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剧组10月11日在北大的路演结束后,已经是晚上九时半,上千名北大学生聚集在门口,只为目睹胡歌一面。对于胡歌本人来说,参与《攀登者》演出最大的收获却是对于登山的感悟,“并不是说登上了珠峰就是征服了它,而是山接纳了我们,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从夏伯渝身上汲取力量
胡歌在片中扮演的杨光最大的理想就是登上珠峰,将3米高的红色测量觇标插在山顶,量出“中国高度”。虽然他知道父亲死于“马凡氏综合征”,自己遗传了这个病,可能会在极限状态下发病,甚至心脏猝死,但他从来没有动摇过登山的念头。为了演好杨光这个角色,胡歌从原型人物夏伯渝老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1975年,夏伯渝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冻伤小腿被截肢。尽管如此,43年里他从未放弃自己登顶珠峰的梦想。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终于在69岁高龄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假肢登上珠峰的人,“我在扮演杨光之前,在网上把跟夏伯渝老师有关的采访和资料都找出来,全看了一遍,从他身上获得了巨大的能量”。后来,胡歌见到夏老师本人,给他很大的震撼,“夏老师在生活中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但内心却强大无比,他的传奇经历,帮助我找到了人物的感觉”。
胡歌现场分享拍摄经历
2005年,胡歌登过西藏6000多米高的启孜峰,登顶下撤途中,在海拔4900米高度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继续走”三个字。有人告诉他,这是下撤途中不幸去世的登山者离世前的遗言。这块石碑一直深深刻在胡歌的脑海中,他不断问自己,“我还会登山吗?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才有了答案,我又在电影里登山了。”
正是这段经历,让胡歌在进组后和专业指导的沟通很顺畅,他更多的是向指导老师了解登山队员们的心理、心态和他们的登山经历,“这对我塑造角色更有帮助”。
在胡歌看来,片中的登山队员们之所以拼上性命也要登上珠峰,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心中的信仰,“他们是为了祖国去攀登珠峰的,第二才是对自己的挑战。”在那样的极端环境里,除了对生理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当年,胡歌攀登启孜峰时深有体会,“你在和外部险恶环境做抗争的同时,其实你也在和自己的内心做抗争”。
影片中的杨光在1975年没有实现登山的愿望,他的“马凡氏综合征”病发,最终失去了双腿。但在胡歌心中,杨光是“永不言败的英雄”。对于登山者来说,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比最后的登顶更重要。片中,杨光在关键时刻把睡袋让给了队友,牺牲了自己,成就了他人,“他才是真正的登顶者,他登上了人格和精神层面上的珠峰。”
每个登山者都是修行者
导演李仁港第一天见到胡歌,离开机只有半个月,他跟胡歌说,之前很想找你来拍戏,很欣赏你,觉得你人时尚,有深度,也很幽默。在拍戏时,李仁港明显感觉到,胡歌演每演一场戏都是经过大量思考的,很有技巧,就连副导演都会跟李仁港说,“这个人高智慧,永远给你很大的惊喜”。片中有一场戏,胡歌要从山上滚下来,其实这个镜头只是呈现他滚下来的状态,并不算特别重要的镜头。拍完后导演就说,“OK了,下一个镜头。”没想到胡歌说,“OK怎么行啊?应该要好才行,再来一个。”非要导演说出“非常OK”才罢休。
胡歌很喜欢李仁港讲戏,“我觉得他对于人物的理解,对表演的要求特别细腻。在导演的帮助下,我把杨光这个角色塑造得更丰富了。”说起表演上的难度,胡歌坦言,“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苦。跟真正的登山队员吃的苦相比,简直是小儿科。”他认为,既然要演“攀登者”,吃苦是必须的,不然如何才能演活这些登山队员的精神风貌呢?
井柏然饰演的摄影师李国梁和胡歌饰演的杨光在片中互动较多。在井柏然眼中,胡歌是一个很有经验的演员,进组后他跟导演聊了几次,就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在片中要做些什么。吴京和导演有一个共识,就是不想拍一个硬梆梆的所谓“爱国英雄奉献自己”的故事,他们希望片中多些幽默点,别整的太严肃,“胡歌饰演的杨光很自然地变成了比较能带动气氛的角色”。
虽然不是主角,但胡歌一点也不敢怠慢,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创作中去,“剧组这么多优秀演员在一起,不认真就对不起他们的辛苦。”连主演吴京都感慨,“胡歌这样的演员,他们的勤奋可能都超过我,那种愿意付出的程度,比我还拼!”
在北大,有学生问胡歌,出演《攀登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回答就是两个字:希望!这是他从夏伯渝老师身上学到的,2016第四次冲击登顶,夏伯渝距离顶峰只有94米,没想到这时风雪突至。他一回头,看到跟随他的5个才20岁出头的夏尔巴向导,在这种情况下冒险冲顶,很可能会连累他们,他做了“一生中最难的选择”:下撤。胡歌说,对普通人来说,登顶失败,遭遇截肢,这辈子可能就一蹶不振了,但不管是片中的杨光还是现实中的夏伯渝,他们心中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除了正常生活外,还积极训练,不屈不挠,最终成功登顶,“这就是希望的力量,拍完这部电影,我觉得山永远留在了我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