高县天则岗有无名子,景德镇用以绘画瓷器";《正字通》:"卢陵新建产黑赭石。磨水画瓷坯,初无色,烧之成天蓝。景德镇取诸婺源,名画烧青,一曰无名子。"明正德时烧制的浓中带灰的青花器,使用的彩料就是石子青。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5)

明正德石子青高士图大罐发色

回青,主要在正德晚期到万历早期使用,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回青》:"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明史·吕坤传》:"至饶州磁器,西域回青,不急之须,徒累小民敲骨。"《窥天外乘》:"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铛镇云南,得之,以炼石为伪宝。其价,初倍黄金,已知其可烧窑器,用之果佳。"回青多与石子青配合使用。配制时二者比例不同,则呈色各异,《江西大志·陶书》:"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则石沉而不亮。"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6)

明嘉靖回青婴戏图缸

明万历-清早期 浙料

浙江所产青料,也称“浙青”。国产料中,此料为上乘,重则浓红,轻则淡翠。浙料又有元子、紫料、天青等品种,其中以元子为最佳。浙料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明万历中期以后至清前期,景德镇官窑青花瓷器均采用浙料。元子浙江青料之一种。据清《南窑笔记》载:浙料有元子,紫料、天青等各种品位,其中以元子为上乘。唐英《陶冶图说》谓:青料出自浙江绍兴、金华两府境内山中,一种大而元的黑黄色料是上等青,名顶元子。疑即元子。清前期江西景德镇官窑青花即用此料。——国博鉴宝收藏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7)

明崇祯浙料青花人物纹长颈瓶

清康熙中后期 珠明料

珠明料(青花瓷界大名鼎鼎的康熙“翠毛蓝”)

康熙朝中期、后期使用,这种青料如同中国水墨画,层次分明,可以墨分五彩,用一种材料表现阴阳向背;所以康熙青花有“五彩青花”之称。自元代 青花瓷烧制成功以来, 真正“纯正幽靓”毫无瑕疵的理想青花发色至此大功告成。但到康熙以后又失去了踪影。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8)

清康熙珠明料发色翠毛蓝赏瓶


文章二

苏青

►苏麻离青——也叫“苏尼勃青”(也有称“苏泥勃青”),简称“苏料”,是元末明初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种优质色料,是一种原产于西亚波斯卡山夸姆萨村(现伊朗)还有说一说来自于伊拉克,的进口青花色料。在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器和明代早期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苏料。特点是发色凝重幽艳,光彩焕发,色性安定。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从伊斯兰地区带回一批“苏尼勃青”料。

明万历十九年(1591)《事物绀珠》“永乐宣德窑”条记载:“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用苏麻离青料绘画的瓷器,蓝色浓艳有银黑色结晶斑。因为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结晶斑,平平添了几分自然美,这也是明代青花瓷器的一大特色。元代与明初的青花,大多用它绘制花卉枝叶,明成化以后,渐被回青等代替。

苏麻离青的发色有多样性下面就国内外在博物馆收藏瓷器的做个比较: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9)

☮元青花扁瓶发色为宝石蓝与天蓝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10)

☮元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 高安市窖藏出土

该瓶青花发色亮度不如前者,宝石光更弱。湖北博物馆的一件四爱纹瓶发色也是如此 。天津与上海博物馆的元青花罐青花亮度要更低。

永乐中后期,郑和从中东又开始带回苏麻离青,值得注意的是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的青花发色与元青花有了比较大的差异,这一点我们从实物与图片明显的看得出来,就是常常见到元青花的明朝人也发现了这个区别,大致有三大点区别:

1.元青花蓝发色过艳,就是宝石蓝特别光亮,外放;而永乐宣德青花发色偏黑,光泽内敛。

2.元青花花纹色彩大都均匀,而永乐宣德青花深淡不一,现在称之为“水墨画”。

3.元青花金属斑点少,而永乐宣德青花金属光斑多。

造成这样大的区别的原因很多可能有以下原因:

1.青花原料来源地点不同,(1)同类不同地,(2)同脉不同位置。

2.原料的配比不同,也许从永乐朝有其他国产原料加入,以符合明朝人审美特性。

3.原料加工的工艺不同,元青花料细,永宣粗,元青花画料为油,永宣为水。

4.画描工艺不同,元过于工整,永宣洒脱。

5.烧制工艺不同,也许明初由于国家财力不足,火候没有严格控制。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11)

☮这是一件在美国展览的永乐青花盘,发色与元青花发色一致,亮丽,但是水墨画效果明显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12)

☮永乐青花特写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13)

