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政局中,大学士徐桐当属不折不扣的重臣之一。他出身官宦之家,曾为慈禧太后、慈安太后补习功课,又长期担任同治皇帝的师傅,光绪朝历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其权力可谓烜赫一时。

徐桐维新变法(晚清重臣徐桐破坏变法)(1)

电视剧剧照,徐桐(左)与李鸿章。

徐桐其实就是一个顽固的守旧大臣,《清史稿》说他“恶西学如仇”,对清廷的师夷长技、变法等举措极为反感,对一切洋人、洋货皆怒目而视。

徐桐家住东交民巷,毗邻多国的驻华使馆,他在自家大门口挂出一幅对联:“望洋兴叹,与鬼为邻”。

有一天,徐桐之子、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在家吸进口烟被发现,他怒不可遏:“我在而敢如是,我死,其胡服骑射作鬼奴矣。”罚徐承煜跪在烈日之下暴晒。

徐桐画像。

溥儁称帝受外国公使之阻后,徐桐联络载漪,企图利用义和团消灭在华外国势力。当载漪延揽义和团进北京,徐桐大喜,曰:“中国当自此强矣!”还亲自到城外迎接。

一句“中国当自此强矣”,道出徐桐的矛盾之处。他是一个爱国者,希望民富国强,荡平外辱;然而,以他狭隘的思想,又找不到可行的救国途径,走到借重义和团这一步,实属必然。

义和团的民粹主义和极度排外,正中徐桐的下怀。话说回来,徐桐并不傻,他真的相信义和团有刀枪不入的神通?他未必相信,或许他认为这并不重要,他看重“民心”、看重“灭洋”,义和团杀洋人、毁洋物,起码可以解一解心头之恨。

徐桐上奏慈禧,怂恿她早日对各列强大张挞伐。慈禧最终发布与十一国宣战的疯狂诏令,多是载漪、徐桐等昏庸王公大臣鼓动的结果。

徐桐维新变法(晚清重臣徐桐破坏变法)(2)

电视剧中的慈禧太后。

在义和团运动中,一些比较理性的大臣,如吏部侍郎许景澄、太常寺卿袁昶、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认为不可轻易与外国开战,主张镇压义和团。这些人的立场深为徐桐厌恶,当五大臣因主和被杀时,举国称冤,而徐桐则曰:“是死且有余辜!”徐承煜监刑,父子俩竟因此扬扬自得。

众所周知,义和团灭洋的结果是八国联军侵入北京。1900年8月15日,数十万清军和义和团面对两万多侵略者瞬间星散,慈禧太后也夹着尾巴向西逃窜。

慈禧逃跑之日,正是徐桐仓皇失措之时。八国联军在京城烧杀淫掠,很多大臣、百姓自杀或被杀。

徐桐维新变法(晚清重臣徐桐破坏变法)(3)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屠杀大清臣民的现场。

这时候,徐承煜走到老爹面前,递上一杯茶,哦不,是三尺白绫,说:“父庇拳匪,外人至,必不免,失大臣体。盍殉国?儿当从侍地下耳!”徐承煜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当时八国联军的确正在北京搜捕支持义和团的主战派大臣。

徐桐长叹一声,别无他法,只得在儿子的协助下上吊自杀。这一年,他八十二岁。现在已很难知道他投缳那一刻作何感想,是觉得自己对大清忠心耿耿、慷慨赴死?还是对大清走到这步田地而暗自懊悔?

不重要了,毕竟他无力挽回了。他也了无牵挂了,家里上上下下十八口人皆已殉死,最有出息的儿子、副部级干部承煜答应从死,还有什么可牵挂的呢?

慈禧对他反倒还有寄托。他死第二日,慈禧不知,在逃亡路上命他与荣禄、崇绮同为留京办事大臣。

然而,徐桐的宝贝儿子并没有实现诺言“从侍地下”,打算偷偷溜走。不过不幸的是,改装易服的徐承煜还没跑出北京,就被日军抓个正着,拘押在顺天府尹官署内。

第二年,中外议和,签订了《辛丑条约》,清廷应列强要求,处死徐承煜。日军曾为徐承煜置备好酒好菜,徐以为自己将要脱罪,暗自欢喜;饭毕,诏旨发下,他脸色骤变,大呼冤枉,痛骂洋人。等送到菜市口的时候,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徐桐死后,他的不少同僚给以同情,虽有误国之错,毕竟光明磊落大节无亏;对徐承煜之死,不少人说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徐承煜骗老父自尽,自己苟且偷生,简直就是毫无心肝!难怪有大臣在慈禧面前痛诋其为“枭獍”(吃父母的鸟兽)。

“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