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道十周年之际,歌手袁娅维推出了纪念专辑,翻唱恩师刘欢的经典歌曲,邀请音乐伙伴一起探索无限可能。

日前袁娅维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视频节目“娱见”的专访,讲述了出道这十年来的心路历程和心态变化。

袁娅维年度金曲(袁娅维音乐让我鲜活)(1)

十年前袁娅维站上《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一举成名,此后在音乐路上遭受过质疑,也惨遭过淘汰,但她始终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不曾想过放弃。音乐也给了她回馈:从音乐中汲取的能量,始终让自己保持鲜活的状态。

这十年有磨砺,也有成长,那些不为人知的失落、暗淡,袁娅维也将其化作了前行的能量,勇敢坦然地去做自己,无惧岁月流逝。

她说想要感谢十年前的自己:谢谢你,选择了我的热爱,坚持了我的热爱,谢谢你扛过了所有的不安,谢谢你一直在创造。

新作:翻唱恩师刘欢的经典作品 曲中“一人分饰三角”

十年前因为《中国好声音》而与刘欢结缘,一直感念恩师的提携和帮助,在出道十周年之际,袁娅维决定翻唱恩师的经典歌曲向其致敬,这首歌就是刘欢当年写给妻子的《蒙古姑娘》。

袁娅维年度金曲(袁娅维音乐让我鲜活)(2)

“当时他就是因为唱完那首歌之后可能就追到我的师娘了,所以我觉得这首歌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首歌。我想通过我再次的演绎让更多人能够知道刘欢老师原来那么的浪漫,那么温柔。”

袁娅维曾经还演绎过一首作品——《阿楚姑娘》非常受欢迎,就是因为刘欢老师的推荐,后来她在节目中还演唱过一次现场版的《蒙古姑娘》,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首歌,她想:大概就是“姑娘”串起了自己和恩师之间的缘分,在出道十周年之际,她决定再度演绎刘欢老师在30多年前创作的这首经典作品。

当把自己的想法说与老师时,老师也很支持袁娅维做这件事,并且亲自担任监制,给了袁娅维最大的空间去改编和发挥。“因为他曾经也说过,娅维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他都不会惊讶,他对我比较包容和放心,所以放手让我自己去发挥。”

在录音的过程中,袁娅维“苛刻”地要求自己,前后录了四次才满意,因为不能辜负了老师的支持和信任。“我希望用我的声音和方式,把老师的作品从30年前带回到现在,让更多的年轻人去感受这份爱和浪漫,这也是我的一个使命,我觉得很荣幸。”

十年:想留下一些作品 留一个纪念

在出道的第十周年,除了重新演绎刘欢的《蒙古姑娘》,袁娅维还特意邀请了几位极具意义的音乐伙伴共同庆祝。因好奇他们眼中的自己,袁娅维让大家完全自由、没有框架地进行创作,一起探索、延展出无限的可能,共同完成一张不同凡响的音乐EP。

袁娅维说,这张EP传达的是她当下的态度和想法,还有她写给歌迷和自己的歌,还会给歌迷一些小惊喜,收录以往的经典之作。她说,这是她庆祝自己出道十周年的一种方式,但这种庆祝又似乎一直在进行。“因为我一直在创作新的作品,无论是做专辑作品,还是影视等其他作品,我一直都在给大家持续呈现这个过程。”

对袁娅维来说,出道十周年也好,二十周年也罢,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最重要的是以此为节点,去见证自己的成长和变化,“10年的阶段,我想留下一些作品,留一个纪念。”EP的基调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悲伤的,但这种悲伤没有落寞,也没有负能量,也可以是一种幸福的悲伤。

“我更希望这10年给大家传递的是一些正能量,大家可以通过我在这10年的努力和坚持当中,也会去体会和感受自己的热爱和坚定,这10年经历了很多,有收获,也有挫折和困难,或者说曾经不被认可,但更珍贵的是这10年我把体会到的所有酸甜苦辣,都变成了音乐,变成继续能够往前走的动力,我希望能够传递给我的乐迷,希望他们也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继续坚持和热爱。”

变化:质疑声没能阻碍成长 音乐让自己保持鲜活状态

出道十年,曾经遭受过质疑、音乐不被认可,但袁娅维从未想过放弃,“很多时候有很多人不理解我的音乐,或者说听不懂我做的音乐,或者觉得我做的音乐不是他们想要的,但我并没有觉得这些一定会影响到我,相反你需要不同的声音去探索去发现,如果只有好的声音,我觉得也是不正常的。”