☮这是一件收藏在故宫的“宣德青花”发色偏黑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14)

☮这是一件在故宫的“宣德青花”执壶,发色腚蓝,特别的蓝色使我们更认为它是正德期间的“回料”的发色

总的说来,苏麻离青的发色是元青花与永宣被看重的几个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辨别这几个朝代青花的一个主要特征,或者说,它使我们断代变得相对容易。主要特征有:

1.宝石光泽

2.绿中带蓝,或者蓝中带紫

3.金属斑点

不考虑其他断代特征,就是依靠发色来判断目前公开的的这三朝的青花收藏品,有相当数量的从实物或者图片看不能够同时达到以上三个特征要求。比如有些元青花没有什么金属斑,有的永乐和宣德青花没有宝石光泽。其原因我看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珠明料

►珠明料的来源很广,在嘉靖后期到清,云南、福建、江西等省均有生产,“珠明料”它由天然钴土矿煅烧而成,质量比直接使用生料好,所以颜色比较亮,色彩也稳定,蓝中略带其他色调,官与民(出口瓷)都大量使用。各地的,“珠明料”成分有所不同,氧化钴含量在2%以下,上品者氧化钴含量可达8—9%,所以在发色上出现变化应该是正常的。明嘉靖后,青花开始使用云南珠明料,并逐渐以云南珠明料为主要青料,它发色鲜艳,是青花的比较标准色彩。下面是比较纯正的蓝。

1.嘉靖官窑,该青花料精,料浓,发色重厚,亮丽,稍微有回料紫的部分特征。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15)

2.顺治官窑,高温发色清秀,已经具有康熙蓝的特征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16)

3.顺治青花,发色介于浙青与石青之间,淡雅。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17)

4.康熙民窑,这是一种常见康熙青花的发色,色也比较浓烈。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18)

5.康熙民窑,发色偏紫与绿,色部分略接近苏料的一种发色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19)

6.清中期,民窑高品,蓝正且美,属于福建瓷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20)

上面这些明珠料的发色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是与其他料仍然有本质上或者特征上的明显区别,请注意料浓淡也会造成视觉上的变化。

回料

►回料,从字面说理解就是从伊斯兰地区生产的料。人们对它的解释有三个意思:

1.广泛指的是从伊斯兰地区来的青花料,包括从中东伊拉克与伊朗来的苏料,和现在新疆及其以西地区生产的料。不过呢,回料的称呼是从明开始叫的,而明把苏料称苏料,所以,既然叫回料,是因为与苏料有不同所以才叫新的料“回料”。不过,是不是时过景迁,后人们对苏料的理解有了变化呢?。

2.新疆或者附近地区产的料,具体产区还不明白。我认为这样的说法基本合理。产地一定不是离中国明朝边界很近,而且料的产区环境也很恶劣,所以才回料贵如金。在嘉靖朝主要使用“回青”。回青一名始见于《江西省大志》,有“陶用回青本外国贡也”记载。万历《明会典》“土鲁番”条也有“嘉靖三十三年进贡回回青三百一十斤八两”记载。而且三十斤料一下就会使用完。景德镇瓷器使用回青料,就传世品观察,当始于明嘉靖(1522—1566)间,隆庆、万历(1567—1619)时继续使用。蓝中透紫,与苏麻青、陂塘青色调不同。回料由于珍贵,主要在官窑中使用:明·黄一正《事物绀珠》:“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珰镇云南,得之,以炼石为伪宝(说明纯料石炼后的发色如蓝宝石)。其价初倍黄金,已知其可烧窑器,用之果佳。”

3.说是现在青海地区出的,甚至说苏料就是回料,回料就是青海料。不过呢,青海的料的发色还是与苏料有明显的区别的,而且青海就在国内,如果是也不应该那样贵。

下面是明朝的正德前后各朝次序

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太昌——天启——崇祯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21)

☮这是成化青花的非常典型的青花发色 透露出天蓝带紫的色调, 所以这个时期的进口料(苏料)是不是已经变为回料了呢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22)

☮这是一件在故宫的“宣德青花”执壶,发色腚蓝, 特别的紫蓝色与葫芦形态上看使我更认为它是正德期间的“回料”的发色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23)

☮ 这是一件流到美国的正德阿拉伯青花笔架,从它的年代分析,它的发色应该是回料的发色,它紫的特征不明显,而与苏料的一类发色倒是很接近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24)

☮ “碗礁一号”康熙青花盖罐发色透紫,说明回料在清朝仍然在使用

由于清朝的管辖范围巨大,那时期回料是不是进口并没有资料说明。福建东海平潭“碗礁一号”水下考古从中央电视台和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成功直播。我们知道青花的正蓝色是钴金属的发色,温度越高色越亮;而紫的主要发色来自与稀土硼,回料的发色透紫应该是含稀土硼铝酸盐的比重高。

补充:硼镁铁矿(ludwigite)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25)

化学组成为 (Mg,Fe)2Fe([BO3]O2、晶体属正交(斜方)晶系的硼酸盐矿物。组分中铁原子数超过镁时称硼铁矿。晶体呈针状、长柱状、纤维状、毛发状,集合体通常呈放射状。暗绿色至黑色,随铁含量增加颜色变深,条痕绿黑色至黑色,光泽暗淡,纤维状集合体带丝绢光泽。摩斯硬度5.5~6,比重随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一般3.6~4.7,具弱磁性。主要产于镁质夕卡岩中,中国东北风城、宽甸、辑安、复县及河北涞源等地均有硼镁铁矿产出。世界著名产地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土耳其等。硼镁铁矿是提炼硼的矿物原料。

石子青

►“石子青”与“无名子”是产瓷地区附近生产的青料,从名字上看,它的品级一般,说明发色不美,官窑在宣德朝后各朝单独用做青花料比较少。它的发色从它使用的年代上看,到目前仍然在使用。从产品中分析,它发色灰谈。

石子青的使用从明洪武时期开始就有迹象,在成化与弘治朝逐渐多了起来,在正德朝比较多。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26)

☮ 明民窑 青花提梁壶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27)

☮ 正德官窑炉,花形口,侈口,厚唇,短颈,鼓腹,三扁如意形足, 通体施白釉,青花略淡,唇有一圈回纹,颈饰环珠纹,腹满饰卷枝番莲纹。胎颇厚,底露一圈白色胎骨。颈有青花书「正德年制」四字楷款,外加双方圈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28)

☮ 嘉靖——万历民窑 民间收藏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29)

☮ 明中期民窑碗(民间收藏)

平等青

►“陂塘青”又称平等青,在成化朝虽然有主要使用平等青之说,但是从发色来看正常青花呈现“明珠料”的正蓝发色,部分出现回料的紫色。可以这样认为,平等青就是早期的“明珠料”或者没有锻烧的“明珠料”粗料的使用的初期,或者是它与某几类回料混合使用的结果。而“平等”的含义就是平衡,平衡过蓝过亮,色正而柔和。所以我们现在谈论的可能是成化与弘治的官窑青花发色更可能合理。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30)

☮成化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该器物蓝正而温和,色比苏料柔和比明珠明亮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31)

☮成化青花 山石花卉纹盖罐,该青花发色与上图一致,画法仿宣德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32)

☮青花海水龙纹梅瓶,从图案绘画、青花发色偏黑等看,宣德至成化间御厂品,国产料成分多而且烧制温度不足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33)

☮成化青花 高士图罐,该品瓷优,温高,色天蓝带紫亮丽,应该是回料足平等青较少的结果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34)

☮成化罗汉纹瓶, 该瓶明显带紫,应该是回料的发色

所以,从以上的代表作品上看,平等青是一种近似明珠料的比较理想的蓝原料,发色没有苏料或者回料明亮,但是常常可以作为平衡色调的补充料。还应该说明的是,成化青花已经出现了料的浓淡的面的层次变化,与永宣青花的“水墨画”有了比较明显的区别,有了康熙青花画法的中“淡”的手法。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35)

☮弘治青花 八仙图, 该碗发色蓝更正,是平等青(明珠料)平衡搭配的结果

弘治朝正式烧制官窑青花是在弘治十五年后,风格与成化相近,人物特征更为明显,线条清晰。现在在标弘治的款中有很多作品与比该碗更接近成化品。

浙料

►康熙青花特别是官窑的青花发色比较特别,一是它主要使用的是浙江产的钴料,浙料青花色彩稳定,发色艳丽;二是它的色调在高温烧制为翠叶青,三是它根据不同的配比的色富于变化,再就是由于料的浓淡与描绘的轻重有明显的层次感。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36)

☮ 康熙 这是民间使用浙料的典型发色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37)

☮ 康熙这也是民间浙料的代表性的发色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38)

☮ 康熙民窑 这也应该是浙料与明珠料的混合发色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39)

☮ 康熙官窑 浙料为主的毛翠蓝(注意:本图与下图浅色紫色都很重)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40)

☮ 康熙官窑 有浙料成分的含紫与绿的更明显的毛翠蓝

青花的发色和时代特征:青花发色特征(41)

☮ 康熙官窑 高温下浙料成分更高的天蓝(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