袁娅维觉得,正是这些质疑声,加速了自己成长的脚步,才有了今天的袁娅维,而那些声音并没有阻碍、打倒她,这令她倍感骄傲,“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了不起,也因为热爱才不觉得这些东西是阻碍。人的成长需要有不同的声音,你才可以真正立体的存在。”

一路走来,袁娅维自认为还算圆满,也有一些遗憾,比如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少了陪伴家人的时间,这十年的奋斗和忙碌,也亏欠了身体,睡眠太少,顾不得养生,但是在音乐上,所幸还算干得漂亮,有不少拿得出的作品,也获得了不少奖项,“起码每一个作品都首先没有辜负自己,我没有去敷衍任何一次的创作和演出,接下来也期待很多未知的可能。”

总结这十年来最大的变化,袁娅维直言“老了一些”,“感觉没有以前那么能折腾,以前我生龙活虎,一点都不怕熬夜,现在觉得一熬夜可能要缓一两天才能缓过来。”

但这并未令她懊恼伤感,因为年龄只是一个数字,重要的是要学会爱自己,有自己的热爱,有创造力就是年轻的、鲜活的。于袁娅维而言,音乐能让自己保持鲜活的状态,乐迷给了自己无限的能量,因此可以无惧岁月。

“30多岁我觉得是最好的年龄,你经历过,但还有更多的空间去发展,有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不缺乏对未来探索的时间、财富和能量。变老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去体会就好了,总之我觉得我的音乐是永远年轻的感觉,没有年龄限制,不会太有时代感,我也希望一直做这样的音乐。”

袁娅维坦言也会时常有一种焦虑感,但她从不畏惧,因为焦虑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状态,无需惧怕,“人要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自己的热爱,才可能化焦虑为力量。我觉得创造力就是青春,就是力量,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年龄段,都应该保持创造力,创造力就是让一个人鲜活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会一直保持在一个探索的状态。有的时候我感觉我还像一个小孩一样,觉得一切都很新鲜。”

对袁娅维来说,最好的变化还是有了越来越多的聆听者,跟乐迷的距离也越来越近,“现在能跟我有交流的乐迷更多,他们能够懂得我在做什么、我在唱什么的时候,我会觉得很欣慰,觉得终于越来越多的人懂我、感受到我的音乐能量,我觉得很幸运。”

袁娅维年度金曲(袁娅维音乐让我鲜活)(3)

释然:直面一切才是最好的状态 感谢十年前的自己

三十岁之后,袁娅维也学会了放下和释然,比如对待外界的评价,不再像从前那样太过在意,“这是一种成长、一种看待事物心态的变化,有的时候你会觉得把不好的东西转化成另外一种能量,也许会刺激你、让你变得更好。有的时候人是从失败和挫折中才能体会到更多,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拥有,才会更珍惜当下。”

这十年的经历,也让袁娅维懂的,直面一切才是最好的状态,不管是获得还是失去,不管是被认可还是被否定,都证明你是鲜活的、立体的、在创造、在感知,“比如我今年又老了一岁,如果我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每天都很害怕,有什么必要?我觉得勇敢坦然大方的去做自己,每一个时刻都是最好的自己。”

出道十年,看似成长了、蜕变了,但袁娅维也不否认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像大多数人一样,生病的时候会失落、暗淡,得不到肯定的时候会难过甚至抑郁,“当我知道我是悲观主义者的时候,我并不会悲观,因为我知道那只是一个感受而已,但这个感受我去接受它,它就不会变成负能量,我希望我给你好的能量,我生病、失落、暗淡的时候,我并不一定要分享给大家,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候。所以我觉得有好有坏才是完整的,我非常幸运,这10年我一直在音乐里获得了很多的能量,让我可以过得很鲜活。”

十年前,因为站上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袁娅维走上了音乐这条路,并且一直走到今天。十年后,回顾过往,袁娅维想对十年前的自己说一句:谢谢你,选择了我的热爱,坚持了我的热爱,谢谢你扛过了所有的不安,谢谢你一直在创造。希望未来你可以少一点任性,多一点时间给家人和自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寿鹏寰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